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转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8899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号转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信号转换装置,包括:限流限幅电路、整形电路、端口切换电路和识别电路;限流限幅电路接收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的电流减小,电压限制在预设范围内,输出第一处理信号给整形电路;整形电路从限流限幅电路接收第一处理信号,调整第一处理信号的信号特征,得到第二处理信号,将第二处理信号输出到端口切换电路;端口切换电路从整形电路接收所述第二处理信号,根据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接收到的电信号设置输出第二处理信号的端口;识别电路使移动终端识别到麦克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转换装置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在耳机接口中传输的模拟信号且能够自动切换麦克通道和地线,适应不同的移动终端。
【专利说明】一种信号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常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输出的处理结果也是数字信号的形式,现有的智能密钥设备中的处理芯片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从处理芯片中输出,假如在智能密钥设备上设置耳机接口,通过耳机接口将处理结果输出到移动终端,由于该处理结果为数字信号时,耳机接口却只能传输模拟信号,致使智能密钥设备不能将处理结果输出到移动终端,所以为了使具有耳机接口的智能密钥设备能正常工作,如何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通过耳机接口传输的模拟信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耳机分为两种标准,分别是CTI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Industry Association,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标准和0MTP(0pen Mobile TerminalPlatform,开放移动终端平台组织)标准;耳机插头的尖端到末端共分为4段,在CTIA标准中,耳机插头从尖端到末端,第一段至第四段分别与具有耳机接口的设备的左声道、右声道、地线和麦克通道相对应;在OMTP标准中,耳机插头从尖端到末端,第一段至第四段分别与具有耳机接口的设备的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通道和地线相对应;相应地,具有耳机接口的设备也分为支持CTIA标准的设备和支持OMTP标准的设备,其中,支持CTIA标准的设备不能兼容OMTP标准的耳机,支持OMTP标准的设备虽然可以兼容CTIA标准的耳机,但是可能导致信号失真或者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信号转换装置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在耳机接口中传输的模拟信号,简单实用,且能够自动切换麦克通道和地线,适应不同的移动终端。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信号转换装置,包括:限流限幅电路、整形电路、端口切换电路、识别电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0006]所述限流限幅电路与所述整形电路相连,所述限流限幅电路接收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的电流减小,所述数字信号的电压限制在预设范围内,输出第一处理信号给所述整形电路;
[0007]所述整形电路分别与所述限流限幅电路和所述端口切换电路相连,所述整形电路从所述限流限幅电路接收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调整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信号特征,得到第二处理信号,将所述第二处理信号输出到所述端口切换电路;
[0008]所述端口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整形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端口切换电路从所述整形电路接收所述第二处理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接收到的电信号设置输出所述第二处理信号的端口;[0009]所述识别电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识别电路使移动终端识别到麦克通道。
[0010]所述限流限幅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0011]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为数字信号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相连;
[0012]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相连,且为限流限幅电路输出端;
[0013]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相连,另一端接地。
[0014]所述整形电路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
[0015]所述第四电阻一端与所述限流限幅电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相连;
[0016]所述第一电容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相连,另一端为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端口切换电路相连。
[0017]所述端口切换电路包括第一 MOS管、第二 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
[0018]所述第一 MOS管的源极与所述整形电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
[0019]所述第二 MOS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
[0020]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
[0021]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所述整形电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
[0022]或者,所述端口切换电路包括模拟开关、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
