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摄体检测装置以及被摄体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80945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被摄体检测装置以及被摄体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被摄体检测装置以及被摄体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包括:被摄体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包括在图像中的被摄体;姿势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以及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区域来控制变焦倍率。在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区域进入所述图像的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变焦倍率成为广角方向上的第一变焦倍率。根据所述姿势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来设定所述第一区域。
【专利说明】被摄体检测装置以及被摄体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变焦功能的被摄体检测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被摄体 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存在具有光学变焦功能以及电子变焦功能的传统摄像装置(例如数字照相机)。 光学变焦功能是能够通过驱动变焦镜头改变照相机的焦距来实现的光学变倍功能。电子变 焦功能是通过剪裁图像而不调整照相机的光学部件能够将摄像的区域的一部分数字地放 大的电子变倍功能。近来变焦镜头性能的提高使得摄影者能够使用同一镜头在从超广角端 至超望远端的大范围中进行拍摄操作。此外,构成图像传感器的像素的数量激增使得摄影 者即使在倍率高时也能够以满意的分辨率进行拍摄操作。
[0003] 然而,即使有先进的光学和半导体改进,被摄体或照相机的移动也代表摄像期间 的挑战。如日本特开2012-60595号公报所讨论的那样,传统上已知在被摄体出镜(outof theframe)时立即重新捕捉被摄体。上述功能被称为取景辅助(FA)变焦功能(以下,称为 FA变焦功能)。日本特开2012-60595号公报中所讨论的装置能够响应开始FA变焦功能的 指令,使照相机的变焦位置向广角方向拉远(zoomout),并且能够响应终止FA变焦功能的 指令,使变焦位置向初始变焦位置(即,在FA变焦功能的开始时刻设定的变焦位置)拉近 (zoomin)〇
[0004] 另一方面,也已知当照相机在画面中检测到被摄体时,照相机能够根据关于检测 到的被摄体的信息自动改变变焦位置。传统上,该功能被称为自动变焦功能。此外,如日本 特许第1881884号公报所讨论的那样,传统上已知当被摄体已到达画面的特定区域的界限 位置时,使变焦位置向广角方向拉远。此外,如日本特许第2052653号公报所讨论的那样, 传统上已知当被摄体位于画面的中央区域时,使变焦位置向望远方向拉近。
[0005] 日本特开2012-60595号公报以及日本特许第1881884号公报的中所讨论的方 法的特征在于:手动改变要被设定以检测被摄体并确定开始变焦操作的画面的特定区域 (即,变焦开始区域)。此外,在使用关于检测到的人脸部的信息来实现自动变焦功能的情 况下,如果变焦开始区域被设定在画面的上部,摄影者通过包括人的上半身或者整个身体 的构图进行拍摄操作,则脸部区域可能进入变焦开始区域并且照相机可能错误地开始拉远 操作。另一方面,当摄影者在手持照相机的同时进行拍摄操作时,由于照相机抖动或者类似 的情况,被摄体可能进入变焦开始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者能够进行取景操作以校正出 镜度。然而,如果照相机立即进行拉远操作,则摄影者可能感觉麻烦。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提供如下技术:当照相机在画面的特定区域中检测被摄体并 确定开始变焦操作时,根据关于被摄体的信息或者照相机的姿势,实现适当的变焦操作。
[0007]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被摄体检测装置,其包括:被摄体检测单元,其用于 检测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姿势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以及 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区域,控制变焦倍率,其 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区域进入所述图 像的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变焦倍率成为广角方向上的第一变焦倍率,并且其中,根 据所述姿势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来设定所述第一区域。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被摄体检测装置,其包括:被摄体检测单元,其用于 检测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姿势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以及 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区域,控制变焦倍率,其 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区域包括在所述 图像的第二区域中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变焦倍率成为望远方向上的第二变焦倍率,并且其 中,根据所述姿势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来设定所述第二区域。
[0009]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11] 图2是示出焦距与各被摄体的距离中的聚焦镜头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0012] 图3A、图3B、图3C和图3D示出了在被摄体搜索状态下的视角以及在拍摄准备状 态下的视角的示例。
[0013] 图4A和图4B示出了照相机为防止被摄体(人以外的物体)离开画面而能够进行 的出镜防止处理。
[0014] 图5A、图5B、图5C和图ro示出了照相机为防止被摄体(人物)离开画面而能够 进行的出镜防止处理。
[0015] 图6A、图6B和图6C示出了照相机为防止被摄体(人物)在画面中改变大小而能 够进行的大小改变防止处理。
[0016]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照相机能够进行的FA变焦功能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0017] 图8是示出照相机能够进行的FA变焦开始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0018] 图9A、图9B和图9C是示出照相机能够进行的被摄体指定处理的流程图。
[0019]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照相机能够进行的拉远操作和拉近操作的流程图。
