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线补偿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0112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馈线补偿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馈线补偿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测量馈线损耗值;当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时,获取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第一差值;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满足默认补偿余量,若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则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否则,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OMC。通过本申请解决了通过修改RRU芯片内部的校准门限值以保证天馈系统正常工作时,造成的通信质量低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馈线补偿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馈线补偿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TD_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长期演进,是由 3GPP 组织涵盖的全球各大企业及运营商共同制定)网络建设中,通常使用上跳线来实现RRU与天线之间的连接。
[0003]目前,经常使用的上跳线主要是400型和600型两种。在RRU与天线连接时,连接RRU与天线之间的上跳线越长,RRU与天线之间的射频线损越大。而,如果要保证基站的校准和覆盖范围,使RRU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又需要保证RRU与天线之间的射频损耗不超过一定值(如,2.5db )。故,为了保证RRU的正常工作,连接RRU与天线之间的上跳线的最大长度一般是固定的,如,采用400型的上跳线时,上跳线的最大长度为IOm;采用600型的上跳线时,上跳线的最大长度为12m。
[0004]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受到施工现场的环境限制,通常需要设置较长的上跳线以连接RRU和天线;此时射频损耗将超过2.5db,RRU则不能正常工作。为了使RRU能正常工作,目前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修改RRU芯片内部的校准门限值,使校准通过,从而使天馈系统正常工作。但是,这种调整实际上是采用一种规避方案使基站认为RRU运行正常,并未恢复天线校准精度与天线覆盖范围,射频损耗仍是超过2.5db的,通信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馈线补偿方法和装置,以解决通过修改RRU芯片内部的校准门限值以保证天馈系统正常工作时,造成的通信质量低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馈线补偿方法,包括:
[0007]建立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测量馈线损耗值;
[0008]当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时,获取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第一差值;
[0009]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满足默认补偿余量,若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则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
[0010]否则,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
[0011]可选地,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包括:第一补偿余量、第二补偿余量、和第三补偿余量;
[0012]其中,在数值上,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所述第二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
[0013]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则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0014]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一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015]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二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016]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三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017]其中,所述第一差值为向上取整的整数。
[0018]可选地,所述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包括:
[0019]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确定补偿因子的等级;其中,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包括第一至第N级;
[0020]其中,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与所述第一差值的数值一致,所述N的取值不超过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对应的数值;
[0021]依据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确定所述RRU的发射功率。
[0022]可选地,所述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包括:
[0023]获取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的第二差值;并,
[0024]将所述第二差值信息和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OMC ;其中所述补偿建议包括:将当前上跳线更换为满足所述第二差值要求的上跳线。
[0025]相应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馈线补偿装置,包括:测量模块,用于建立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测量馈线损耗值;
[0026]第一差值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时,获取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第一差值;
[0027]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满足默认补偿余量;
[0028]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
[0029]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不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
[0030]可选地,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包括:第一补偿余量、第二补偿余量、和第三补偿余量;
[0031]其中,在数值上,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所述第二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
[0032]可选地,所述补偿模块,包括:[0033]第一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一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034]第二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二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035]第三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三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036]其中,所述第一差值为向上取整的整数。
[0037]可选地,在所述基站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时,
[0038]所述补偿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确定补偿因子的等级;依据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确定所述RRU的发射功率;
[0039]其中,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包括第一至第N级;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与所述第一差值的数值一致,所述N的取值不超过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对应的数值。
[0040]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0041]第二差值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获取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的第二差值;