[0023]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I)接地,管脚(2)与所述整形电路相连,管脚(3)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管脚(4)接地,管脚(5)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管脚(6)接地,管脚(7)与所述整形电路相连,管脚(8)与所述第六电阻相连,管脚(9)与电源相连,管脚(10)与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0024]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10)、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相连,基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相连,发射极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
[0025]所述第六电阻一端与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8)相连,另一端接地;
[0026]所述第七电阻一端与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10)、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接地;
[0027]所述第八电阻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10)、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0028]所述第九电阻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
[0029]所述识别电路包括第五电阻;
[0030]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
[003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转换装置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在耳机接口中传输的模拟信号,简单实用,且能够自动切换麦克通道和地线,适应不同的移动终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信号转换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信号转换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6]实施例1
[003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信号转换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限流限幅电路、整形电路、端口切换电路和识别电路;
[0038]限流限幅电路与整形电路相连,具体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 ;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为第三连接端,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相连;第二电阻R2 —端与电源VCC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l和第三电阻R3相连,且为限流限幅电路输出端;第三电阻R3 —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相连,另一端接地;
[0039]本实施例中,数字信号从第三连接端输入到信号转换装置中;第四连接端接地;
[0040]具体地,第一电阻Rl为限流电阻,使流过第一电阻Rl的数字信号的电流减小;若第三连接端输入高电平,则使第一电阻Rl与第二电阻R2并联,限流限幅电路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但输出的高电平的电压低于第三连接端输入的高电平的电压;若第三连接端输入低电平,则使第一电阻Rl与第三电阻R3并联,限流限幅电路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但输出的低电平的电压高于第三连接端输入的低电平的电压;因此将数字信号的电压限制在预设范围内;限流限幅电路输出第一处理信号给整形电路;
[0041]整形电路与限流限幅电路和端口切换电路相连,具体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容Cl ;第四电阻R4—端与限流限幅电路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l相连;第一电容Cl 一端与第四电阻R4相连,另一端为整形电路输出端;
[0042]具体地,由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容Cl组成的整形电路从限流限幅电路接收第一处理信号,调整第一处理信号的信号特征,去除第一处理信号中的直流成分,阻隔第一处理信号中的低频信号,得到第二处理信号,将第二处理信号输出到端口切换电路;
[0043]端口切换电路与整形电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相连,从所述整形电路接收所述第二处理信号,根据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接收到的电信号设置输出第二处理信号的端口 ;
[0044]具体地,端口切换电路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包括第一 MOS管Ql、第二 MOS管Q2、第三MOS管Q3和第四MOS管Q4 ;第一 MOS管Ql的源极SI与整形电路输出端相连,漏极Dl与第一连接端相连,栅极Gl与第二连接端相连;第二 MOS管Q2的源极S2接地,漏极D2与第一连接端相连,栅极G2与第二连接端相连;第三MOS管Q3的源极S3接地,漏极D3与第二连接端相连,栅极G3与第一连接端相连;第四MOS管Q4的源极S4与整形电路输出端相连,漏极D4与第二连接端相连,栅极G4与第一连接端相连;
[0045]具体地,第一 MOS管Ql和第四MOS管Q4为P沟道MOS管,第二 MOS管Q2和第三MOS管Q3为N沟道MOS管;第一连接端与耳机接头的第三段相连,第二连接端与耳机接头的第四段相连;
[0046]当第一连接端通过耳机接头与麦克通道相连,第二连接端通过耳机接头与地线相连时,耳机麦克通道提供恒压,使第一 MOS管Ql的源极SI的电压高于栅极Gl的电压,第三MOS管Q3的栅极G3的电压高于源极S3的电压,则第一 MOS管Ql和第三MOS管Q3导通,将模拟信号通过第一 MOS管Ql传输到第一连接端,耳机地线通过第三MOS管Q3接地;由于耳机麦克通道提供恒压,使第二 MOS管Q2的源极S2的电压高于栅极G2的电压,第四MOS管Q4的栅极G4的电压高于源极S4的电压,则第二 MOS管Q2和第四MOS管Q4截止;
[0047]当第一连接端通过耳机接头与地线相连,第二连接端通过耳机接头与麦克通道相连时,耳机麦克通道提供恒压,使第二 MOS管Q2的栅极G2的电压高于源极S2的电压,第四MOS管Q4的源极S4的电压高于栅极G4的电压,则第二 MOS管Q2和第四MOS管Q4导通,将模拟信号通过第四MOS管Q4传输到第二连接端,耳机地线通过第二 MOS管Q2接地;由于耳机麦克通道提供恒压,使第一 MOS管Ql的栅极Gl的电压高于源极SI的电压,第三MOS管Q3的源极S3的电压高于栅极G3的电压,则第一 MOS管Ql和第三MOS管Q3截止;
[0048]除此之外,端口切换电路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包括模拟开关K1、三极管N1、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 ;模拟开关Kl的管脚I接地,管脚2与整形电路相连,管脚3与第二连接端相连,管脚4接地,管脚5与识别电路和第一连接端相连,管脚6接地,管脚7与整形电路相连,管脚8与第六电阻R6相连,管脚9与电源相连,管脚10与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三极管NI的集电极c相连;三极管NI的集电极c与模拟开关Kl的管脚10、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相连,基极b与第九电阻R9相连,发射极e与第二连接端相连;第六电阻R6 —端与模拟开关Kl的管脚8相连,另一端接地;第七电阻R7一端与模拟开关Kl的管脚10、第八电阻R8和三极管NI的集电极c相连,另一端接地;第八电阻R8 —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模拟开关Kl的管脚10、第七电阻R7和三极管NI的集电极c相连;第九电阻R9 —端与三极管NI的基极b相连,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端相连;
