远程管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远程管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0160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远程管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远程管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远程管理装置,以其网络接口耦接至一中控电脑以及其串行接口耦接至一被控装置,使中控电脑可经由远程管理装置控制被控装置。远程管理装置包含:一第一实体层,依据一第一通讯协议自中控电脑接收一第一指令或传送一第二指令至中控电脑;一第二实体层,依据一第二通讯协议传送一第三指令至被控装置或自被控装置接收一第四指令;一应用层,使第一指令被第二实体层转换为第三指令或使第四指令被第一实体层转换为第二指令,并解析判断第四指令是否与一待过滤指令匹配,若是则拦截中控电脑所发出的一换行指令,使被控装置无法执行该待过滤指令。
【专利说明】远程管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远程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远程管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远程管理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关于一种可过滤指令的远程管理方法及套用其方法的远程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而言,网络的概念或架构可以图1所示的多种模型来表示,例如OSI模型、DoD模型或是TCP/IP协议组合。以DoD模型为例,其为一四层的架构,包含一「应用层」、一「传输层」、一「网络层」以及一「连结层」。虽然OSI模型、DoD模型或是TCP/IP协议组合对于个别阶层所定义的功能在划分上不尽相同,但是仍可看出其间的对应关系。例如DoD模型的「应用层」即同时对应至OSI模型的「会议层」、「表现层」及「应用层」等三层;DoD模型的「连结层」对应至OSI模型的「链结层」及「实体层」。另外,DoD模型的「连结层」则对应至TCP/IP协议组合的LLC层、MAC层及实体连线。
[0003]具有网络接口的远程管理装置使得某一中控电脑可经由网络管理及控制一被控装置,也可使得被控装置可与该中控电脑产生互动,使得电脑机房或是工业控制设备的管理者即使身处遥远的异地亦可由远程对服务器、网络设备或是工业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与个人电脑(PC)或服务器(Server)不同的是,大部分的网络设备或工业控制设备都不具有影像输出的能力,使得在中控电脑前的管理者仅能由纯文字的使用者接口及串行接口与其互动。管理者必须以输入多个字元的方式来对这些设备下达指令,然后通过中控电脑的屏幕所产生的反应(纯文字接口)来与这些设备进行互动。
[0004]由于上述远程管理装置使得某一中控电脑可经由网络管理及控制一被控装置,因此实际上被控装置的使用者的人数并不限于一人。为了防止某一使用者的操作行为对其他使用者造成不便,远程管理装置实有针对不同使用者划分权限并依据其使用者权限进行管理或限制的必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管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远程管理装置,其具有反射式或穿透式指令过滤(Command Filter)功能,以阻绝某些指令的执行,进而提供权限管理的功能。
[000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管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远程管理装置,可提供不同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的接口转换服务。
[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管理方法,用于一中控电脑、一远程管理装置与一被控装置之间,该远程管理装置的一端经由网络耦接至一中控电脑,该远程管理装置的另一端更耦接至该被控装置,使得该中控电脑可经由该远程管理装置控制该被控装置,该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0008]对该远程管理装置设定一待过滤指令;在该中控电脑端输入一或多个字元;由该中控电脑将该一或多个字元转换为一或多个网络封包后经由网络传送至该远程管理装置。其中该设定待过滤指令的使用者可能不同或相同于输入该些字元的使用者,也可能由不同的中控电脑分别进行设定与输入字元,例如由某一中控电脑进行待过滤指令的设定,然后由另一中控电脑输入一或多个字兀。
[0009]在该远程管理装置端,将该一或多个网络封包转换为该被控装置的可读(Readable)指令。
[0010]在该被控装置端,根据该被控装置端的可读指令产生一终端机控制指令;将该终端机控制指令经由该远程管理装置传给该中控电脑。 [0011]在该远程管理装置端,将该终端机控制指令进行暂存,并在收到来自该中控电脑的一换行指令后,依据暂存的该终端机控制指令判断该一或多个字元是否为该待过滤指令;若是,则在该远程管理装置端将该换行指令拦截,使该被控装置无法收到该换行指令。若该被控装置没有收到该换行指令,便不会对该待过滤指令产生反应,因此对于下达此待过滤指令的使用者而言,会感觉到其下达的指令被远程管理装置阻绝了。