[0020] 图11是示出照相机能够进行的变焦返回位置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0021] 图12是示出照相机能够进行的FA变焦终止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0022] 图13A、图13B、图13C、图13D、图13E和图13F示出了各姿势中加速度传感器的轴 方向。
[0023] 图14是示出与变焦开始区域相关的被摄体、姿势以及抖动检测结果的设定的表。
[0024] 图15A、图15B和图15C示出了照相机为防止被摄体(人物)在拍摄操作中被部分 切除而能够进行的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能够根据示 例性实施例实现的功能能够支持摄影者进行取景操作,其能够被称为取景支持变焦功能或 者取景辅助变焦功能(以下,简称为"FA变焦功能")。
[0026] 图1是示出作为包括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被摄体检测装置的摄像装置的示例 的、数字照相机1〇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数字照相机1〇〇被配置为根据下文描述的具体的 新型算法执行FA变焦功能。
[0027] 镜筒101支持设置在其中的镜头组。在镜头组中,变焦镜头102在光轴方向上可 动以调整焦距,并且能够光学地改变视角。聚焦镜头103在光轴方向上可动以调整对焦状 态。图像稳定镜头104是能够防止照相机100抖动时可能发生的图像抖动的校正镜头。光 圈和快门105被配置为调整穿过其中的光量并且能够用于曝光控制。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 的数字照相机100是包括与照相机主体一体化的镜筒101的摄像装置。然而,根据本示例 性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不限于上述示例。本示例性实施例可应用于包括照相机主体以 及可更换镜头的摄像系统,其中,可更换镜头相对照相机主体可拆装。
[0028] 通过镜筒101的光能够被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XD)传感器或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 导体(CMOS)传感器的图像传感器106接收。图像传感器106能够通过将被拍摄的对象的图 像光电转换为电信号,来生成摄像信号。摄像信号能够被输入到图像处理电路107。图像处 理电路107能够对输入的摄像信号进行包括像素插值处理以及颜色转换处理的各种处理。 图像处理电路107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即,进行了各种处理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存 储器108。图像存储器108是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或者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的存储单元。
[0029] 显示单元109被配置为包括薄膜晶体管(TFT)驱动型液晶显示设备(TFT型IXD)。 显示单元109能够将拍摄的图像(图像数据)与特定信息(例如,拍摄信息以及下述的FA 变焦框)一起显示。通过包括实时取景图像的上述信息显示,显示单元109能够实现电子 取景器(EVF)功能,其能够使摄像者调整视角。
[0030] 光圈和快门驱动单元110能够基于通过图像处理电路107进行的图像处理获得的 亮度信息,计算曝光控制值(例如,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光圈和快门驱动单元110通过基 于计算结果驱动光圈和快门105的一个或多个电子控制器来实现。换言之,光圈和快门驱 动单元110能够进行自动曝光(AE)控制。图像稳定镜头驱动单元111能够基于从角速度 传感器(例如,陀螺仪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计算加到数字照相机100的抖动量。图像稳定 镜头驱动单兀111能够驱动图像稳定镜头104,以消除(减少)抖动。
[0031] 聚焦镜头驱动单元112能够驱动聚焦镜头103。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照相 机100根据对比方法,进行自动对焦(AF)控制。因此,聚焦镜头驱动单元112基于通过图像 处理电路107进行的图像处理获得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焦点调整信息(例如,对比评价值), 驱动聚焦镜头103,以使被摄体进入对焦状态。然而,本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示例。例 如,数字照相机100能够被配置为根据相位差AF方法或者对比方法以外的其他任何适当AF 控制方法来进行AF控制。此外,数字照相机100能够被配置为以使用多种方法(例如,对 比方法和其他方法的组合)的方式进行AF控制。
[0032] 变焦镜头驱动单元113能够根据变焦操作指令驱动变焦镜头102。操作单元117 包括变焦杆或者变焦按钮,其可操作为允许摄影者指示照相机进行变焦操作的变焦操作部 件。系统控制单元114基于在变焦指示操作中使用的变焦操作部件的操作量及操作方向, 计算变焦驱动速度以及驱动方向。系统控制单元114根据计算结果使变焦镜头102沿光轴 移动。
[0033] 通过拍摄操作生成的图像数据能够经由接口单元(以下,称为"I/F单元")115被 发送并记录在记录单元116中。具体地,图像数据能够被记录在能够安装到数字照相机100 的外部记录介质(例如,存储卡)上以及/或者记录在数字照相机100中设置的内置非易 失性存储器118。
[0034] 操作单元117包括可操作以指示开始拍摄操作的释放开关以及可操作以开始或 者终止FA变焦功能的FA变焦操作开关。所述FA变焦操作开关是出变焦操作部件以外的 部件。当经由操作单元117输入信号时,输入信号能够被发送到系统控制单元114(微处理 器、控制器或者CPU)。存储在存储器118中的信息不限于程序数据和图像数据。存储在存 储器118中的信息包括关于数字照相机100的设定信息以及以下详细描述的FA变焦功能 相关信息(例如,拉近位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拉近位置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是当在终止FA变焦操作之后进行拉近操作时的对象变焦返回位置。
[0035] 系统控制单元114(即,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包括如中央处 理单元(CPU)的计算单元。系统控制单元114能够通过响应摄影者的操作向数字照相机 100的各个单元发送控制命令,控制由数字照相机100进行的各种操作。系统控制单元114 能够执行存储器118中存储的各种控制程序。例如,系统控制单元114能够执行的控制程 序包括与图像传感器106的控制相关的程序、与AE/AF控制相关的程序以及与变焦控制相 关的程序(包括FA变焦处理)。
[0036] 接着,以下对系统控制单元114能够进行的与FA变焦功能相关的控制进行详细描 述。如图1所述,系统控制单元114包括计算机变焦(CZ)控制单元119、电子变焦控制单元 120、FA变焦框控制单元121、FA变焦控制单元122以及被摄体检测单元123。
[0037] 为了在光变焦操作期间视角变化时保持对焦状态,因为镜筒101为后焦型,所以 需要根据变焦镜头102的位置,使聚焦镜头103移动到适当的聚焦位置。上述控制被称为计 算机变焦控制。图2示出了变焦镜头的焦距与各被摄体距离的聚焦位置之间的关系。图2 所示的图表是表示变焦镜头的焦距与被摄体的各个距离的对焦位置之间的关系的数据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表被称为对焦凸轮(cam)表。在图2中,横坐标轴表示与 变焦位置相对应的焦距,而纵坐标轴表示聚焦位置。附加到各图表线的数值表示从数字照 相机100到被摄体的距离(即,被摄体距离)。