[0042]补偿建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差值信息和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OMC ;其中所述补偿建议包括:将当前上跳线更换为满足所述第二差值要求的上跳线。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0044]本申请通过建立的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自动测量得到馈线的损耗值,并在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但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选取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对馈线进行补偿,以消除馈线的损耗值,使馈线损耗值满足设定阈值,进而使得RRU和整个天馈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且,由于通过本申请的方案,消除了馈线损耗,使得馈线损耗满足设定阈值,故,保证了通信质量。
[0045]进一步地,当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且不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还可以获取补偿建议,并将补偿建议发送至0MC,提供了报警机制,使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对天馈系统进行其它调整,以保证RRU和天馈系统的正常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6]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一种馈线补偿方法的流程图;
[0047]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一种馈线补偿方法的流程图;
[0048]图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一种馈线补偿的系统原理图;[0049]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损耗数据分析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0050]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一种馈线补偿装置的结构框图;
[0051]图6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一种馈线补偿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53]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一种馈线补偿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馈线补偿方法,包括:
[0054]步骤102,建立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测量馈线损耗值。
[0055]在RRU (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侧可以设置一信号发送模块,同时在天线侧设置一信号接收模块,进而建立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工作时,RRU侧的信号发送模块向天线侧的信号接收模块发送一用于测量馈线损耗值的固定强度信号,天线侧的信号接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固定强度信号后,再将所述固定强度信号返回至RRU侧的信号发送模块,RRU通过计算发送的信号与返回的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得到馈线的损耗值。
[0056]步骤104,当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时,获取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第一差值。
[0057]一般地,为了保证整个基站的校准和覆盖范围,RRU与天线之间的损耗值不能超过
2.5db。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设定阈值设置为2db,即当通过测量环路测量得到的馈线损耗值大于2db时,则整个基站的校准和覆盖范围都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馈线补偿。否贝U,认为整个基站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需要进行馈线补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设定阈值可以但不仅限于设置为2db,所述设定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00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环路测得馈线损耗值后,可以将所述损耗值发送至基站,由所述基站计算得到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第一差值,RRU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差值。
[0059]步骤106,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满足默认补偿余量;若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则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否则,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OMC。
[006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大RRU的端口功率,或,更改AC (AntennaCalibration,天线校准)参数进行馈线补偿。
[0061 ]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补偿策略来进行馈线补偿,但是,所述补偿策略可以补偿的余量是一定的,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的大小是确定的。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则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通过所述补偿策略不能满足补偿需求,故,此时获取补偿建议,并将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动调整。如,所述补偿建议可以是:更换新的上跳线,其中,所述新的上跳线的线损小于当前正在使用的上跳线的线损。
[0062]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馈线补偿方法,通过建立的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自动测量得到馈线的损耗值,并在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但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选取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对馈线进行补偿,以消除馈线的损耗值,使馈线损耗值满足设定阈值,进而使得RRU和整个天馈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且,由于通过本申请的方案,消除了馈线损耗,使得馈线损耗满足设定阈值,故,保证了通信质量。
[0063]进一步地,当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且不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还可以获取补偿建议,并将补偿建议发送至0MC,提供了报警机制,使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对天馈系统进行其它调整,以保证RRU和天馈系统的正常工作。
[0064]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一种馈线补偿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馈线补偿方法,包括:
[0065]步骤202,RRU建立其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测量馈线损耗值。
[0066]步骤204,当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时,RRU获取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
第一差值。
[0067]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差值为向上取整的整数,或者,在测量馈线损耗值时,对测量结果做向上取整处理。
[0068]步骤206,RRU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满足默认补偿余量。若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即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则执行步骤208 ;否则,执行步骤210。
[0069]步骤208,RRU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
[0070]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补偿余量的数值大小,可以将所述补偿余量划分为:第一补偿余量、第二补偿余量、和第三补偿余量。其中,在数值上,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所述第二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
[0071]较佳地,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步骤208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0072]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执行子步骤2082:
[0073]子步骤2082,RRU将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一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
[007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损耗,在基站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过程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可以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较佳地,为了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来完成馈线的补偿,通常优选选择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