[0012]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管理装置,使得一中控电脑可经由该远程管理装置控与一被控装置产生互动,该远程管理装置至少包含:一第一实体层,对应于该中控电脑,并依据一第一通讯协议自该中控电脑接收一第一指令,或依据该第一通讯协议传送一第二指令至该中控电脑,且该第一通讯协议至少包含以太网络协议;一第二实体层,对应于该被控装置,并依据一第二通讯协议传送一第三指令至该被控装置以控制该被控装置,或依据该第二通讯协议自该被控装置接收一第四指令;以及一应用层,对应于该第一实体层及该第二实体层,且该应用层根据该第一指令进而使该第二实体层产生该第三指令,或根据该第四指令进而使该第一实体层依据一第三通讯协议产生该该第二指令,以控制该中控电脑产生回应,其中该应用层更解析该第四指令,判断该第四指令是否为一待过滤指令,若该第四指令为一待过滤指令,则该应用层拦截由该中控电脑所发出的一触发指令,使该被控装置无法接收到该触发指令,其中该第一通讯协议至少包含以太网络协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传统网络模式的示意图;
[0014]图2A为本发明远程管理装置的示意图;
[0015]图2B为图2A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图3A为本发明远程管理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3B为本发明远程管理装置的远程管理流程的示意图;以及
[0018]图3C为远程管理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0]10:远程管理装置
[0021]IOA:第一端
[0022]IOB:第二端
[0023]20:缆线
[0024]50:中控电脑
[0025]51:屏幕
[0026]52:键盘[0027]70:被控电脑
[0028]100:第一实体层
[0029]110:链结层
[0030]120:网络层
[0031]130:传输层
[0032]200:第二实体层
[0033]300:应用层
[0034]310 =Telnet 服务程序
[0035]320:SSH 服务程序
[0036]330:终端机指令分析程序
[0037]340:TCP 路由程序
[0038]350:UDP 路由程序
[0039]360:Modbus 闸道器程序
[0040]370:其他应用程序
[0041]410:第一指令
[0042]420:第二指令
[0043]430:第三指令
[0044]440:第四指令
[0045]450:换行指令
[0046]600:应用程序执行单元
[0047]610:网络控制器
[0048]620:通用非同步收发器
[0049]630:收发器
[0050]650:储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1]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管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远程管理装置。请参阅图2A,本发明揭露一种远程管理装置10,使得一中控电脑50可管理一或多个远程管理装置10,并经由该远程管理装置10进一步控制该被控装置70。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包含多种操作模式,例如主控台管理(Console Management)模式、TCP服务器模式(TCP Server Mode)、TCP用户模式(TCP Client Mode)及真实通讯端口模式(Real COM Port),并且在主控台管理模式下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具有一指令过滤(Command Filter)功能。另外,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在中控电脑50与被控装置70之间作为一接口转换装置,使得中控电脑50可与不同接口的被控装置70互相进行通讯。例如中控电脑50可以其网络接口间接与被控装置70的串行接口通讯。
[0052]如图2A所示,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具有一第一端10A及一第二端10B。该第一端10A及该第二端10B可位于远程管理装置10的壳体的同一侧或不同侧。就功能而言,该第一端10A为一网络接口而该第二端10B为一串行接口。其中第一端10A可经由网络耦接至一中控电脑50,第二端10B更可耦接至一或多个被控装置70,使得该中控电脑50可管理该远程管理装置10,并经由该远程管理装置10进一步控制该被控装置70。当耦接至多个被控装置70时,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使得中控电脑50可选择在不同的被控装置70之间进行切换。
[0053]该被控装置70经由其串行接口(Serial Interface)与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的第二端IOB进行耦接。串行接口指以DB9连接器、DB25连接器或是其他相容的连接器为实体连接媒介,并以RS-232、RS-422或RS-485等标准为通讯协议的接口。因此,一般而言该中控电脑50仅能通过一文字化接口与该被控装置70进行互动。被控装置70可为服务器(Servers)、数据机(Modems)、集线器(Hubs)、路由器(Routers)、打印机、条码读取器(Barcode Readers)或电源管理装置(Power Management Devices)等。另外 RS-232、RS-422 或 RS-485 亦可称为 EIA-232、EIA-422 或 EIA-485。