[0038] 当系统控制单元114进行AF控制时,系统控制单元114通过控制聚焦镜头驱动单 元112使聚焦镜头103在预定范围内移动,来进行扫描操作。系统控制单元114基于在上 述操作期间获得的对比评价值,根据已知方法检测聚焦位置(即,对焦点)。系统控制单元 114能够基于此时获得的变焦位置以及聚焦位置,参照对焦凸轮表来测量被摄体距离。
[0039] 数字照相机100具有光学变焦功能以及电子变焦功能。CZ控制单元119与变焦镜 头驱动单元113协作进行光学变焦驱动操作。CZ控制单元119在变焦操作时针对各预定控 制周期,检测变焦镜头102的变焦位置。接着,CZ控制单元119根据变焦位置驱动聚焦镜 头103,以追踪对焦凸轮表的数据。因此,能够在维持对焦状态的同时进行光学变焦操作。
[0040] 另一方面,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与图像存储器108协作进行电子变焦处理。电 子变焦控制单元120从传送到图像存储器108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对象区域,以实现电子变 焦功能。此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通过在根据由图像传感器106拍摄的图像的帧速率 周期逐渐增加提取范围的同时使显示单元109显示图像,以实现平稳的电子变焦显示。
[0041] 被摄体检测单元123从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08的图像数据检测期望的被摄体的一 部分(被摄体区域)。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下描述基于图像数据中包括的脸部信息或者 颜色信息区分或确定被摄体(例如,人物或者人以外的物体)类型的被摄体检测方法(例 如,脸部检测处理和/或颜色检测处理)。
[0042] 脸部检测处理的特征在于:根据公知算法检测图像数据中包括的人物的脸部区域 (部分)。例如,被摄体检测单元123从图像数据中的具有正方形的部分区域中提取特征信 息,并将提取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准备的脸部的特征信息进行比较。接着,如果比较的特征之 间的相关性超过预定阈值,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该部分区域识别为脸部区域。被摄体 检测单元123通过将部分区域大小、所处位置以及所处角度的组合进行各种变化,重复上 述确定处理,以检测图像数据中存在的各个脸部区域。
[0043] 颜色检测处理包括将根据以下描述的被摄体指定方法指定的被摄体区域的颜色 信息存储为特征颜色。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在被摄体(即,检测对象)为人以外的物体时 进行颜色检测处理。从图像处理电路107输出的信号,例如RGB信号、亮度Y以及色差R-Y 和B-Y,是颜色信息的示例。在被摄体检测操作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图像数据划分为 多个部分区域,并针对各个部分区域计算平均亮度值和平均色差。此外,被摄体检测单元 123将在被摄体检测操作中获得的各个区域的颜色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与期望的被摄体相关 的特征颜色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亮度以及色差的差分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则被摄体检测单 元123将部分区域指定为针对被摄体区域的备选。此外,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包括指定 区域备选以及围绕区域备选的周边部分区域指定为同一颜色区域。如果同一颜色区域的大 小在预定范围内,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该区域指定为最终被摄体区域。
[0044] 除了脸部信息以及颜色信息以外,被摄体检测单元123还能够参照CZ控制单元 119测量的被摄体距离信息以及变焦镜头102的焦距信息,推断图像数据中包括的被摄体 区域的大小。
[0045] 姿势检测单元124能够基于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检测数字照相机100 的姿势(例如,正常放置(regularlypositioned)/握柄向上/握柄朝下/以一定角度旋 转)。图13A、图13B、图13C、图13D、图13E和图13F示出了在数字照相机100上设置了加 速度传感器的状态下各种姿势中的x轴、y轴和z轴的方向。当数字照相机100处于静止 时,x轴、y轴和z轴的各个输出的合成向量表示重力加速度1G。可以通过计算重力向量与 各轴之间形成的角度,来检测姿势。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照相机的底面朝向重力方向 时,将照相机姿势称为"正常放置"。当握柄侧平面朝向重力方向或者与重力方向相反时,将 照相机姿势称为"纵向放置"。更具体地说,根据在x-y平面上重力向量与x轴之间形成的 角9,将照相机姿势分类为多个组。例如,如果角9处于-135° < 0彡-45°的范围内, 则照相机姿势为正常放置。如果角9处于-45° < 0彡45°的范围内,则照相机姿势为 纵向放置(握柄朝下)。如果角e处于135° < 0彡225°的范围内,则照相机姿势为纵 向放置(握柄向上)。
[0046] 接着,以下描述照相机的方向。照相机的方向(即,上下方向)是在重力向量与镜 筒101的光轴方向,即,z轴方向之间形成的角(p。例如,当角cp为75° <cp彡105°时, 照相机方向处于"水平朝向"范围。当角<P为0°<<P<75°时,照相机方向处于"朝下" 范围。当角(p为105° <cp彡180°时,照相机方向处于"朝上"范围。因此,使用"正常放 置/水平朝向"的表达来表述图13A所示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使用"纵向放置/水 平朝向"的表达来表述图13B所示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使用"正常放置/水平朝向" 的表达来表述图13C所示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使用"正常放置/朝下"的表达来表 述图13D所示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使用"纵向放置/水平朝向"的表达来表述图13E 所示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使用"纵向放置/朝下"的表达来表述图13F所示的数字 照相机100的姿势。
[0047] 抖动检测单元125能够基于通过陀螺仪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检测数字照相机100 的抖动状态。如果施加到陀螺仪传感器的抖动量等于或大于预定量,则抖动检测单元125 确定数字照相机100处于手持状态。如果施加到陀螺仪传感器的抖动量小于预定量,则抖 动检测单元125确定数字照相机100被固定在三角架等上。在姿势方向以及抖动方向中使 用的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能够被配置为作为关于图像稳定镜头驱动单元111的 控制信息共同使用的传感器。
[0048] 接着,以下对FA变焦功能与FA变焦框控制单元121以及FA变焦控制单元122 - 起进行示意性地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可以在手动搜索模式以及自 动追踪模式(即,在进行FA变焦操作时可选的两种模式)下操作。当被摄体出镜时,可以选 择上述模式中的一种。当选择模式为手动搜索模式时,摄影者能够操作FA变焦操作开关, 以再次捕捉被摄体。当选择模式为自动追踪模式时,数字照相机100自动检测被摄体并支 持调整视角。以下,对各模式下数字照相机100实现的功能进行示意性地描述。