[0075]较佳地,在本申请中在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时,可以根据补偿因子的等级来确定RRU的发射功率,以保证使用最小的功耗完成馈线的补偿,满足补偿需求。进而,节约能源,避免资源浪费。
[0076]如,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确定补偿因子的等级;然后,依据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确定所述RRU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包括第一至第N级。
[0077]较佳地,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与所述第一差值的数值一致,所述N的取值不超过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对应的数值。如,当所述第一补偿余量为IOdb时,则,当所述第一差值为Idb时,确定选用第一级补偿因子;然后,选择与所述第一级补偿因子相对应的RRU的发射功率(如,Iw)进行馈线补偿。而,当所述第一差值为3db时,确定选用第三级补偿因子;然后,选择与所述第三级补偿因子相对应的RRU的发射功率(如,3w)进行馈线补偿。
[0078]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执行子步骤2084:
[0079]子步骤2084,RRU将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二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
[008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081]例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设定阈值为2db,所述第一补偿余量为10db,所述第二补偿余量为20db。
[0082]贝IJ,当测量得到的馈线损耗值为15db时,则所述第一差值为15_2=13db,此时,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但大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故,选择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即,可以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者,可以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083]而,当测量得到的馈线损耗值为Ildb时,则所述第一差值为ll_2=9db,此时,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此时,可以选择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相对应的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即,可以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或者,可以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者,可以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何种方案进行馈线补偿,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0084]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且大于第二补偿余量时,执行子步骤 2086:
[0085]子步骤2086,RRU将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三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
[008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087]如前所述,当所述设定阈值为2db,所述第一补偿余量为10db,所述第二补偿余量为20db时,可以确定所述第三补偿余量为10+20=30db。
[0088]则,当测量得到的馈线损耗值为24db时,所述第一差值为24_2=22db,此时,单独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或单独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都不能满足补偿需求。故,选择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也即,使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时,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补偿的余量的值和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补偿的余量的值,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只保证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补偿的余量的值和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补偿的余量的值,两者之和可以满足所述第一差值22db的大小即可。
[0089]步骤210,RRU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
[009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10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0091]子步骤2102,RRU获取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的第二差值。
[0092]子步骤2104,RRU将所述第二差值信息和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
[0093]其中所述补偿建议包括:将当前上跳线更换为满足所述第二差值要求的上跳线。
[0094]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馈线补偿方法,通过建立的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自动测量得到馈线的损耗值,并在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但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选取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对馈线进行补偿,以消除馈线的损耗值,使馈线损耗值满足设定阈值,进而使得RRU和整个天馈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且,由于通过本申请的方案,消除了馈线损耗,使得馈线损耗满足设定阈值,故,保证了通信质量。
[0095]其次,RRU和基站通过自身的多种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避免了通过更换小线损上跳线(不同类型的上跳线的线损是不同的,如,上跳线A每100米的线损是20db ;上跳线B每100的线损是10db。一般地,小线损的上跳线的成本要高于较大线损的上跳线的成本,即上跳线B的成本要高于上跳线A的成本)来保证RRU和天馈系统的正常工作,节约了成本。
[009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馈线补偿方法可以根据补偿因子的等级来确定RRU的发射功率,以保证使用最小的功耗完成馈线的补偿,满足补偿需求;节约能源,避免资源浪费。
[0097]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且不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还可以获取补偿建议,并将补偿建议发送至0MC,提供了报警机制,使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对天馈系统进行其它调整,以保证RRU和天馈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通过第三补偿策略对天馈系统进行最大补偿,然后,再通过其它方式(如,更换小线损上跳线)来对剩余的、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最大补偿之后的馈线损耗进行补偿,降低了补偿、调整成本。
[0098]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一种馈线补偿的系统原理图。下面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中的馈线补偿方法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0099]SURRU向8通道智能天线发送固定强度信号。
[0100]S2、所述8通道智能天线在接收到所述固定强度信号之后,再将信号反馈至RRU。RRU通过计算发送的固定强度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差值,得到馈线损耗值。
[0101]S3、RRU将所述馈线损耗值发送至eBodeB (Evolved Node B,基站)。基站对馈线损耗值进行判断,确定所述损耗值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如,2db)。
[0102]若所述损耗值小于等于所述设定阈值,则直接结束本次流程。
[0103]若所述损耗值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计算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差值,得到第一差值,并将所述第一差值通过S4发送至损耗数据分析模块。
[0104]S4、基站将所述第一差值发送至所述损耗数据分析模块。
[010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损耗数据分析模块可以是设置在RRU侧的模块,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0106]所述损耗数据分析模块对所述第一差值进行判断,若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也即,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则确定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并将确定的补偿策略通过S5发送至基站。否则,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通过S7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
