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连接结构及具有旋转连接结构的便携式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644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连接结构及具有旋转连接结构的便携式音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连接结构以及具有该旋转结构的便携式音箱。
背景技术
便携式音箱由于使用的需要,因其体积小巧、重量轻以及携带方便,现在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办公和娱乐设备。而多数便携式音箱I’结构多为一字型结构如图1所示,声音从设于左右的喇叭沿着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向两边传导。而一般音箱都设于听者的正前方,受到人体听觉效果的影响,声音如果能沿着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传导才能够得到较好的人体听觉效果。但是目前的一字型音箱如果要得到虚线箭头方向的声音传导,需要通过在音箱内运用软件控制声音发声方向,而该软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旋转连接结构,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可绕位于中间的枢轴转动的左壳体和右壳体以及连接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且使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能够沿所述枢轴的径向转动的弹性支撑片,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的连接端均设有一个限位缺口。具体地,所述左壳体连接端的限位缺口与所述右壳体连接端的限位缺口相接时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Tl60°。具体地,所述左壳体的连接端中间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右壳体的连接端中间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相接形成一中空槽,所述枢轴为一圆柱体,所述枢轴设于所述中空槽内。具体地,所述弹性支撑片设有一弧形弹片,于所述弧形弹片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左壳体或所述右壳体钩扣的卡片,所述左壳体的连接端设有可供所述弹性支撑片嵌入的第一空腔,所述右壳体的连接端设有可供所述弹性支撑片嵌入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上设有可供所述卡片钩扣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上设有可供所述卡片钩扣的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旋转结构的音箱,包括左音箱和右音箱,还包括上述的旋转连接结构,所述左音箱设于所述左壳体内,所述右音箱设于所述右壳体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旋转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弹片绕转轴的结构实现旋转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上述旋转连接结构的便携式音箱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音箱通过上述的旋转结构,通过旋转结构改变两个音箱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改变发声路径,使听者得到较好的音质效果和听觉享受;左音箱和右音箱绕着枢轴转动,通过弹性支撑片连接,并且该弹性支撑片还保证了左右两个音箱能够沿着枢轴的径向转动,而该便携式音箱的旋转角度由限位缺口决定。

图1是传统一字型结构的便携式音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的全剖示意图;图5-1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旋转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壳体、11-限位缺口、12-第一空腔、13-第一容置槽、2-右壳体、21-限位缺口、22-第二空腔、23-第二容置槽、3-枢轴、4-弹性支撑片、41-弧形弹片、42-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2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旋转的便携式音箱,此便携式音箱内设有一旋转连接结构。以下以此便携式音箱为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音箱,包括左音箱和右音箱,还包括可绕位于中间的枢轴3转动的左壳体I和右壳体2以及连接左壳体I与右壳体2且使左壳体I与右壳体2能够沿枢轴3的径向转动的弹性支撑片4,左壳体I和右壳体2的连接端均设有一个限位缺口 11 (21),而左音箱设有左壳体I内,右音箱设于右壳体2内。该便携式音箱可绕中间的枢轴3旋转一定角度,而该角度由两音箱之间的限位缺口 11 (21)所决定的。将音箱旋转一定角度之后,音箱的发声发现发生改变,声音如图3箭头方向所示。改变后的声音传导方向更加适合人体听觉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音质的感受。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音箱的左壳体I与右壳体2可旋转的最大角度与该限位缺口 11 (21)有关,在左壳体连接端的限位缺口 11与右壳体连接端的限位缺口21相接时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为(Tl60°。即两个缺口之间形成的夹角最大为160°时,左壳体I与右壳体2可相对转动160° ,也就是左音箱与右音箱之间最大可相对旋转160°。作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左壳体I与右壳体2的限位缺口之间的夹角为90°,因此左壳体I与右壳体2可相对转动90°,使得左音箱I和右音箱2的发声方向垂直90°,发声轨迹如图3的箭头方向所示,更为贴合人体的听觉。