[0049] 在照相机无FA变焦功能的情况下,当摄影者在望远状态进行取景操作之后等待 快门机会时,如果被摄体移动并出镜,则摄影者需要进行以下操作。具体地说,首先,摄影者 通过使用变焦操作部件进行拉远操作,来搜索被摄体。接着,在完成被摄体的搜索之后,摄 影者通过再次进行变焦操作来调整视角,以获得期望的视角。
[0050] 另一方面,在数字照相机100具有FA变焦功能的手动搜索模式,在针对拍摄操作 变化视角的状态(以下,称为拍摄准备状态)下,摄影者可能看不到被摄体的情况下,摄影 者能够操作FA变焦操作开关。FA变焦操作开关是专用于FA变焦功能的特定开关并且是与 变焦操作部件不同的部件。摄影者能够通过按下FA变焦操作开关,来指示照相机开始FA变 焦功能。响应于经由FA变焦操作开关的FA变焦开始指令,FA变焦控制单元122将电子变 焦以及光学变焦的各个变焦位置存储在存储器118中。此外,FA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以 下描述的处理流程指示CZ控制单元119或者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朝广角方向拉远。因 此,使照相机进入与拍摄准备状态相比视角被拉远的被摄体搜索状态。
[0051] 接着,以下参照图3A、图3B、图3C和图3D详细描述在拍摄准备状态以及被摄体搜 索状态下视角的示例。图3A和图3D中的各个示出了拉近状态下(S卩,在拍摄准备状态下) 的视角。图3B和图3C中的各个示出了拉远状态下(即,在被摄体搜索状态下)的视角。
[0052] 当如图3A所示被摄体离开画面时,摄影者能够按下FA变焦操作开关以搜索被摄 体。在FA变焦操作开关被按下时,能够维持拉远状态。表示拉近位置的FA变焦框300被 叠加到在显示单元109上显示的图像(见图3B)。
[0053] 如果如图3B所示摄影者在拉远状态(即,被摄体搜索状态)下找到想要的被摄 体,则摄影者进行取景操作,以如图3C所示使被摄体位于FA变焦框300中。之后,摄影者 通过释放FA变焦操作开关,指示FA变焦控制单元122终止FA变焦操作。在此情况下,FA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电子变焦或者光学变焦进行拉近操作,以到达存储的拍摄准备状态 的变焦位置(即,拉近位置)。因此,如图3D所示,能够获得最佳取景状态。
[0054] 如图3B和图3C所示,FA变焦框控制单元121计算表示在存储的拍摄准备状态下 的视角的大小,并使显示单元109在EVF的中心显示FA变焦框300。FA变焦框300的大小 能够基于拉远状态下的变焦倍率来计算。例如,如果从拍摄准备状态以2倍电子变焦倍率 以及3倍光学变焦倍率进行拉远操作,以使照相机进入被摄体搜索状态,则显示大小为在 被摄体搜索状态下在EVF上显示的视角的1/6(= (l/2)X(l/3))的FA变焦框。通过上述 处理,摄影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将被摄体从出镜位置再次移动到入镜位置,从而能够以 期望的视角拍摄被摄体的图像。
[0055] 此外,当要拍摄的被摄体正在移动时,被摄体易于出镜。当摄影者拍摄该场景的 图像时,照相机的自动追踪模式可用,从而照相机能够自动改变变焦位置,以防止被摄体出 镜。尤其,当在望远状态下进行拍摄操作时视角窄。因此,当由于照相机抖动而造成照相机 微小的移动时,被摄体可能容易出镜。
[0056]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可以在FA变焦功能的自动追踪模式下操 作。在自动追踪模式下,摄影者能够在触摸面板上指点期望的部分,以指定要拍摄的被摄 体。被摄体指定方法不限于上述触摸面板操作。例如,根据另一指定方法,摄影者能够在被 摄体位于中央附近时按下特定按钮。此外,根据另一指定方法,照相机能够被配置为自动从 检测到的多个物体中选择主被摄体。
[0057] 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对图像数据计算从图像存储器108指定的被摄体区域的位置 和大小。当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对显示实时取景时采样的图像数据持续进行上述操作时, 能够追踪被摄体的移动。当在以下详细描述的拉远区域Z0(第一区域)中检测到要追踪的 被摄体时,或者当被摄体的大小大于预定大小时(参见图3A),FA变焦控制单元122指示CZ 变焦控制单元119或者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朝广角方向拉远(参见图3B)。当在以下详 细描述的FA变焦框300的拉近区域ZI(第二区域)中检测到被摄体时,并且当被摄体完全 位于预定大小的范围内时(参见图3C),FA变焦控制单元122进行拉近操作以到达由FA变 焦框300表示的望远方向的变焦位置(参见图3D)。通过上述处理,摄影者能够移动照相机 以使被摄体落入画面内,而不考虑变焦操作。如果被摄体将要出镜,则能够自动改变变焦位 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对视角进行调整。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能够在上述自动追踪 模式下的最佳时刻进行拉远操作和拉近操作。因此,摄影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取景操作。
[0058] 接着,以下参照图4A和图4B至图6A、图6B和图6C对开始拉远操作以及拉近操作 的条件进行详细描述。图4A和图4B示出了照相机为防止被摄体(人以外的物体)离开画 面而能够进行的出镜防止处理的示例。图5A、图5B、图5C和图?示出照相机为防止被摄 体(人物)离开画面而能够进行的出镜防止处理的另一示例。
[0059] 图4A和图4B示出了追踪被摄体(人以外的物体)的人以外的物体追踪框400a和 400b。图5A、图5B、图5C和图?分别示出了追踪被摄体(人脸)的脸部追踪框500。在本 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被摄体适用于人物以及人以外的物体中的各个的情况下,将人以外的 物体追踪框400和脸部追踪框500统称为被摄体追踪框。显示单元109在EVF上以包围被 摄体的方式显示被摄体追踪框,从而能够识别由摄影者指定的被摄体。被摄体追踪框在画 面上的位置和大小能够通过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基于脸部信息和颜色信息来计算,并以帧 速率周期进行更新。
[0060] 图4A和图4B示出了防止飞机(S卩,被摄体)离开画面的出镜防止处理。图4A示 出了作为与在EVF上显示的视角(即,整个画面)的预定比率相对应的外部区域的拉远区 域Z0。例如,当画面的中心点是0%而整个画面为100%时,将拉远区域Z0的边界设定在与 整个画面的80%相对应的位置,将范围从整个画面的80%至100%的区域定义为拉远区域 Z0。如果人以外的物体追踪框400a的部分进入图像的拉远区域Z0或位于图像的拉远区域 Z0,则照相机开始拉远操作。此外,照相机将关于开始拉远操作(移动)的变焦位置的信息 存储在存储器118中。根据被摄体的大小和移动速度预先设定拉远操作时的变焦倍率以及 变焦速度。作为选择,根据被摄体的大小和移动速度能够适当地计算变焦倍率以及变焦速 度。系统根据变焦倍率以及变焦速度进行拉远操作。因此,照相机能够有效地防止被摄体 出镜。
[0061] 图4B示出了在从图4A所示的视角进行了预定变焦驱动量的拉远操作时获得的视 角。图4B示出了作为与在被摄体搜索状态下由FA变焦框300表示的拉近视角的预定比率 相对应的内部区域的拉近区域ZI。例如,当画面的中心点是0%而由FA变焦框300表示的 拉近视角为100%时,将拉近区域ZI的边界设定在与拉近视角的70%相对应的位置,将范 围从FA变焦框300的整个区域的0%至70%的区域定义为拉近区域ZI。在此情况下,例 如,如果拉远倍率为1/2倍,则FA变焦框300的大小为相对整个画面的50%。因此,拉近区 域ZI是与整个画面的0至35% ( = 70%X(1/2))相对应的区域。如果摄影者改变照相 机的方向,以将人以外的物体追踪框400b收入拉近区域ZI中,则能够开始拉近操作。
