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的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0185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助听器的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助听器耳件的泵302,它可借助通道306置于与耳件的容积可变的元件304相接触,使得可以由泵302将介质通过所述通道306流向容积可变的元件304。通过一个设计用于泵送的充填机构310将所述介质通过所述通道306输送给容积可变的元件304。此外,一个设计用于泵送的排出机构(320)将所述介质从容积可变的元件304通过所述通道306主动排出。
【专利说明】助听器的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助听器耳件的泵。在这里,助听器是指任何可带在耳内或耳 上或可带在头部的声音传送设备,如助听器、耳机、头戴受话器等。
【背景技术】
[0002]助听器是便携式助听设备,它们供重听者使用。为了迎合很多个性化的需求,制备 不同结构形式的助听器,如耳后助听器(MO)、带外部耳机的助听器(RIC receiver in the canal)和耳内助听器(IdO),例如还有Concha(耳甲)助听器或Kanal (耳小管)助听器 (HE, CIC) 0这些作为举例列出的助听器带在外耳上或耳道内。此外在市场上还提供骨导 音助听器、可植入或振动触觉式助听器。其中刺激受损的听觉或机械或电力地进行。
[0003]在许多作为举例列举的助听器中,声信号借助传声软管从扩音器或耳机传给耳 件。在这方面已知,在耳件上安置例如所谓的帽盖或容积可变的元件,例如可充气的耳内气 囊。这导致耳件更好地固定在耳小管内。
[0004]在使用耳件上容积可变的元件时,必须设置从泵到容积可变元件,亦即例如到耳 件的耳内气囊的附加的通道,为的是能给耳内气囊泵进空气或其他介质。
[0005]为此,泵可以设在助听器内或传声软管在耳侧的未端处。也可以将泵定位在耳件 本身内。作为泵可例如使用在助听器内惯用的扩音器,所谓听筒。
[0006]这种实施方式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是,泵送到容积可变元件中的空气,或各种使用 的介质,应再从那里排出。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从容积可变的元件排出空气或其他介质。该技 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助听器耳件的泵得以解决。泵可借助通道置于与耳件容积可变的元件 接触,使得可以由泵将介质通过所述通道流向容积可变的元件。设计用于泵送的充填机构 将介质通过所述通道输送给容积可变的元件。此外设置设计用于泵送的排出机构,它将所 述介质从容积可变的元件通过所述通道主动排出。
[0008]优选地,所述介质涉及空气。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流体或气体。
[0009]充填机构或是两个泵中的第一个,或是单个泵的膜的泵进运动。反之,排出机构或 是两个泵中的第二个,或单个泵的膜的泵出运动。以此方式达到更迅速并因而更好地排空 容积可变的元件。为了从耳小管适意地取出所述耳件,将容积可变的元件事先放气是有利 的。
[0010]优选地,第一阀装置控制从充填机构向容积可变的元件的介质输入流。也优选的 是,第二阀装置控制从容积可变的元件向出口的介质排出流。换句话说,第一阀装置释放从 充填机构向容积可变的元件的介质输入流。相应地,第二阀装置释放从容积可变的元件向 出口的介质排出流。通过使用阀或阀装置,达到更好地控制容积可变元件的泵进和泵出。
[0011]一个阀装置可以是单个阀或由多个阀组成的阀组。[0012]按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阀装置和第二阀装置可各自独立,亦即逐个控制。也就是 说,它们可以彼此无关地分别释放流动。以此方式提高自由度并因而增加灵活性。
[0013]按另一种实施方式,充填机构和/或排出机构具有泵膜,它们借助连接件或控制 件与阀装置之一接触。如在泵中常见的那样,泵膜沿一个空间方向往复运动或在泵内上下 振动。所述泵膜可借助连接件,例如杆,与阀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阀组合。以此方式,通过泵 送运动,亦即泵膜上下运动,可以同时控制阀。所述连接件可例如由刚性或弹性材料制成。 在采用刚性材料时,阀随泵的运动均匀运动,在采用弹性材料的情况下阀的运动略有延迟。
[0014]按另一种实施方式,阀集成在泵膜内。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涉及一种无源的阀。因 此在充填机构或排出机构中的泵膜,除泵功能外还可以满足作为阀的第二功能。这导致一 种节省位置的结构。
[0015]按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他阀或阀装置也设计为无源式的。于是,在达到施加在该阀 上规定的最低压力时实施控制或释放。在超过或低于此最低压力时打开有关的阀。换句话 说,阀在结构上设计为,它或从规定的负压起或从某一规定的过压起打开。
