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780175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及其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感测无线充电并通过NFC认证而无需使用者操作即可自动进行Wi-Fi连接,其主要内容是从移动设备接收NFC信息,当与移动设备完成NFC认证时向移动设备发送Wi-Fi连接信息,并根据Wi-Fi连接信息而与移动设备Wi-Fi连接。根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在为了将移动设备连接到无线网络网关而需要由使用者人工打开无线网络,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可为使用者提供便利。并且,能够防止在无意状态下激活NFC与无线网络而造成电量消耗的问题。当已感测不到无线充电(无线充电结束)时可通过初始化NFC与无线网络设置而防止电量消耗。
【专利说明】 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及其方法,尤其涉及通过感测无线充电并通过近距离无线通讯(他虹^161(1 (^臟皿011 ;以下简称研1)认证而无需使用者操作即可自动进行无线网络(1141)连接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在车辆内越来越需要蓝牙(8111的00访)或无线网络(以下简称1141)等无线通讯连接以及共享移动设备间数据的交互服务。但是由于无线连接过程复杂,因此目前在使用上还是极为不便。
[0003]就现有的连接方式而言,必须经过使用者操作而手动连接的过程,在连接车辆内的音响系统时需要使用者多个步骤的操作。并且,使用者在乘坐车辆时为了与移动设备连接,首先需要开启移动设备的而在下车时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电量消耗而需要再关闭
[0004]但是根据现有技术而言,因为使用者不熟悉使用方法,或者因为电量消耗快而关闭胃1-?1、蓝牙及即功能。因此,为了将移动设备连接到车辆的网关而必须人工打开胃1-?1,这样极为繁琐和不便。


【发明内容】

[0005]技术问题
[0006]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通过感测无线充电并通过即认证而无需使用者操作即可自动进行1141连接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0007]技术方案
[0008]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讯部,其向移动设备发送连接信息,并从所述移动设备接收即认证信息;以及控制部,其通过接收到的所述认证信息而与所述移动设备执行认证,并根据所述连接信息而与所述移动设备连接。
[0009]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部,其执行近距离无线通讯方式的通讯;通讯部,其在通过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部完成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时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接收无线网络连接信息;以及控制部,其执行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网络连接信息而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无线网络连接。
[0010]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移动设备接收即信息的步骤;当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即认证时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连接信息的步骤;以及根据所述连接信息而与所述移动设备连接的步骤。
[0011]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其是由移动设备执行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测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情况的步骤;激活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式的步骤;通过激活的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式而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完成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时,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接收无线网络连接信息的步骤;以及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网络连接信息而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无线网络连接的步骤。
[0012]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发明,从移动设备接收即信息,当与移动设备完成即认证时向移动设备发送连接信息,并根据连接信息而与移动设备连接。
[0014]因此,能够解决现在为了将移动设备连接到网关而需要由使用者人工打开1141,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可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0015]并且,当预定时间内未完成即认证时将即模块部转入非激活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在无意状态下激活即与而造成电量消耗的问题。
[0016]并且,当已感测不到无线充电(无线充电结束)时可通过初始化即与设置而防止电量消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的构成图;
[00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构成图;
[00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由移动设备执行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10:无线充电部120:通讯部
[0023]130:控制部200:移动设备
[0024]210:无线充电部220:即0模块部
[0025]230:通讯部24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附图及与其一同详细说明的后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成其的方法将会明确。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互不相同的多种形态体现,本实施例仅仅使本发明的公开更加完整,是为了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发明的范畴而提供的,本发明由权利要求书的范畴所定义。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实施例,并非要限定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只要在句子中未特别言及,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⑶及/或“包含的(00^1-181^8) ”,是指言及的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件不排除存在或追加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件。