[0062] 接着,以下对拉远区域Z0的下限比率(根据上述示例:80% )与拉近区域ZI的上 限比率(根据上述示例,70%)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现在,假定当在拍摄准备状态下在接 近Z0下限比率的位置检测到人以外的物体追踪框400时,照相机进行拉远操作。此外,假 定被摄体停止在上述位置,并且照相机自身的方向未改变。在此情况下,如果Z0下限比率 被设定与ZI上限比率类似,则在刚刚完成拉远操作之后人以外的物体追踪框400大致落入 在拉近区域ZI中。此外,如果Z0下限比率被设定小于ZI上限比率,则在刚刚完成拉远操 作之后人以外的物体追踪框400完全落入在拉近区域ZI。更具体地说,发生重复拉远操作 和拉近操作的摇摆(hunting)现象。因此,为防止摇摆现象,需要将Z0下限比率与ZI上限 比率之间的关系设定为满足Z0下限比率>ZI上限比率。
[0063] 图5A、图5B、图5C和图?示出照相机为防止人物(S卩,被摄体)离开画面而能够 进行的出镜防止处理。在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下,当脸部追踪框500的一部分进入拉远区 域Z0或在拉远区域Z0内时,照相机开始拉远操作,而当脸部追踪框500落入拉近区域ZI 时,照相机开始拉近操作。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与被摄体是人以外的物体的情况的不同之 处在于以下几点。当被摄体是人物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被摄体的移动方向。因此,考 虑预测的移动方向,照相机能够设定拉远区域Z0和拉近区域ZI。
[0064] 此外,当摄影者在手持照相机的同时进行拍摄操作时,存在由于照相机抖动而使 被摄体出镜的可能性。在此情况下,现在假定如图4A所示拉远区域Z0被设定在画面的周 边区域,以在手持状态下拍摄人物的图像。当摄影者在人物位于图像中央附近的状态下进 行拍摄操作时,存在脸部追踪框因照相机抖动而落入拉远区域Z0并且意料之外地拉远。尤 其,当被摄体为人物时,脸部追踪框位于画面的上部的可能性更高。因此,脸部追踪框进入 位于画面上部的拉远区域Z0的可能性更高。另一方面,即使当由于照相机抖动而使被摄体 出镜时,摄影者通过在手持照相机的同时进行取景操作能够再次重新捕捉或追踪被摄体。 因此,在被摄体是人物并且照相机处于手持状态的情况下,考虑摄影者可能进行的取景操 作,限制对画面的上部的拉远区域Z0的设定。在此情况下,画面的下部包括人体的可能性 更高。换言之,脸部区域进入画面的下部的可能性更低。因此,限制拉远区域Z0的设定以 防止进行不需要的拉远操作。
[0065] 图5A示出了当照相机在手持状态下正常放置时能够设定的拉远区域Z0和拉近 区域ZI。当摄影者拍摄位于与摄影者基本相同高度的远处对象的图像时,照相机的方向 被保持在水平方向。在此情况下,由姿势检测单元124以及抖动检测单元125检测到的状 态为"正常放置/水平朝向/手持"。在上述拍摄场景中,被摄体易于在水平方向移动并出 镜。更具体地说,当画面为正常放置时被摄体位置在画面的水平方向(即,左右方向,换言 之"长边方向(longitudinaldirection)")上移动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如图5A所示, 照相机在相对正常放置画面的垂直方向(即,上下方向,换言之"短边方向(short-length direction)")上按照纵带状设定拉远区域Z0和拉近区域ZI。接着,如果脸部追踪框500 进入拉远区域Z0或在拉远区域Z0内,则照相机确定开始拉远操作并以预定变焦倍率进行 拉远操作。此外,如果在拉远状态下在拉近区域ZI中包括脸部追踪框500,则照相机确定开 始拉近操作并以预定变焦倍率进行拉近操作以到达变焦返回位置501。通过如上所述设定 拉远区域Z0和拉近区域ZI,照相机能够有效地防止被摄体出镜。
[0066] 图5B示出了在类似拍摄场景下当照相机以握柄朝下或者握柄向上状态纵向放置 时能够设定的拉远区域Z0和拉近区域ZI(参见图13B和图13E)。在此情况下,由姿势检测 单元124以及抖动检测单元125检测到的状态为"纵向放置/水平朝向/手持"。与图5A类 似,即使在图5B中,在拉远区域Z0以及拉近区域ZI的设定中考虑被摄体在水平方向(即, 左右方向,换言之,"短边方向")上移动的可能性。在此情况下,照相机在相对纵向放置画 面的垂直方向(即,上下方向,换言之"长边方向")上按照纵带状设定拉远区域Z0和拉近 区域ZI。照相机能够检测被摄体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被摄体出镜。
[0067] 图5C示出了当姿势检测单元124以及抖动检测单元125检测到的状态为"正常放 置/朝下/手持"时能够设定的拉远区域Z0和拉近区域ZI(参见图13D)。图5C所示的拍 摄场景假定如下情形:比摄影者小的小被摄体(例如,孩子)正在向照相机靠近。在此情况 下,存在被摄体沿画面的朝下方向移动并出镜的可能性。因此,照相机在正常放置画面的下 部设定拉远区域Z0。此外,照相机在完成正常放置画面的下部的拉远操作之后不设定拉近 区域ZI。
[0068] 图5D示出了当姿势检测单元124以及抖动检测单元125检测到的状态为"正常放 置/水平朝向/固定"时能够设定的拉远区域Z0和拉近区域ZI。在照相机被固定在三角架 上的情况下,不存在被摄体由于照相机抖动而出镜的可能性。此外,如果在被摄体还未到达 画面的中央附近的入镜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拉近操作,则拉近操作可能造成被摄体出镜。摄 影者无法进行用于再取景的取景操作。因此,将拉远区域Z0设定在画面的整个周边区域, 而将拉近区域ZI设定在拉近视角501的内侧。因此,能够容易地开始拉远操作。另一方面, 严格设定拉近操作开始条件。
[0069]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照相机能够根据照相机姿势以及拍摄状态(例 如,手持状态/固定状态)动态地改变拉远区域Z0和拉近区域ZI,以防止被摄体出镜同时 防止由于照相机抖动可能发生的错误操作。作为选择,照相机可以根据照相机姿势或拍摄 状态(手持状态/固定状态)改变拉远区域Z0和拉近区域ZI。此外,照相机可以仅改变拉 远区域Z0和拉近区域ZI中的一个。
[0070] 根据图5A、图5B、图5C以及图?所示的示例,照相机在未检测到拉远开始或者拉 近开始的方向上不设定拉远区域Z0和拉近区域ZI。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 其能够被配置为在不同的各方向上改变设定比率,以在长边方向上将区域的大小设定为整 个画面的10%而在短边方向上将区域的大小设定为20%。
[0071] 图14示出了与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姿势检测单元124以及抖动检测单元125获 得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拉远区域Z0与拉近区域ZI的设定组合(包括Z0/ZI区域基本设定、 在画面的水平方向上Z0区域的占有比率以及在画面的水平方向上ZI区域的占有比率)。
[0072] 当抖动检测单元125获得的检测结果为"固定"或者当被摄体为人以外的物体时, 照相机进行设定以使长边比率(longitudinalrate)与短边比率(short-lengthrate)相 等。长边比率是在画面的长边方向上构成Z0区域的像素的占有比率。短边比率是在画面 的短边方向上构成Z0区域的像素的占有比率。此外,照相机进行设定以使上部比率与下部 比率相等。在检测的姿势中,在画面的水平方向(即,左右方向)上,上部比率是在画面上 部中构成Z0区域的像素的占有比率,下部比率是在画面的下部中构成Z0区域的像素的占 有比率。针对ZI区域进行的设定与上述针对Z0区域的设定类似。