[0016]作为这方面的扩展设计,优选地至少所述阀装置之一可借助充填机构和/或排出 机构控制。泵膜的抽吸或加压作用通过泵送过程打开膜片阀。
[0017]按另一种实施方式,至少所述阀装置之一可有源地控制。附加的机构,例如电动 机,将阀打开和关闭。按一项扩展设计,至少所述阀装置之一可磁力控制。磁力可以借助磁 铁造成。优选地,所述磁铁通过电的极性控制。采用这些方案可以直接控制所述容积可变 的元件的容积变化。
[0018]此外按一项扩展设计,至少所述阀装置之一可手动控制。因此可以实现手动释放 所述阀之一,从而例如直接由使用者进行容积可变元件的放气。
[0019]按一项扩展,至少所述阀装置之一借助梯形驱动器控制。梯形驱动器还已知作为 缩放式驱动器。阀控制的这种方式可以在结构上节省空间。
[0020]此外,上述技术问题还通过一种方法得以解决,这种方法改变助听器耳件上容积 可变元件的容积含量。其中,对容积可变元件的泵进借助泵的充填机构进行。充填机构将 介质通过通道泵送到容积可变的元件中。容积可变元件的泵出借助泵的排出机构完成。排 出机构将所述介质从容积可变的元件通过所述通道泵送。优选地,在泵出时介质朝出口方 向泵送,在那里介质从耳件逸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21]由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对附图所示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其它有利的扩展设计。其中:[0022]图1概略表示带耳件的助听器;[0023]图2-4用不同的视图概略表不一个阀;[0024]图5概略表另一种阀的侧视图;[0025]图6、7概略表不泵的一种实施方式;[0026]图8、9概略表不泵的另一种实施方式;[0027]图10、11概略表不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有手动触发机构的泵;[0028]图12概略表不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有磁力泵送机构的泵;[0029]图13概略表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有集成在泵膜上的阀装置的泵;
[0030]图14概略表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有梯形驱动器的泵;以及
[0031]图15示意表示泵的控制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说明不同的实施方式。这绝不意味着仅限于所说明的这些实施方式。还可以 有其他各种实施方式。此外下文中术语空气用作所有流体或气体的同义词。
[0033]图1中表示助听器2。它通过传声软管4与耳件6连接。在助听器内设泵12。它 产生压力,压力通过阀装置14和通道16传给容积可变的元件18。容积可变的元件18类似 于气囊,它可以借助压力充气以及反之重新收缩。为此,优选地,空气作为介质泵送到容积 可变的元件18内或从那里泵出。所述压力相应地涉及过压或负压。
[0034]规定的使用其过程为,使用者首先将带有未充气的容积可变元件18的耳件6插入 其耳小管内。助听器2例如自动识别,耳件6已插入耳小管中并将空气泵送到容积可变的 元件18内。作为替代方式,所述泵送过程可以例如用遥控器或助听器2上的触发器手动触 发。例如按钮或开关可以用作触发器。
[0035]为了能将耳件6重新适意地从耳小管取出,必须排空容积可变的元件18。为此将 之前泵进的空气重新从容积可变的元件18泵出。所有提及的泵送过程优选地借助泵12和 阀装置14控制。
[0036]按另一种图中没有表示的实施方式,泵12和/或阀装置14可以不设置在助听器2 内,而设在传声软管4中或耳件6中。通道16不一定非要在传声软管4内延伸,它也可以 设在其外部。
[0037]在图2、3和4中表示阀20的一种作为举例的实施方式。图2表示阀20的俯视图, 它有阀体22和阀膜24。阀体22包括至少一个阀体孔26,以及阀膜24包括至少一个阀膜 孔28。这种结构类似地表示在图3的侧向剖视图中。图3表示阀20处于闭合状态,在此状 态下不流过介质,例如空气。应当指出,在这里尽可能好地抑制通流能力。也就是说,尽管 如此,基于加工误差等原因,必须承认必然仍会有量非常小的通流能力。换句话说,图3表 示基本上没有介质流过的关闭的阀。图4用相同的视图表示阀20,但处于开启状态,所以例 如空气可以流过。阀20的开启优选地借助过压实现,过压从阀体孔26那一侧施加在阀膜 24上。该压力将阀膜24推压为,使空气能通过阀膜孔28逸出。
[0038]图2和图3表示阀20的正常状态。正常状态理解为,对阀施加环境压力以及阀在 此时关闭。加压的空气只是从一个方向,亦即当空气首先流动通过阀体孔26时,才能流动 通过阀20,以及阀膜24被顶压,从而空气重新可以通过阀膜孔28逸出。图4表示了这一过 程。在这里相反的行程是不可能的,因为空气压力从另一个方向只是将阀膜24压靠在阀体 孔26上,所以阀体孔26继续保持密封,没有空气流过。
