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影像记录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8746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影像记录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影像记录器,所述感光元件呈圆形或方形排列分布。本实用新型基于镜头全像场能力的充分利用,影像信息采集量达到了全像场捕获,比较目前的图像信息采集形式提高了现有镜头像场的利用率。方形感光元件设计为承接镜头全像场圆的外切方,并可以对像场圆范围外的空白空间做出数字补偿还原,进一步扩大了影像数据量。有利于摄影过程摆脱构图等传统观念束缚,更多获得大数据量的现场影像信息。本技术方案对于各大相机制造商在由小底(例如36×24)向大底(例如60×45)开拓产品线时有全新的技术考量,可能使现存的大量135镜头在追求大底的过程避免遭致废弃。
【专利说明】 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影像记录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影像记录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影像记录器。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相机一般感光元件的标准为645和135规格,645感光元件尺寸为44mm*33mm ; 135感光元件尺寸为36nmi*24nmi,且感光元件形状均为长方形。现有的相机镜头的像场为圆形,感光元件均为内接于圆形像场的长方形,这样就会造成镜头像场有效影像信息的浪费。在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构图效果,增加了相机使用过程中的不便性,后期处理空间较小。目前的摄像仪和监测仪也具备上述缺点。
[0003]有鉴于此,需要发明一种利于后期处理的全像场信息采集的数码影像记录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后期处理的全像场信息采集的数码影像记录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影像记录器,感光元件为圆形感光元件或正方形感光元件。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五棱镜的受光面形状为外切于透镜所传递全像场影像光线的正方形。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方形感光元件为承接镜头全像场影像范围的外切方。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可以对所述外切方除全像场范围外的空白空间做出数字补偿还原的计算系统。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全像场设计,相比较传统采集形式,提高了现有镜头像场的利用率,影像信息采集量达到了全像场捕获。另外,方形感光元件设计为承接镜头全像场圆的外切方,并可以对像场圆范围外的空白空间做出数字补偿还原,进一步模糊扩大了视野范围。克服了摄像或摄影过程中需要考虑构图效果和后期处理空间小的缺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645型号的44*33的感光元件;
[0014]图3为645型号的改进后的三种面积的感光兀件;
[0015]在附图中:1感光兀件、2五棱镜、3反光板、4光学取景器。【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1-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相机,本相机是基于对宾得64OT的改进,相机包括镜头部分、反光板3、五棱镜2、感光元件I以及光学取景器,4,其感光元件I为半径是28mm的圆,其五棱镜2的受光面变为改进前五棱镜受光面面积的2.08倍的正方形,五棱镜的其他面做相应变化。
[0019]基于上述方式改进的相机,直接将感光元件I的有效感光面积变为改进前的1.64倍。
[0020]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感光元件I做进一步的改进,可以为边长为55皿1的正方形,并可以采用数字迷糊补偿技术对像场圆意外的空白区间进行补偿,这样实际得到的有效感光面积变为改进前的2.08倍。
[0021]实施例2
[0022]一种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改进后的尼康D800相机,其感光元件为半径是22mm的圆,其五棱镜的受光面变为改进前五棱镜受光面面积的2.17倍的正方形。五棱镜的其他面做相应变化。
[0023]基于上述方式改进的相机,直接将感光元件的有效感光面积变为改进前的1.70倍。
[0024]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感光元件做进一步的改进,可以为边长为43mm的正方形,并可以采用数字迷糊补偿技术对像场圆外的空白区间进行补偿,这样实际得到的有效感光面积变为改进前的2.17倍。
[0025]实施例3
[0026]一种基于索尼HDR-PJ510E改进的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摄像机,改进前感光元件的尺寸为1/3.91英寸,改进后感光元件为半径为3.25mm的圆,改进后的感光元件的有效感光面积为改进前的1.96倍。
[0027]本实施例还可以对感光元件做进一步的改进,可以为边长为6.5mm的正方形,并在相机内涉及计算系统,采用数字模糊补偿技术对像场圆外的空间进行补偿,这样实际得到的有效感光面积变为改进前的2.09倍。
[0028]实施例4
[0029]以645型号为例,详细叙述一种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摄影记录器的设计方法:
[0030]方法一:以44mm*33iimi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一半28mm作为半径,得到44mm*33mm的外接圆,设计制作与所得到外接圆等大的感光元件。此时感光元件的感光面积为44nrni*33nmi的感光元件的1.64倍。五棱镜受光面变为改进前五棱镜受光面面积的2.08倍的正方形,五棱镜的其他面做相应变化。
[0031]方法二:以44mm*33iimi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一半28mm作为半径,得到44mm*33mm的外接圆,以外接圆的直径55mm作为边长,得到外接圆的外切正方形,设计制作与所得到的外切正方形等大的感光元件,外切正方形扣除内接圆的部分,通过数字模糊补偿,这样既可以得到全像场图像还可以对像场外的景色进行模糊补偿还原,使得改进后的感光元件的感光面积为44nmi*33iimi的感光兀件的2.08倍。五棱镜受光面变为改进前五棱镜受光面面积的2.08倍的正方形,五棱镜的其他面做相应变化。
[0032]该方法基于以下原理实现:
[0033]645型号的相机感光元件为长方形,而镜头为圆形,这样便会有部分镜头的像场被浪费,无法达到高度利用的效果。如附图2和3所示,众所周知圆内的内接长方形中,圆内接正方形645方的面积是最大的。但是正方形的感光元件依旧无法达到全像场应用的效果。要想达到全像场利用的效果可以将感光元件做成645方外接圆。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全像场可以将外接圆进行续展,得到645方外接圆续的正方形,并对正方形边缘空白区域进行数学模糊补偿,这样便达到了感光面积的利用率。在本实用新型中,数学模糊补偿可以利用利用高阶插值进行扩展和色彩传递理论进行渲染,达到空白区域的模糊成像。
[0034]对于645型号和135型号的相机,具体感光兀件成像面积数据如表1,
[0035]表1 645和135及其扩展成像面积__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影像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感光元件为圆形感光元件或正方形感光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影像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感光元件为承接镜头全像场影像范围的外切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影像记录器,其特征在于:五棱镜的受光面形状为外切于透镜所传递全像场影像光线的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镜头全像场应用的数码影像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以对所述外切方除全像场范围外的空白空间做出数字补偿还原的计算系统。
【文档编号】H04N5/225GK203608267SQ201320662975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6日
【发明者】计卫舸, 周才杰 申请人:计卫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