[0073] 另一方面,当被摄体是人物并且由抖动检测单元125获得的检测结果是"手持" 时,照相机根据姿势检测单元124获得的检测结果,设定Z0区域和ZI区域。例如,如果由 姿势检测单元124获得的检测结果是"正常放置",则照相机确定Z0区域和ZI区域,以将长 边比率设定小于短边比率。在此情况下进行的设定被称为"基本设定"。如果由姿势检测单 元124获得的检测结果是"纵向放置",则照相机确定Z0区域和ZI区域,以将长边比率设定 大于短边比率。此外,如果由姿势检测单元124检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方向是"水平朝 向",则照相机设定Z0区域和ZI区域,以使上部比率等于下部比率。另一方面,如果由姿势 检测单元124检测到的数字照相机100的方向是"朝下"或者"朝上",则照相机确定Z0区 域,以与基本设定相比,将数字照相机100的向前方向的比率(例如,如果检测到的方向是 向下方向,则为下部比率)设定为更大。此外,当数字照相机100的方向是"朝下"或者"朝 上",则照相机确定ZI区域,以将数字照相机100的向前方向的比率(例如,如果检测到的 方向是向下方向,则为下部比率)设定为更小。
[0074] 接着,以下详细描述根据被摄体的大小控制变焦操作的方法。图6A至图6C示出 了当人物(即,被摄体)靠近照相机时照相机为将画面中的被摄体的占有比率自动抑制在 预定比率内而进行的变焦操作的示例。照相机显示脸部追踪框600a至600c,以围绕人物 (即,被摄体)的脸部区域(即,特征区域)。因此,在以下描述中,假定脸部追踪框600a至 600c的各个大小与被摄体的大小相当。
[0075] 图6A示出了根据以下详细描述的被摄体指定方法指定拍摄被摄体时的视角。在 被摄体指定时刻的脸部追踪框600a的大小被作为基准被摄体大小(S卩,基准大小)存储在 存储器118中。
[0076] 图6B示出了在与图6A所示的状态相比变焦位置未改变的状态下被摄体靠近照相 机时的视角。例如,照相机将拉远操作的开始大小设定为与脸部追踪框600a的大小(即, 基准被摄体大小)的150%相当。如果被摄体追踪框(即,脸部追踪框)满足关系"脸部追 踪框600b>脸部追踪框600aX150% "(如果相对基准大小发生超过预定改变量的改变), 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开始拉远操作。
[0077] 图6C示出了从图6B所示的视角进行了预定变焦倍率的拉远的视角以及脸部追踪 框600c。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考虑到脸部追踪框大小从开始拉远操作时的基准被摄体大 小的改变量(150% ),将预定变焦倍率设定为1/1. 5倍。如果被摄体进一步靠近照相机,照 相机使变焦位置向广角方向拉远,以将被摄体的大小持续抑制在预定比率内。因此,摄影者 能够集中在释放开关的操作上。
[0078] 图15A、图15B和图15C示出了当改变画面的长宽比率时,照相机为防止人物(即, 被摄体)的一部分(例如,头)被切除而进行的示例图像拍摄处理。
[0079] 图15A示出了根据以下详细描述的被摄体指定方法指定被摄体时的视角。在被摄 体指定时刻的脸部追踪框1500a的大小被作为基准被摄体大小(即,基准大小)存储在存 储器118中。此外,图15A所示的画面的长宽比率为4 : 3。
[0080] 图15B示出了当画面的长宽比率被从4 : 3改变为16 : 9时在画面的上部设定 的拉远区域Z0。当显示单元的整个画面的长宽比率为4 : 3时,为了实现16 : 9的长宽比 率的拍摄操作,限制在画面的上部和下部中的记录以实现期望的长宽比率。上述记录限制 区域被称为"非记录区域"。
[0081] 当在画面的长宽比率为4 : 3的状态下被摄体的一部分位于非记录区域中时,如 果在长宽比率刚刚改变到16 : 9之后拍摄静态图像,则被摄体的一部分将被从拍摄的图像 中去除。此外,现在假定在针对静态图像或者动态图像的拍摄待机状态下长宽比率被设定 为4 : 3而在动态图像记录操作时被设定为16 : 9。如果在拍摄待机状态下照相机以被摄 体的一部分位于非记录的区域的状态开始记录动态图像,则在刚刚开始记录之后被摄体的 该部分被从拍摄的动态图像中去除。尤其,如果被摄体为人物,则通常人的头部位于画面的 上部。因此,拍摄的静态(或者动态)图像不包括头部的可能性更高。
[0082] 鉴于上述情况,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照相机设定拉远区域Z0,以包括在长宽比 率刚刚改变之前位于画面的上部的非记录区域。因此,通过当人物头部进入拉远区域Z0时 进行预定变焦倍率的拉远操作,能够在画面中再次捕捉到被摄体(即,人物)。
[0083] 以下,详细描述人物头部区域检测方法。能够基于脸部追踪框1500b的位置和大 小推断人物头区域。例如,Yt表示人物的头顶部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Y坐标值,Yc表示脸 部追踪框1500b的中心的Y坐标值,而S表示脸部追踪框1500b的大小。如果头顶部区域 的位置从脸部追踪框1500b的中心向上偏移与脸部追踪框1500b的n倍拉近区域ZI大小 相对应的量,则头顶部区域的Y坐标值能够使用公式Yt=Yc+nXS来表示。如果确定在长 宽比率刚刚改变之前上述坐标值位于拉远区域Z0,则照相机开始拉远操作。
[0084]图15C示出了当画面的长宽比率被改变为16 : 9时从图15B所示的视角进行预 定变焦倍率的拉远后的视角。上述预定变焦倍率能够基于在长宽比率改变前后长度在长度 变化方向上的改变率来计算。例如,如果显示单元109的整个画面具有VGA大小,则当长宽 比率为4 : 3时,画面大小为640X480,而当长宽比率为16 : 9时,画面大小为640X360。 此外,在长宽比率从4 : 3改变为16 : 9的情况下的长度变化方向为垂直方向。在此情况 下,上述预定变焦倍率为〇. 75 ( = 360/480),其为长宽比率改变前后长度在长度变化方向 上的改变率。因此,能够将被摄体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的占有比率保持在同一水平。此外, 将图15A中存储在存储器118中的基准被摄体大小设定为0. 75倍,以防止当进行图6A、图 6B和图6C所示的处理以将被摄体的比率抑制在预定比率内时视角返回到初始状态。
[0085] 已经参照图4A和图4B以及图5A、图5B、图5C和图?对当被摄体为人以外的物 体或者人物时可应用的出镜防止处理进行了描述。此外,已经参照图6A、图6B和图6C对当 被摄体是人物时可应用的、用于将被摄体的大小抑制在预定比率的处理进行了描述。即使 在要追踪的被摄体是人以外的物体的情况下,与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类似,照相机可以进 行如图6A、图6B和图6C所示的用于被摄体大小保持控制的变焦操作开始确定处理。
[0086] 此外,参照图15A、图15B和图15C描述了用于防止当画面的长宽比率改变时被摄 体的一部分被从拍摄的图像中去除的处理。改变前/改变后的长宽比率的组合以及照相机 的姿势不限于上述示例。此外,拉远区域Z0的设定区域不限于画面的上部。例如,可以设 定拉远区域Z0以包括画面的下部或者侧部,来防止腿或者肩被去除。即使在要追踪的被摄 体是人以外的物体的情况下,与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类似,照相机能够进行如图15所示的 处理。
[0087] 接着,以下参照图7示意性描述FA变焦功能处理。图7是示出FA变焦功能处理 的一般流程的流程图。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基于FA变焦控制单元122的命令进行图7所示 的FA变焦功能处理。
[0088] 在步骤S70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进行FA变焦开始确定处理,以确定是否开 始FA变焦操作。FA变焦开始确定处理包括确定在手动搜索模式和自动追踪模式之间选择 的模式。FA变焦控制单元122在选择的模式是手动搜索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操作单元117的 FA变焦操作开关的状态,而在选择的模式是自动追踪模式的情况下基于被摄体检测结果, 来确定是否开始FA变焦操作。以下,详细描述模式确定方法。如果在步骤S700的FA变焦 开始确定处理中确定开始FA变焦操作,则操作进入步骤S701。