[0107]S5、所述损耗数据分析模块将确定的补偿策略返回至基站。[0108]S6、基站将根据所述确定的补偿策略生成的控制信号发送至RRU,进行馈线补偿,如,所述控制信号可以指示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或,指示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
[0109]S7、所述损耗数据分析模块将补偿建议发送至0MC。
[0110]其中,所述补偿建议可以是如下内容:补偿策略可以补偿的最大量为30db,还差IOdb未补偿,需要通过更换小衰减馈线进行调整补偿。
[0111]参照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损耗数据分析模块的工作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损耗数据分析模块对所述第一差值进行判断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0112]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满足默认补偿余量。若不满足,也即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则获取补偿建议,并输出补偿建议。
[0113]若满足,也即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则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满足第一补偿余量、或第二补偿余量、或第三补偿余量。并,
[0114]在确定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第一补偿余量时,获取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一补偿策略,并输出所述第一补偿策略。其中,所述第一补偿策略可以包括:调整RRU的发射功率、或调整天线赋形权值、或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进行组合调整。
[0115]在确定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第二补偿余量,且大于第一补偿余量时,获取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二补偿策略,并输出所述第二补偿策略。其中,所述第二补偿策略可以包括:调整天线赋形权值、或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进行组合调整。
[0116]在确定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第三补偿余量,且大于第二补偿余量时,获取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三补偿策略,并输出所述第三补偿策略。其中,所述第二补偿策略可以包括: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进行组合调整。在本申请中,可以将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的值设置为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的值相同。
[0117]也即,确定损耗等级,如,当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确定损耗等级为第一级;当第一差值小于等于第二补偿余量,且大于第一补偿余量时,确定损耗等级为第二级;当第一差值小于等于第三补偿余量,且大于第二补偿余量时,确定损耗等级为第三级。
[0118]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馈线补偿方法,通过建立的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自动测量得到馈线的损耗值,并在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但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选取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对馈线进行补偿,以消除馈线的损耗值,使馈线损耗值满足设定阈值,进而使得RRU和整个天馈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且,由于通过本申请的方案,消除了馈线损耗,使得馈线损耗满足设定阈值,故,保证了通信质量。
[0119]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差值值超过设定阈值、且不满足默认补偿余量(B卩,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还可以获取补偿建议,并将补偿建议发送至0MC,提供了报警机制,使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对天馈系统进行其它调整,以保证RRU和天馈系统的正常工作。
[0120]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需的。[012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一种馈线补偿装置的结构框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馈线补偿装置,包括:
[0122]测量模块502,用于建立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测量馈线损耗值。
[0123]第一差值获取模块504,用于在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时,获取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第一差值。
[0124]判断模块506,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满足默认补偿余量。
[0125]补偿模块508,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
[0126]发送模块510,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不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
[0127]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馈线补偿装置,通过建立的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自动测量得到馈线的损耗值,并在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但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选取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对馈线进行补偿,以消除馈线的损耗值,使馈线损耗值满足设定阈值,进而使得RRU和整个天馈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且,由于通过本申请的方案,消除了馈线损耗,使得馈线损耗满足设定阈值,故,保证了通信质量。
[0128]进一步地,当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且不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还可以获取补偿建议,并将补偿建议发送至0MC,提供了报警机制,使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对天馈系统进行其它调整,以保证RRU和天馈系统的正常工作。
[0129]参照图6,示出了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一种馈线补偿装置的结构框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馈线补偿装置,包括:
[0130]测量模块602,用于建立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测量馈线损耗值。
[0131]第一差值获取模块604,用于在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时,获取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第一差值。
[0132]判断模块606,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满足默认补偿余量。
[01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包括:第一补偿余量、第二补偿余量、和第三补偿余量。其中,在数值上,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所述第二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
[0134]补偿模块608,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
[01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偿模块608,包括:
[0136]第一补偿模块6082,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一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137]较佳地,在所述基站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时,所述补偿模块608,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确定补偿因子的等级;依据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确定所述RRU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包括第一至第N级;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与所述第一差值的数值一致,所述N的取值不超过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对应的数值。