[0039]图5用侧向剖视图表不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阀30。在阀体32的两个对置侧设第一 阀膜34和第二阀膜36。阀膜之一的俯视图与图2中表示的俯视图相似。至少一个阀体孔 38处于阀体32上。这两个阀膜分别有至少一个第一阀膜孔40和一个第二阀膜孔42。在图 示的状态下,阀30对于两个可能的通流方向均截止。必须首先打开或提升其中一个阀膜, 例如第一阀膜34,空气才能流动通过第一阀膜孔40和阀体孔38。如果空气施加的压力足够大,则空气便能将第二阀膜36从阀体孔38那一侧推开,从而可使空气通过第二阀膜孔42 流出。沿另一个方向类似地进行这一过程。在下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说明打开或提升其中 一个阀膜的不同可能性。
[0040]在下面说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采用与刚才说明的那个相同的阀。但是这不意味着 只使用这种阀。其他类型未详细说明的阀也是可能的。此外下面的例子各有两个阀装置, 它们又分别包括不同数量的单个阀。为了看得更加清楚,下面实施例的阀和阀装置没有都 用附图标记标示。在那里仅在为了理解工作方式需要的地方才注有附图标记。
[0041]此外,下面介绍多种泵送过程。它们必要时必须多次重复,以达到期望的效果。术 语泵膜的运动优选地认为是泵膜振动。
[0042]图6和7示意表示泵110和对容积可变的元件102的泵进。容积可变的元件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借助通道104与第一阀装置106连接。有泵膜112的泵110,可以通过第二 阀装置108,在抽吸过程中将空气从图6和7中表示的回路外部吸入。在本实施方式中,泵 110执行充填机构和排出机构的功能。
[0043]在抽吸过程中,泵膜112如图7所示从第二阀装置108移开。因此在泵室114内 产生负压,负压将阀装置108的阀朝泵膜112的方向提升并因而将它打开。于是空气流过 阀装置108去往泵室114。
[0044]在如图6所示的泵送过程中,泵膜朝两个阀装置106和108的方向运动。其中第 二阀装置108保持关闭,因此没有空气或没有空气压力能向所说明的回路外部逸出。然而 第一阀装置106是打开的,因此空气到达通道104,并从那里到达容积可变的元件102。它 通过泵进的空气压力充气。
[0045]在图8和图9中概略表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泵202。在本实施方式中泵202执行 充填机构和排出机构的功能。图中分别表示容积可变的元件204,它通过通道206与第一阀 装置230和第二阀装置240接触。这些阀装置230和240又与泵装置202接触,所以空气 可以通过通道206泵进容积可变的元件204内和可以从那里泵出。此外,在泵202上设泵 室224和可运动的泵膜226。
[0046]第一阀装置230包括第一滑阀232、第一膜片阀234、第一通道孔236和出口孔 238。第二阀装置240包括第二滑阀242、第二膜片阀244、第二通道孔246和进口孔248。
[0047]在这里所表示的两个滑阀232和242与上面详细说明的其他阀不同。在这里涉及 彼此相关的阀。滑阀232和242可以或阻塞出口孔238和第二通道孔246,或阻塞出口孔 248和第一通道孔236。在图8和9中表示这两种方案。在这里,阻塞是指朝规定的通流方 向关闭阀。此外得出中间区,在此中间区内没有孔被阻塞以及空气可以说能够沿所有的方 向流过阀。滑阀232与242连接或接触为,使一个滑阀的运动或移动导致另一个滑阀相应 运动。这种运动可例如手动或借助电动机自动完成。
[0048]容积可变的元件204的泵进如下面所说明的那样进行。在抽吸运动时,泵膜226 从阀装置230和240移开。在这种情况下滑阀232和242处于它们将出口孔238和第二通 道孔246关闭的位置。因此通过进口孔248抽吸空气,空气在第二阀装置240处通过第二 膜片阀到达泵室224内。在此过程中第一膜片阀234保持关闭。
[0049]在泵送运动时,泵膜226朝阀装置230和240方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滑阀232 和242始终仍处于它们将出口孔238和第二通道孔246关闭的位置。基于泵送运动,第二膜片阀244保持关闭。第一膜片阀234被泵压打开。因此加压的空气从泵室224通过第一 阀装置230和通道206泵送到容积可变的元件204内。容积可变的元件204通过附加的空 气压力泵进或容积增大。
[0050]反之,在将空气从容积可变的元件204泵出时,滑阀232和242处于另一个位置。 现在它们关闭第一通道孔236和进口孔248。在泵膜226进行抽吸运动时,泵202将空气从 容积可变的元件204通过通道206和第二阀装置240朝泵室224的方向抽吸。第二膜片阀 244基于抽吸压力打开使空气可以经过。容积可变的元件204收缩或变小。在泵室内多余 的空气,现在借助泵膜226的朝两个阀装置230和240方向的另一个泵送运动,从泵室224 泵出。由此空气经过第一膜片阀234和第一阀装置去往打开的出口孔238。
[0051]图10和图11表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泵302。图中还表示容积可变的元件304、通 道306和孔308。此外,在泵302上设充填机构310,该充填机构310有第一泵膜312和第 一泵室314,以及设排出机构320,该排出机构有第二泵膜322和第二泵室324。在这种情 况下,充填机构310和排出机构320分别涉及一个泵。此外,图中概略表示包括第一吸气阀 332和第一压力阀334的第一阀装置330,以及包括第二吸气阀342和第二压力阀344的第 二阀装置340。