[0027]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2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的构成图。
[0029]如图1所示,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包括无线充电部110、通讯部120及控制部130。
[0030]无线充电部110对移动设备200无线充电。具体来讲,无线充电部110以向移动设备200无线供电的方式进行无线充电。
[0031]通讯部120从移动设备200接收即0认证信息并对此做出响应,向移动设备200
发送连接信息。
[0032]控制部130通过接收到的即0认证信息而与移动设备200执行即0认证,并根据11-?!连接信息而与移动设备20011-打连接。其中连接信息包括连接参数。
[0033]控制部130在预先设定的临界时间内未连接到移动设备200时自动中断连接。例如,控制部130在10秒内未连接到移动设备200时自动中断连接。若在无法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继续该过程,则会产生不必要的电量消耗,因此目的在于防止电量消耗。
[003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构成图。
[0035]如图2所示,移动设备200包括无线充电部2104%模块部220、通讯部230及控制部240。
[0036]无线充电部210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无线充电。具体来讲,无线充电部210以无线得到电量供应的方式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无线充电。
[0037]^0模块部220执行即0通讯。具体来讲,即0模块部220根据控制部240的控制命令而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执行通讯。模式有1)卡模拟、2)读取器、3)点对点(929)这三种模式(详见本说明书的后半部分的说明),在本发明中即模块部220根据控制部240的控制命令激活即点对点模式。
[0038]通讯部230在通过即0模块部220而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完成即0认证时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接收1141连接信息。
[0039]控制部240执行即0认证,并根据接收到的连接信息而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11-?!连接。具体来讲,控制部240激活并利用接收到的连接参数而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胃1-?1连接。
[0040]控制部240在无线充电部210未无线充电时将即0及设置恢复到之前状态。其中,未进行无线充电是指移动设备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脱离,之前状态指非激活状态(丨的。!::!^^)、即0非激活状态(丨]!;^!:;!^^)。
[0041]控制部240在预先设定的临界时间内未完成即0认证时将即0模块部220转入非激活状态。例如,控制部240在15秒内未完成即认证时将即模块部220转入非激活状态,其目的在于防止在无意状态下激活即与
[004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0043]如图3所示,首先在步骤3310中从移动设备200接收即0信息。具体来讲,通过通讯部120从移动设备200接收即信息。
[0044]然后在步骤3320中与移动设备200确认即0认证。具体来讲,在步骤3320中通过控制部130而与移动设备200确认即认证。
[0045]当完成即认证时,在步骤3330中向移动设备200发送连接信息。具体来讲,当通过控制部130完成即认证时通过通讯部120向移动设备200发送连接信肩、0
[0046]在步骤3340中根据连接信息而与移动设备20011-?1连接。具体来讲,根据接收到的连接信息,通过控制部130而与移动设备20011-打连接。
[0047]在11-打连接时若预先设定的临界时间内未连接到移动设备200,则自动中断连接。例如当15秒内未连接到移动设备200时自动中断连接,从而能够防止电量发生不必要的消耗。
[004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由移动设备执行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0049]如图4所示,首先在步骤3410中感测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情况。具体来讲,通过无线充电部210感测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情况。例如,移动设备200放置在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的状态。
[0050]然后在步骤3420中激活即0模式。具体来讲,通过控制部240激活即0模块部220,以激活即点对点模式。
[0051]然后在步骤3430中通过激活的即0模式而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确认即0认证。具体来讲,在步骤3430中控制部240通过激活的即模式而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确认即认证。例如,移动设备200向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发送即认证信息,移动设备200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之间完成即认证。
[0052]当即(:认证完成时,在步骤3440中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接收连接信息。具体来讲,通过通讯部230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接收1141连接信息。
[0053]当未完成即认证时在步骤3435中发生超时。超时(1106 011^)指程序在特定时间内未成功运行,从而自动中止运行的情况。具体来讲,当发生超时时进入步骤3470,即通过控制部240将即及设置恢复到之前状态。
[0054]在步骤3450中根据接收到的连接信息而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连接。具体来讲,通过控制部240激活并利用接收到的连接参数而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胃1-?1连接。
[0055]在连接的步骤以后若未感测到无线充电,则在步骤3470中将即0及设置状态恢复到之前状态。具体来讲,未感测到无线充电的情况相当于移动设备脱离无线充电装置的情况,通过控制部240将即及设置恢复到非激活状态(化狀“乂一)与即0非激活状态。
[0056]根据本发明,从移动设备接收即信息,当与移动设备完成即认证时向移动设备发送连接信息,并根据连接信息而与移动设备连接。