[0089] 在步骤S701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在拉远开始时刻存储光学变焦位置以及电 子变焦位置,并将预定的驱动量发送到CZ控制单元119或者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以进行 FA拉远操作。当FA变焦操作结束时,操作进入步骤S702。在步骤S702中,FA变焦框控制 单元121使显示单元109显示表示存储的变焦位置的FA变焦框300。摄影者进行取景操 作,以参照FA变焦框300使要拍摄的被摄体位于画面的中央附近。在此情况下,如果被摄 体无法位于FA变焦框300内或者如果被摄体太小,则在步骤S703中,FA变焦框控制单元 121改变FA变焦框300,以使其具有适当的大小,并更新关于存储的变焦位置的信息。在步 骤S704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是否终止FA变焦操作。
[0090] FA变焦控制单元122在FA变焦开始时刻的模式是手动搜索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操 作单元117的FA变焦操作开关的状态,或在选择的模式是自动追踪模式的情况下基于被摄 体检测结果,来进行FA变焦终止确定处理。如果在步骤S704的FA变焦终止确定处理中确 定终止FA变焦操作,则操作进入步骤S705。在步骤S705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通过使 CZ控制单元119或者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驱动变焦机构以到达存储的光学变焦位置以及 电子变焦位置,来进行拉近操作。接着,FA变焦控制单元122终止图7所示的FA变焦功能 处理。
[0091] 接着,以下参照图8至图12来详细描述根据图7所示的FA变焦功能处理的流程 进行的处理。
[0092] 图8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步骤S700中进行的FA变焦开始确定处理的流程图。在 步骤S80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操作单元117的FA变焦操作开关是否被按下。如 果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被按下(步骤S800 :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801,以测量开关的按 下时间(即,操作时间)。
[0093] 在步骤S801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是否在从FA变焦操 作开关的按下开始时刻起的预定时间内被释放。更具体地说,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开 关是被长时间按下,还是短时间按下。FA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按下时间改变要选择的模 式。如果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被长时间按下(步骤S801 :否),则操作进入步骤S802,以 选择手动搜索模式。如果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被短时间按下(步骤S801 :是),则操作进 入步骤S803,以选择自动追踪模式。FA变焦控制单元122将选择的模式存储在存储器118 中。如果选择的模式是手动搜索模式,则当从开关的按下开始时刻起在开关被持续按下的 状态下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操作进入步骤S808。换言之,FA变焦控制单元122当确认开关 的长时间按下状态时确定开始FA变焦操作。如果选择的模式是自动追踪模式,则操作进入 步骤S804。在步骤S804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进行被摄体指定处理,以指定要追踪的被 摄体。
[0094]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基于开关的按下时间选择 手动搜索模式或者自动追踪模式。然而,作为模式确定方法,使用变焦操作开关的任意其他 方法也是可以采用的。例如,可以使用如果变焦操作开关被按下一次并且在预定期间内再 次被按下,则识别为指定的模式。此外,可以使用如果变焦操作开关与另一部件同时被操 作,则识别为指定的模式。此外,变焦操作开关不限于按下类型。例如,可以使用可旋转的 环形部件来使摄影者指示FA变焦操作。
[0095] 以下,参照图9A、图9B和图9C描述在图8所示的步骤S804中进行的被摄体指定 处理。图9A是示出当触摸面板(即,操作单元117的部件)可用时通过触摸在显示单元 109上显示的被摄体能够进行的指定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900中,FA变焦控制单 元122确定是否按下了触摸面板。如果确定按下了触摸面板(步骤S900 :是),则操作进入 步骤S901。FA变焦控制单元122获取关于触摸的位置的信息。
[0096] 在步骤S902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将触摸位置通知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被 摄体检测单元123对触摸位置附近的图像数据进行脸部检测处理。如果确定在触摸位置附 近检测到脸部(步骤S902 :是),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确定主被摄体为人物,并且操作进 入步骤S903。在步骤S903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获取的人脸部信息(即,自动追踪对 象)存储在存储器118中。例如,脸部信息包括脸部大小(在被摄体指定时刻)、脸部检测 位置以及脸部方向。此外,当照相机具有脸部验证功能时,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验证ID 存储作为脸部检测的一部分。
[0097] 如果在触摸位置附近未检测到脸部(步骤S902 :否),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确定 主被摄体为人以外的物体,并且操作进入步骤S904。在步骤S904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 将触摸位置附近的特征颜色作为关于自动追踪对象的颜色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8中。例 如,颜色信息包括被摄体指定时刻的特征颜色属性值(例如,颜色、亮度和色差)以及关于 相同颜色区域的信息(例如,大小以及重心位置)。上述脸部信息和颜色信息被统称为被摄 体信息(被摄体大小/被摄体检测位置)。
[0098] 在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完成步骤S903或者步骤S904中的被摄体信息的存储之 后,操作进入步骤S905。在步骤S905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使显示单元109显示具有与 被摄体检测位置的中央附近的被摄体大小相对应的大小的被摄体追踪框(即,人以外的物 体追踪框400或者脸部追踪框500)。接着,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终止图9A所示的被摄体指 定处理。当使用参照图9A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的上述方法时,各摄影者能够容易直观地指定 要追踪的被摄体。
[0099] 另一方面,图9B是示出能够通过使用FA变焦操作开关(即,操作单元117的部 件)以外的开关来进行指定被摄体的指定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906中,FA变焦 框控制单元122使显示单元109显示画面中央附近的被摄体指定基准框。摄影者调整照相 机的方向,以使要追踪的被摄体落入基准框的中央附近。在步骤S907中,FA变焦控制单元 122确定被摄体指定开关是否被按下。如果确定被摄体指定开关被按下(步骤S907:是), 则处理进入步骤S908。