[0052]与前面那些实施例中相似,对容积可变元件304的泵进过程,借助充填机构310和 其他为此过程必要的部件进行。
[0053]本实施方式的一个特殊性在于机械致动器350,它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吸气阀 342内。致动器350支持容积可变元件304的排空或使之能够排空。
[0054]第二吸气阀342设计为,在正常状态下沿两个通流方向均保持关闭。致动器350 首先可以将第二吸气阀342部分打开。为此它必须如此移动,亦即基于其形状它提升第二 吸气阀342的膜片之一,将第二吸气阀342打开。空气流进第二吸气阀342。打开第二吸 气阀342的另一个膜片,当然必须要通过第二吸气阀342的抽吸运动或施加的空气压力来 触发,由此将第二吸气阀342开启为,使空气可以从容积可变的元件304抽吸到第二吸气阀 342 内。
[0055]致动器350的运动,例如从设备或助听器外部,由使用者自己或通过电动机自动 实施。
[0056]图12不意表不另一种实施方式。泵402主要有充填机构420和排出机构440。在 这里它们分别涉及一个泵。借助通道406,泵与容积可变的元件404接触。
[0057]充填机构420执行容积可变元件404泵进的功能。这种泵进过程的工作方式与前 面那些实施方式的一致。基于这一原因,在这里不再对此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0058]排出机构440由多个部件构成。第一侧面通道442和第二侧面通道444能实现空 气流入泵室446内。磁力装置450控制可磁力运动的膜片452的运动。它与第一进口阀454 直接接触,所以第一进口阀454可由膜片452基于其运动来控制。此外,在排出机构440上 设置第二进口阀456和出口阀458,它们借助施加的压力打开。
[0059]为了排空容积可变的元件404,将磁力装置450磁性极化为,磁力装置450使可磁 力运动的膜片452朝第一进口阀454的方向运动。在这里,通过连接膜片452与第一进口 阀454来相应地将它打开。空气从容积可变的元件404,首先通过通道406、第一侧面通道 442和第一进口阀454,流入第二侧面通道444内。膜片452实施泵送运动,作为其运动的另一项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抽吸运动,基于此,空气从第二侧面通道444通过第二进口 阀456流入泵室446。
[0060]下一步,磁力装置转换极性,它使膜片运动为,使膜片重新关闭第一进口阀454。作 为此运动的另一项功能,膜片452将空气从泵室446通过出口阀458泵出。空气接着从泵 402逸出。
[0061]图13表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泵502。容积可变的元件504通过通道506与泵502 连接。如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那样,充填机构520通过其各自的部件充填容积 可变的元件504。
[0062]排出机构540有泵室542和膜片544。泵室542分成前部泵室区554和后部泵室 区556。在膜片544上设置泵膜阀装置546和连接件548。在本实施方式中泵膜阀装置546 是一个阀,它集成在泵膜内以及在施加规定的压力时打开。连接件548连接膜片544与进 口阀550,所以膜片544的运动或振动可以打开或关闭此进口阀。此外,在排出机构540上 设置出口阀552,它在施加压力时打开。
[0063]为了排空施加压力的容积可变元件504的空气或为了卸除其压力,在排出机构 540内膜片544首先朝出口阀550的方向运动。在这里,由于设置连接件548和自身运动的 膜片544,所以进口阀550打开。空气从容积可变的元件504通过进口阀550流入前部泵室 区554。基于膜片544刚才说明的运动,将空气密封在前部泵室区554内,由此造成的压力 施加在泵膜阀装置546上并将其打开。因此空气进入后部泵室区556内。
[0064]接着,膜片544朝另一个方向运动。进口阀550和泵膜阀装置546重新关闭。在 后部泵室区556内的空气被膜片544压在出口阀552上,由此将它打开。因此空气从泵502 逸出。
[0065]在图14中概略表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泵602。如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 那样,充填机构620通过其各自的部件充填容积可变的元件604。
[0066]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说明借助梯形驱动器660排空容积可变的元件604。它集成 在排出机构640中。此外,在排出机构640内还设置泵室642和与梯形驱动器660接触的 泵膜644。除此之外,梯形驱动器660与第一进口阀646接触为,使它可以借助梯形驱动器 660打开和关闭。在排出机构640上的第二进口阀648和出口阀650,当各自施加压力时起 反应或打开。