[0057]因此,能够解决现在为了将移动设备连接到1141网关而需要由使用者人工打开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可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0058]并且,当预定时间内未完成即认证时,将即模块部转入非激活状态,从而能够防止无意状态下激活即与而造成电量消耗的问题。
[0059]并且,当已感测不到无线充电(无线充电结束)时可通过初始化即与I卜?1设置而防止电量消耗。
[0060]的三种模式-
[0061]即大体以卡模拟、读取器、点对点这三种模式工作。即,使内置有标签的终端机以主动模式工作,从而不仅起到单纯地提供信息的标签的功能,还起到读取标签的读取器向标签输入信息的写入器(?虹)的功能,以下简单说明各个模式的特征。
[0062]首先,卡模拟£111111 £11:1011)模式指手机起到类似现有的无线射频识别(^10)卡的标签的作用,当手机靠近读取器时识别内置在手机内的标签内的信息。卡模拟模式的代表性例子有公交车或地铁等公共交通的交通卡、信用卡、会员卡等,存储特定优惠券信息并用于购物的情况也属于该分类。并且,可以存储自己的个人信息,以用作打开和关闭门禁等的门禁控制用途,在实际中将智能手机用作钥匙的情况已经很常见。最近出现的61公司的0= 系统可通过手机开启车门,并且还可以启动发动机,甚至还可以预先开启空调或加热器。
[0063]并且,若利用存储在即内的个人信息,则可以快速方便地利用针对我的服务。例如,当准备乘坐汽车而打开车门时若自动输入存储在手机内的信息,则无需逐一输入驾驶员所需的座位位置、车内温度、歌曲等就可自动得到所需的环境。
[0064]其次,说明读取器/写入器模式。即(:设备可读取基于13014443、非接触智能卡结构的标签,能够以读取器模式与写入器模式工作。读取器模式指手机起到读取器的作用,从特定标签读取信息。例如,在百货商场等大型停车场停车时用手机靠近粘贴在周围每个立柱的标签,以读取停车位置,并将此存储在手机内。相反,写入器模式指如上所述的将有关自己的个人信息或所需内容记录在手机内。
[0065]第三,点对点⑴一虹模式指两个装置间相互进行数据通讯的模式。即,能够将存储在对方手机的照片或视频、音乐文件如实地复制到自己的手机的模式。若使用点对点模式,则可像碰撞(81111?)) —样,轻松地与对方交换名片,可立即确认陈列于卖场的商品与有关该位置的信息,在旅游地或展会等场所可通过与此相似的方式接受服务。
[006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讯部,其从移动设备接收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信息并对此做出响应,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无线网络连接信息;以及 控制部,其通过接收到的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信息而与所述移动设备执行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并根据所述无线网络连接信息而与所述移动设备无线网络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充电部,其对所述移动设备无线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临界时间内未连接到所述移动设备时自动中断连接。
4.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部,其执行近距离无线通讯方式的通讯; 通讯部,其在通过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部完成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时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接收无线网络连接信息;以及 控制部,其执行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网络连接信息而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无线网络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充电部,其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无线充电, 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无线充电部未无线充电时将近距离无线通讯及无线网络设置恢复到之前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临界时间内未完成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时将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部转入非激活状态。
7.—种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移动设备接收近距离无线通讯信息的步骤; 当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时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无线网络连接信息的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无线网络连接信息而与所述移动设备无线网络连接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线网络连接的所述步骤在预先设定的临界时间内未连接到所述移动设备时自动中断连接。
9.一种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其是由移动设备执行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测与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情况的步骤; 激活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式的步骤; 通过激活的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式而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完成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时,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接收无线网络连接信息的步骤;以及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网络连接信息而与所述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无线网络连接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无线网络连接的所述步骤之后,在未感测所述无线充电时将近距离无线通讯及无线网络的设置状态恢复到之前状态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未完成所述近距离无线通讯认证时发生超时的步骤。
【文档编号】H04B5/00GK104348528SQ201410158879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车奉铉 申请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