[0054]该中控电脑50更具有一屏幕51以及一键盘52,或是其他的输入/输出装置。该中控电脑50之上更有运行一远程登入程序,例如Telnet或是SSH等,使得远程管理装置10可将该中控电脑50视为一终端机(Terminal)。该远程登入程序可由远程管理装置10的制造商所提供,以搭配该远程管理装置10 —同使用;或者是由远程管理装置10的制造商以外的其他厂商所提供。
[0055]仍请参阅图2A,在外观上,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的第一端IOA具有至少一个网络连接端口,用以连接至区域网络或是网际网络。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的第二端IOB具有一或多个装置连接端口,用以耦接一或多个被控装置70。在每个装置连接端口与每个被控装置70之间更具有一条缆线20,此缆线20的第一端具有一 RJ-45连接器、DB9连接器或是DB25连接器,而此缆线20的第二端亦可具有一 RJ-45连接器、DB9连接器或是DB25连接器。换句话说,此缆线的两端可均为RJ-45连接器;或是此缆线的两端可均为DB9连接器;或是此缆线的第一端为RJ-45连接器而第二端为DB9连接器,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此类推其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此缆线可例如为台湾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的SA0141、SA0142、SAO143或SA0144。此缆线20的第一端用以连接远程管理装置10的上述装置连接端口 ;此缆线20的第二端用以连接被控装置70的串行接口。
[0056]请参阅图2B,为便于说明起见,本图仅显示一个被控装置70,但实际上,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可连接的被控装置70的数量不限于一个。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至少包含一第一实体层(Physical Layer) 100、一第二实体层200及一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300。其中,该第一实体层100对应于该中控电脑50,并依据一第一通讯协议经由网络自该中控电脑50接收一第一指令410,或依据该第一通讯协议经由网络传送一第二指令420至该中控电脑50。一般而言,实体层所规范的项目有缆线的材料特性、信号传输功率、信号的逻辑零与逻辑壹如何定义、连接器的接脚数目、每个接脚的功能以及在传输线上的编码/解码等事项。
[0057]另外,此第一指令410由中控电脑50的使用者敲击键盘52的按键所输入的一或多个字元(Character)所转换而来的;或者是,此第一指令410由中控电脑50的输入/输出装置所提供的一预设选单的某一选项中所选出的;或者是其他任意的适当方式。中控电脑50的操作系统会协调前述的远程登入程序及中控电脑50的网络卡将此一或多个字元或是预设选单的选项转换为此第一指令410。另一方面,当中控电脑50的网络卡依据第一通讯协议收到第二指令420后,会经由其操作系统及远程登入程序控制屏幕51产生适当的反应。举例而言,当中控电脑50的一使用者陆续敲击键盘52上面的d键、i键以及r键之后,屏幕51上面便会在命令提示符(Prompt)之后依序显示d-1-r这三个字元。此第一指令410的核心为一连串依据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Information Interchange)所组成的代石马。
[0058]ASCII码大致可以分作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OOH到ini共32个,一般用来通讯或作为控制之用,有些字元可显示于屏幕,有些则无法显示在屏幕上,但能看到其效果(例如换行字元、归位字元)。第二部分是由20H到7!?共96个,这96个字元是用来表示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大小写和底线、括号等符号,都可以显示在屏幕上。第三部分由80H到OFFH共128个字元,一般称为『扩充字元』,这128个扩充字元是由IBM制定的,并非标准的ASCII码。这些字元是用来表示框线、音标和其他欧洲非英语系的字母。
[0059]另一方面,当一使用者在中控电脑50面前,欲经由远程登入程序实际操作被控装置70时,如果使用者欲输入一 dir指令以观看被控装置70的目录时,必须依序敲击键盘52上面的d键、i键以及r键以分别在命令提示符后面输入d-1-r这三个字元。同时,被控装置70在收到这三个字元后也会相对应地通过该远程登入程序来控制中控电脑50,使中控电脑50的屏幕51可显示d-1-r这三个字元。如此中控电脑50的使用者便可与该被控装置70产生互动。然而,在d-1-r三个字元输入完毕之后,使用者仍必须输入一触发指令,例如一换行指令(Enter Command),否则除了发出终端控制指令使屏幕51在命令提示符后面显示d-1-r这三个字元外,此被控装置70本身将不会继续产生其他反应,亦即使用者还是无法在屏幕51上看到被控装置70的目录。因此该换行指令实际上为一可触发被控装置70执行由多个字元所构成的完整指令的触发指令。此换行指令所对应的ASCII码(十六进位)为0AH、0DH或是OAH加上0DH。一般而言,OAH代表换行(Line Feed; LF) ;0DH代表游标回到最左边(Carriage Return;CR)。