[0138]第二补偿模块6084,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二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139]第三补偿模块6086,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三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0140]其中,所述第一差值为向上取整的整数。
[0141]发送模块610,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
[01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610可以包括:
[0143]第二差值获取模块6102,用于在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获取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的第二差值。
[0144]补偿建议发送模块6104,用于将所述第二差值信息和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其中,所述补偿建议包括:将当前上跳线更换为满足所述第二差值要求的上跳线。
[0145]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馈线补偿装置,通过建立的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自动测量得到馈线的损耗值,并在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但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选取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对馈线进行补偿,以消除馈线的损耗值,使馈线损耗值满足设定阈值,进而使得RRU和整个天馈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且,由于通过本申请的方案,消除了馈线损耗,使得馈线损耗满足设定阈值,故,保证了通信质量。
[0146]其次,RRU和基站通过自身的多种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避免了通过更换小线损上跳线(不同类型的上跳线的线损是不同的,如,上跳线A每100米的线损是20db ;上跳线B每100的线损是10db。一般地,小线损的上跳线的成本要高于较大线损的上跳线的成本,即上跳线B的成本要高于上跳线A的成本)来保证RRU和天馈系统的正常工作,节约了成本。
[0147]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馈线补偿方法可以根据补偿因子的等级来确定RRU的发射功率,以保证使用最小的功耗完成馈线的补偿,满足补偿需求;节约能源,避免资源浪费。
[0148]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且不满足默认补偿余量时,还可以获取补偿建议,并将补偿建议发送至0MC,提供了报警机制,使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对天馈系统进行其它调整,以保证RRU和天馈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通过第三补偿策略对天馈系统进行最大补偿,然后,再通过其它方式(如,更换小线损上跳线)来对剩余的、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最大补偿之后的馈线损耗进行补偿,降低了补偿、调整成本。
[0149]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0150]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51]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馈线补偿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馈线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测量馈线损耗值; 当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时,获取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第一差值; 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满足默认补偿余量,若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则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 否则,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OM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包括:第一补偿余量、第二补偿余量、和第三补偿余量; 其中,在数值上,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所述第二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则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一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二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三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其中,所述第一差值为向上取整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确定补偿因子的等级;其中,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包括第一至第N级; 其中,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与所述第一差值的数值一致,所述N的取值不超过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对应的数值; 依据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确定所述RRU的发射功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OMC,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的第二差值;并,将所述第二差值信息和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OMC ;其中,所述补偿建议包括:将当前上跳线更换为满足所述第二差值要求的上跳线。
6.一种馈线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建立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天线之间的测量环路,测量馈线损耗值; 第一差值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损耗值超过设定阈值时,获取所述损耗值与所述设定阈值的第一差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满足默认补偿余量; 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相匹配的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所述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不满足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获取补偿建议,并将所述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0MC。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包括:第一补偿余量、第二补偿余量、和第三补偿余量; 其中,在数值上,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所述第二补偿余量小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模块,包括: 第一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一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第二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一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二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调整天线赋形权值进行馈线补偿;或,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第三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且大于所述第二补偿余量时,将与所述第三补偿余量相匹配的第三补偿策略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补偿策略进行馈线补偿,包括:所述基站通过对RRU的发射功率及天线赋形权值的组合调整进行馈线补偿; 其中,所述第一差值为向上取整的整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通过调整RRU的发射功率进行馈线补偿时, 所述补偿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确定补偿因子的等级;依据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确定所述RRU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包括第一至第N级;所述补偿因子的等级与所述第一差值的数值一致,所述N的取值不超过所述第一补偿余量对应的数值。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差值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时,获取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默认补偿余量的第二差值; 补偿建议发送模块,用于 将所述第二差值信息和补偿建议发送至操作维护中心OMC ;其中,所述补偿建议包括:将当前上跳线更换为满足所述第二差值要求的上跳线。
【文档编号】H04W52/18GK103944654SQ201410143871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武瀚林, 沈毅 申请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