[0049]具体地,第一连接端与耳机接头的第三段相连,第二连接端与耳机接头的第四段相连;
[0050]当第一连接端通过耳机接头与麦克通道相连,第二连接端通过耳机接头与地线相连时,耳机麦克通道提供恒压,使三极管NI的基极b的电压大于集电极c和发射极e的电压,则三级管导通,模拟开关Kl的管脚10为低电压,则模拟开关连接HSDl+和HSD1-,将模拟信号传输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接地;
[0051]当第一连接端通过耳机接头与地线相连,第二连接端通过耳机接头与麦克通道相连时,耳机麦克通道提供恒压,使三极管NI的基极b的电压低于集电极c和发射极e的电压,则三级管截止,模拟开关Kl的管脚10为高电压,则模拟开关连接HSD2+和HSD2-,将模拟信号传输到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接地;
[0052]识别电路与端口切换电路相连,具体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端与第一连接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相连;第五电阻R5用于使移动终端识别到麦克通道。
[00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流限幅电路、整形电路、端口切换电路、识别电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限流限幅电路与所述整形电路相连,所述限流限幅电路接收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的电流减小,所述数字信号的电压限制在预设范围内,输出第一处理信号给所述整形电路; 所述整形电路分别与所述限流限幅电路和所述端口切换电路相连,所述整形电路从所述限流限幅电路接收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调整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信号特征,得到第二处理信号,将所述第二处理信号输出到所述端口切换电路; 所述端口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整形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端口切换电路从所述整形电路接收所述第二处理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接收到的电信号设置输出所述第二处理信号的端口; 所述识别电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识别电路使移动终端识别到麦克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限幅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为数字信号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相连; 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相连,且为限流限幅电路输出端; 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相连,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电路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四电阻一端与所述限流限幅电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相连,另一端为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端口切换电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切换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 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 所述第一 MOS管的源极与所述整形电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 所述第二 MOS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 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 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所述整形电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 或者,所述端口切换电路包括模拟开关、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 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I)接地,管脚(2)与所述整形电路相连,管脚(3)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管脚(4)接地,管脚(5)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管脚(6)接地,管脚(7)与所述整形电路相连,管脚(8)与所述第六电阻相连,管脚(9)与电源相连,管脚(10)与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10)、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八电阻相连,基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相连,发射极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 所述第六电阻一端与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8)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阻一端与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10)、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八电阻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10)、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所述第九电阻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电路包括第五电阻; 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
【文档编号】H04R3/00GK203632850SQ20132080289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陆舟, 于华章 申请人: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