[0060]另外,该第二实体层200对应于该 被控装置70,并依据一第二通讯协议传送一第三指令430至该被控装置70,或依据该第二通讯协议自该被控装置70接收一第四指令440。其中,该第二通讯协议可相同或不同于该第一通讯协议。该第四指令440对应于该第二指令420,且该第三指令430对应于该第一指令410。亦即,该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300对应于该第一实体层100及该第二实体层200,用以在该第一实体层100及该第二实体层200之间进行指令的转换。
[0061]请同时参阅图2B及图3A,该应用层300会使该第一指令410被转换为该第三指令430 ;或是使第四指令440被转换为该第二指令420。更详细地说,该应用层300会根据该第一指令410进而使该第二实体200层产生该第三指令430,或根据该第四指令440进而使该第一实体层100依据一第三通讯协议产生该第二指令420,然后再依据第一通讯协议将该第二指令420送至该中控电脑50,以控制该中控电脑50的屏幕52或是控制其他部分产生回应,例如使屏幕51显示之前由键盘52所输入的字元。对于该应用层300而言,该第一指令410与该第三指令430具有相同的意义,只是该第一指令410与该第三指令430由不同的实体层所接收或传送出去,换句话说,该第一指令410与该第三指令430由不同的电气特性所表现出来的;或是不同的传输介质所承载的。同理,对于该应用层300而言该第四指令440与该第二指令420具有相同的意义。
[006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远程管理装置10耦接至至少两个被控装置70。举例而言,若远程管理装置10是耦接于两个被控装置70,如一第一被控装置及一第二被控装置,在中控电脑50传输第一指令410至远程管理装置10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令410更包含一目的端口编号,以使应用层300可依据该目的端口编号将第三指令430路由至第一被控装置或第二被控装置。换言的,中控电脑50可经由远程管理装置10切换及控制多个被控装置70。该目的端口编号的内容亦使应用层300可识别出中控电脑50的使用者在下达第一指令410时所选择的应用程序为何。
[006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通讯协议可为以太网络(Ethernet)协议或是其他任何适当的区域网络协议,该第二通讯协议可为RS-232、RS-422或是RS-485等协议。该第三通讯协议可为TCP/IP协议组合(Protocol Suite)。如此一来,即使中控电脑50与被控装置70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RS-232/RS-422/RS-485等协议可传递的范围;即使中控电脑50并不具有被控装置70的串行接口 ;即使被控装置70并不具有网络接口,中控电脑50仍可经由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与被控装置70进行通讯以达到前述远程管理的目的。
[0064]仍请参阅图2B,应用层300与第一实体层100之间更具有一链结层(LinkLayer) 110、一网络层(Network Layer) 120 以及一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130。同样地,在中控电脑50这端亦具有对应的实体层、链结层、网络层、传输层以及应用层(均未显示)。其中,远程管理装置10的传输层130介于应用层300与网络层120之间,亦即传输层130为应用层300的下层,且传输层130为网络层120的上层。该传输层130依据标准的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协议或是 UDP (User DatagramProtocol ;使用者数据报协议)协议与中控电脑50的传输层进行通讯。一般而言,中控电脑50的实体层与链结层由其网络卡所实现;中控电脑50的网络层、传输层以及应用层则由其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所实现。
[0065]依据TCP/IP协议组合(Protocol Suite),若进行的是TCP协议,在逻辑上传送端的传输层与接收端的传输层通过TCP「数据段」(Segment)的交换来进行TCP协议的相关通讯,但实际上这两个传输层之间仍必须通过其下各自的网络层、链结层及实体层才能真正的交换TCP数据段。进一步而言,若远程管理装置10为传送端而中控电脑50为接收端时,远程管理装置10的网络层120会将传输层130送来的TCP数据段再封装成为一 IP封包(Packet),然后送给更下层的链结层110。链结层110会将IP封包再封装成为一「数据框」(Frame)后交由第一实体层100以位元串的方式送到传输媒体上。而接收端这边则会逐层地将数据框、封包及数据段的封装拆解开来,最后使得接收端的传输层可以收到传送端的传输层送出的该TCP数据段。亦即每一层都会将上层传来的数据当成Payload,封装成另一个数据。同理,在逻辑上,传送端的网络层与接收端的网络层通过IP封包(Packet)的交换来进行IP协议的相关通讯;传送端的链结层与接收端的链结层通过「数据框」(Frame)的交换来进行链结层协议的相关通讯。