[0067]梯形驱动器660 —方面有控制第一进口阀646的任务。此外它必须同时运动泵膜 644,实施泵送过程。梯形驱动器660的总共四个角中两个相对置的角分别与第一进口阀 646和泵膜644接触,如上面已说明的那样。当另外两个角压缩时,这两个角彼此远移。由 此打开第一进口阀646,并与此同时执行泵膜644的抽吸泵送运动。以此方式空气从容积可 变的元件604和通道606通过第一进口阀646到达。在这之后,空气作用在第二进口阀648 上。通过空气施加的压力和泵膜644的抽吸运动,也将第二进口阀648打开以及空气到达 泵室642内。
[0068]紧接着,梯形驱动器660彼此拉开,使它重新关闭第一进口阀646以及使泵膜644 实施泵送运动,将空气压在出口阀650上。通过这一压力打开出口阀以及空气从排出机构 640或从泵602逸出。
[0069]图15示意表示控制泵702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控制器710通常集成在图中未表示的助听器内。在这里它例如可以涉及一种集成开关电路。在本例中控制器710控制第 一电机720和第二电机730。电机720和730又分别控制和/或激活第一泵和阀装置722 以及第二泵和阀装置732。第一泵和阀装置722将空气通过通道706泵送到容积可变的元 件704内。反之,第二泵和阀装置732将此空气在需要时重新从容积可变的元件704泵出。 有目的地控制和触发控制器710的上述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助听器耳件的泵(302),它可借助通道(306)置于与耳件的容积可变的元 件(304)接触,使得可以由所述泵(302)将介质通过所述通道(306)流向所述容积可变的 元件(304),包括用于泵送的充填机构(310),该充填机构(310)将所述介质通过所述通道 (306)输送给所述容积可变的元件(304),其特征为:用于泵送的排出机构(320)将所述介 质从所述容积可变的元件(304)通过所述通道(306)排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为,第一阀装置(330)控制或释放从所述充填机构 (310)向所述容积可变的元件(304)的介质输入流。
3.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泵,其特征为,第二阀装置(340)控制或释放从所 述容积可变的元件(304)向出口(308)的介质排出流。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其特征为,第一阀装置(330)和第二阀装置(340)可各自 独立控制/释放。
5.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泵,其特征为,充填机构(520)和/或排出机构 (540)具有泵膜(544),所述阀膜借助连接件(548)与所述阀装置之一接触。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其特征为,阀(546)集成在所述泵膜(544)内。
7.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泵,其特征为,至少所述阀装置(106、108)之一可 无源地控制或释放。
8.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泵,其特征为,至少所述阀装置(106、108)之一可 借助充填机构(110)和/或排出机构(110)控制或释放。
9.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泵,其特征为,至少所述阀装置(722、732)之一可 有源地控制。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其特征为,至少所述阀装置(454)之一可磁力控制。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之一所述的泵,其特征为,至少所述阀装置(342)之一可手动 控制。
12.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泵,其特征为,至少所述阀装置(646)之一借助梯 形驱动器控制。
13.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泵,其特征为,所述介质是空气。
14.一种助听器,包括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泵。
15.一种用于改变助听器耳件上的容积可变元件(304)的容器含量的方法,包括对所 述容积可变的元件(304)借助泵(302)的充填机构(310)进行泵进,所述充填机构(310) 将介质通过通道(306)泵送到所述容积可变的元件(30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可变的 元件(304)借助泵(301)的排出机构(320)泵出,所述排出机构(320)将所述介质从所述 容积可变的元件(304)通过所述通道(306)泵送。
【文档编号】H04R25/00GK103533494SQ201310280653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A.格伯特 申请人:西门子医疗器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