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连接结构,不仅适用于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便携式音箱,还可以用于各种可能需要旋转角度的一些产品中使用。具体地,请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便携式音箱,左壳体I和右壳体2均为圆柱形结构,两者初始状态呈一字型结构连接,以方便其收纳以及携带。而左壳体I和右壳体2之间的内部设有一个可绕其旋转的枢轴3。而在左壳体I的连接端中间设有第一容置槽13,右壳体2的连接端中间设有第二容置槽23,左壳体I与右壳体2连接在一起时,第一容置槽13与第二容置槽23相接形成一中空槽。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枢轴3为一圆柱体,枢轴3设于所述中空槽内。枢轴3没有通过任何连接件与左壳体I或者右壳体2固定连接,仅是简单的嵌入左右音箱连接时形成的中空槽内,而枢轴3起到引导左壳体I和右壳体2绕其转动的作用。因此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也容易实现,适于广泛使用。而左壳体I与右壳体2两者能够连接在一起,完全是通过弹性支撑片4固定的。请参见图4以及图5-1所示,该弹性支撑片4设有一弧形弹片41,于弧形弹片41两端分别具有与左壳体I或右壳体2钩扣的卡片42,左壳体I的连接端设有可供弹性支撑片4嵌入的第一空腔12,所述右壳体2的连接端设有可供弹性支撑片4嵌入的第二空腔22,第一空腔12的内壁上设有可供卡片42钩扣的第一卡槽,第二空腔22的内壁上设有可供卡片42钩扣的第二卡槽221。弹性支撑片4将左壳体I和右壳体2两者夹紧在一起,通过两侧的卡片42分别钩扣于左壳体I的第槽以及右壳体2的第二卡槽221内。需要将音箱打开时,仅需将左壳体I与右壳体2朝着有限位缺口 11 (21)的一侧转动,弹性支撑片4的弹片41发生弹性形变,但是依然拉着两侧的左壳体I和右壳体2,并且该弹性支撑片4使得两侧的壳体仅能沿着该弧形的两侧延伸即绕着中间的枢轴3转动。而该弹性支撑片4能够保证在旋转后的左壳体I和右壳体2能够连接在一起,但不至于会回转。需要将音箱关闭时,只需将左壳体I与右壳体2沿着之前旋转的方向反向旋转,该限位缺口 11 (21)又重新打开,此时音箱恢复原位。优选地,该卡片42与弹片41之间的夹角在70°、0°之间,从而保证当左壳体I与右壳体2之间旋转一定角度之后,卡片42仍然能卡钩于壳体的卡槽上,不至于卡片42从卡槽内脱落或者弹性支撑片4限制住两侧的壳体使其无法旋转。而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弹性支撑片4中卡片42与弹片41之间的夹角为8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绕位于中间的枢轴转动的左壳体和右壳体以及连接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且使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能够沿所述枢轴的径向转动的弹性支撑片,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的连接端均设有一个限位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连接端的限位缺口与所述右壳体连接端的限位缺口相接时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Tl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的连接端中间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右壳体的连接端中间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相接形成一中空槽,所述枢轴为一圆柱体,所述枢轴设于所述中空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片设有一弧形弹片,于所述弧形弹片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左壳体或所述右壳体钩扣的卡片,所述左壳体的连接端设有可供所述弹性支撑片嵌入的第一空腔,所述右壳体的连接端设有可供所述弹性支撑片嵌入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上设有可供所述卡片钩扣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上设有可供所述卡片钩扣的第二卡槽。
5.—种便携式音箱,包括左音箱和右音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1-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结构,所述左音箱设于所述左壳体内,所述右音箱设于所述右壳体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一种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可绕位于中间的枢轴转动的左壳体和右壳体以及连接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且使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能够沿所述枢轴的径向转动的弹性支撑片,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的连接端均设有一个限位缺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弹片绕转轴的结构实现旋转的效果,广泛适用于各种需要旋转的产品结构中使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音箱,具有上述旋转连接结构,通过该旋转结构改变两个音箱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改变发声路径,使听者得到较好的音质效果和听觉享受。
文档编号H04R1/02GK203015064SQ20132000775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
发明者陈汉良 申请人: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