前述的OSI模型将上述的「数据段」(Segment)、IP封包(Packet)及「数据框」(Frame)均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0066]—般而言,一个TCP数据段(Segment)包含来源端口(Source Port)、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序号(Sequence Number)、回应号码(Acknowledge Number)、表头长度(Header Length)、保留(Reserved)、特殊用途位元(Flags)、视窗大小(Window Size)、简查码(Checksum)、紧急数据指标(Urgent Pointer)、选项及填充(Options and Padding)及数据(Data)等栏位。[0067]为便于说明,可将数据(Data)栏位以外的部分视为TCP表头(TCP Header),当中控电脑50为传送端而远程管理装置10为接收端时,远程管理装置10的传输层130可依据TCP表头当中的目的端口编号(Destination Port Number)栏位,将TCP数据段(TCPSegment)当中的数据(Data)取出后送到应用层300的某一应用程序。反之,当远程管理装置10为传送端而中控电脑50为接收端时,远程管理装置10的传输层130会将应用层300传来的数据加以切割及封装以形成具有上述栏位的TCP数据段(Segment)。传输层130为了提供可靠的服务(Reliable Service),传输层130会将送出的数据段(Segment)逐一加上序号(Sequence Number),以使接收端可以正确无误地将先后收到的数据段重新组合成原本的数据。另外,传输层130也会通过流量控制(Flow Control)来对数据段的重复传送与遗失等传输错误进行更正,所谓的流量控制是指TCP能够视情况需要,调整数据传送速度,其主要是靠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的大小来调整。
[0068]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远程管理装置10具有四十八个装置连接端口,每个装置连接端口的外观为一 RJ-45母连接器,因此本发明的远程管理装置10最多可以连接四十八个被控装置70。为实现在多个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选择以及在多个不同被控装置70之间切换的功能,亦即使得中控电脑50的使用者可在多个不同被控装置70之间进行选择,当远程管理装置10的传输层130接收来自中控电脑50的TCP数据段时,或对中控电脑50送出TCP数据段时,必须加上可供应用层300识别的标记,例如目的/来源端口编号,使得应用层300可依据这些目的/来源端口编号来替TCP数据段安排适当的路径或是适当的应用程序。各个应用程序的目的/来源端口编号的预设值如下表所示。
[0069]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程管理方法,用于一中控电脑、一远程管理装置与一被控装置之间,该远程管理装置的一端经由网络耦接至该中控电脑,该远程管理装置的另一端更耦接至该被控装置,使得该中控电脑可经由该远程管理装置控制该被控装置,该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对该远程管理装置设定一待过滤指令; 在该中控电脑端,输入一或多个字兀; 在该中控电脑端,将该一或多个字元转换为一或多个网络封包后经由网络传送至该远程管理装置; 在该远程管理装置端,将该一或多个网络封包转换为该被控装置端的可读指令; 在该被控装置端,根据该被控装置端的可读指令产生一终端机控制指令; 经由该远程管理装置将该终端机控制指令传给该中控电脑,以使该中控电脑产生回应; 在该远 程管理装置端,将该终端机控制指令进行暂存并在收到来自该中控电脑的一触发指令后,依据所暂存的该终端机控制指令判断该一或多个字元与该待过滤指令是否匹配;若是,则在该远程管理装置端将该触发指令拦截,使该被控装置不会执行该一或多个字元所对应的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该一或多个字元与该待过滤指令并不匹配,则将该触发指令传送给该被控装置,使该被控装置可执行该一或多个字元所对应的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待过滤指令由重新开机、重设及关机所组成的族群中所选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被控装置端的可读指令由一ASCII码所表/Jn 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被控装置具有一RS-232/422/485接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控电脑更执行一终端机模拟程序,该终端机模拟程序使得该中控电脑可根据上述终端机控制指令产生反应。
7.一种远程管理装置,该远程管理装置的一端经由网络耦接至一中控电脑,该远程管理装置的另一端更耦接至一被控装置,使得该中控电脑可经由该远程管理装置控制该被控装置,该远程管理装置至少包含: 一第一实体层,对应于该中控电脑,并依据一第一通讯协议自该中控电脑接收一第一指令,或依据该第一通讯协议传送一第二指令至该中控电脑,且该第一通讯协议至少包含以太网络协议; 一第二实体层,对应于该被控装置,并依据一第二通讯协议传送一第三指令至该被控装置以控制该被控装置,或依据该第二通讯协议自该被控装置接收一第四指令,且该第二通讯协议至少包含一串行通信协议; 一应用层,用以执行一或多个应用程序,该应用层对应于该第一实体层及该第二实体层,且该应用层根据该第一指令进而使该第二实体层产生该第三指令,或根据该第四指令进而使该第一实体层依据一第三通讯协议产生该第二指令,以控制该中控电脑对该第二指令产生回应; 其中该应用层更解析该第四指令,判断该第四指令是否与一待过滤指令匹配,若该第四指令与该待过滤指令匹配,则该应用层拦截由该中控电脑所发出的一触发指令,使该被控装置不会执行该第三指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通讯协议由RS-232、RS-422及RS-485所组成的族群中所选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应用层更包含一Telnet服务器程序、一SSH服务器程序或一终端机服务器程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实体层与该应用层之间更包含一链结层、一网络层以及一传输层。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通讯协议至少包含TCP/IP协议组入口 ο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待过滤指令由重新开机、重设及关机所组成的族群中所选出。
13.—种远程管理装置,使得一中控电脑可经由该远程管理装置与一或多个被控装置产生互动,该远程管理装置至少包含: 一网络接口,经由网络耦接至该中控电脑,并依据一区域网络协议自该中控电脑接一第一指令,或依据该区域网络协议传送一第二指令至该中控电脑; 一串行接口,耦接至该被控装置,并依据一串行通讯协议传送一第三指令至该被控装置,或依据该串行通讯协议自该被控装置接收一第四指令;以及 一中央处理器,用以执行一或多`个应用程序,中央处理器对应于该网络接口及该串行接口,且该中央处理器可根据该第一指令改变该远程管理装置的设定,或根据该第一指令进而使该串行接口产生该第三指令以控制该被控装置,或根据该第四指令依据一 TCP/IP协议组合产生该第二指令,以控制该中控电脑产生回应; 其中该中央处理器更使该第一指令或该第四指令被判断是否与一待过滤指令匹配,若该第一指令或该第四指令与该待过滤指令匹配,则使其后由该中控电脑所发出的一触发指令被拦截,进而使该被控装置不会对该第一指令或该第三指令产生反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远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指令由该中控电脑依据一输入装置所输入的多个字元或一选单的一选项所产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远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控电脑更依据该第二指令将该多个字元显示于一屏幕上。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远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串行接口至少包含一并列/串行转换器以及一串行收发器。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远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待过滤指令由重新开机、重设及关机所组成的族群中所选出。
18.一种远程管理装置,该远程管理装置的一端经由网络耦接至一中控电脑,该远程管理装置的另一端更耦接至一第一被控装置及一第二被控装置,使得该中控电脑可经由该远程管理装置切换及控制该些被控装置,该远程管理装置至少包含: 一网络接口,对应于该中控电脑,并依据一第一通讯协议经由网络自该中控电脑接收一第一指令,或依据该第一通讯协议经由网络传送一第二指令至该中控电脑,且该第一通讯协议至少包含以太网络协议;一串行接口,对应于该被控装置,并依据一第二通讯协议传送一第三指令至该第一被控装置或该第二被控装置以控制该些被控装置,或依据该第二通讯协议自该第一被控装置或该第二被控装置接收一第四指令; 一应用程序执行单元,用以执行一或多个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执行单元对应于该网络接口及该串行接口,且该应用程序执行单元根据该第一指令进而使该串行接口产生该第三指令,或根据该第四指令进而使该网络接口依据一第三通讯协议产生该第二指令,以控制该中控电脑产生回应; 其中该应用程序执行单元更解析该第四指令,判断该第四指令是否与一待过滤指令匹配,若该第四指令与该待过滤指令匹配,则该应用程序执行单元拦截由该中控电脑所发出的一触发指令,使该第一被控装置或该第二被控装置不会执行该第三指令; 其中该第一指令更包含一目的端口编号,以使该应用程序执行单元可依据该目的端口编号将该第三指令路由至该第一被控装置或该第二被控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远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待过滤指令由重新开机、重设及关机所组成的族群中所选出。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远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发指令至少包含一换行指令。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3533019SQ201310270484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张文 申请人: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