[0100] 在步骤S908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对画面中央附近的图像数据进行脸部检测处 理。如果确定在画面的中央附近检测到脸部(步骤S908 :是),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确定 主被摄体为人物。在此情况下,操作进入步骤S909。如果确定在画面的中央附近未检测到 脸部(步骤S908 :否),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确定主被摄体为人以外的物体。在此情况 下,操作进入步骤S910。此外,与图9A类似,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存储步骤S909或者S910 中的被摄体信息。接着,操作进入步骤S911。在步骤S911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使显示 单元109显示被摄体追踪框(即,人以外的物体追踪框400或者脸部追踪框500)。接着,被 摄体检测单元123终止图9B所示的被摄体指定处理。
[0101] 除了被摄体检测区域位于画面的中央附近以外,步骤S909至S911中进行的处理 与图9A所示的步骤S903至S905中进行的处理类似。因此,省略重复描述。当使用参照图 9B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的上述方法时,即使当照相机未包括任意操作部件(例如,触摸面板) 时,各摄影者也能够容易地指定要追踪的被摄体。
[0102] 图9C是示出当FA变焦操作开关(S卩,操作单元117的部件)被短时间按下时能 够进行以从检测到的多个脸部中自动选择要追踪的被摄体的指定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在 步骤S912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对整个画面的图像数据进行脸部检测处理。如果确定在 整个画面中检测到至少一个脸部(步骤S912 :是),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确定主被摄体为 人物,并且操作进入步骤S913。
[0103] 在步骤S913中,如果检测到的脸部的数量仅为一个,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检 测到的脸部指定为主脸部。如果检测到多个脸部,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从检测到的脸部 中选择要指定为要追踪的被摄体的主脸部。例如,作为可用于主脸部选择的确定基准,如果 检测位置在画面的中央附近,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能够指定检测到的脸部作为主脸部。 在检测位置有两个或更多个脸部可比较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的脸部的大小比其余的大, 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能够选择所检测到的脸部作为主脸部。此外,当照相机具有脸部验 证功能时,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可以优选正在验证登记的脸部作为主脸部。
[0104] 在步骤S914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关于选择的主脸部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 118中。在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完成步骤S914中的脸部信息的存储之后,操作进入步骤 S915。在步骤S915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使显示单元109显示脸部追踪框500。在步骤 S916中,如果从多个脸部中自动选择的主脸部是摄影者不想要的脸部,则摄影者可以改变 主脸部。在此情况下,摄影者能够按下操作单元117的开关(例如,FA变焦操作开关或者 其他开关),以将主脸部改变为从检测到的脸部中还未选择作为主脸部的新脸部。以这种方 式,能够更新脸部追踪框500。如果确定主脸部已被改变(步骤S916:是),则操作再次进 入步骤S914。被摄体检测单元123更新要存储的脸部信息。接着,在步骤S915中,被摄体 检测单元123根据新选择的主脸部的大小和检测位置改变脸部追踪框500。
[0105] 如果确定在整个画面中未检测到脸部(步骤S912 :否),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确 定主被摄体为人以外的物体,并且操作进入步骤S917。在步骤S917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 将画面中央附近的特征颜色作为关于自动追踪对象的颜色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8中。在被 摄体检测单元123完成步骤S917中的颜色信息的存储之后,操作进入步骤S918。在步骤 S918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使显示单元109显示人以外的物体追踪框400。接着,被摄体 检测单元123终止图9C所示的被摄体指定处理。
[0106] 除了如果对象为脸部则被摄体检测区域为整个画面或者如果对象为颜色则被摄 体检测区域为画面的中央区域以外,步骤S914、S915、S916以及S918中进行的处理与图9A 所示的步骤S903至S905中进行的处理类似。因此,省略重复描述。当使用参照图9C所示 的流程图描述的上述方法时,各摄影者能够通过少量的操作容易地指定要追踪的被摄体。
[0107] 在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终止被摄体指定处理之后,操作进入图8所示的步骤S805。 在步骤S805至S807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基于在被摄体指定时刻指定的基准被摄体信 息以及周期性地检测到的被摄体信息,来确定是否开始FA变焦操作。被摄体检测单元123 以预定的控制间隔重复上述确定处理,直到FA变焦开始条件能够满足为止。
[0108] 在步骤S805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确定在整个画面中是否检测到具有与基准被 摄体信息类似的特征的被摄体。更具体地说,如果基准被摄体为人物,则被摄体检测单元 123确定是否检测到特征类似的脸部。如果基准被摄体为人以外的物体,则被摄体检测单 元123确定是否检测到特征类似的颜色。如果确定未检测到要追踪的被摄体(步骤S805 : 否),则操作进入步骤S809。另一方面,如果确定检测到要追踪的被摄体(步骤S805 :是), 则操作进入步骤S806。
[0109] 在步骤S806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确定要追踪的被摄体的被摄体追踪框是否包 括在图4A所示的拉远区域中。如果确定追踪框包括在拉远区域中,更具体地说,当被摄体 位于画面的周边区域附近并且可能出镜时(步骤S806: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808。在步 骤S808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确定开始FA变焦操作。如果确定被摄体追踪框未包括在 拉远区域中,更具体地说,当被摄体位于画面的中央附近时(步骤S806 :否),则操作进入步 骤S807。
[0110] 接着,在步骤S807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基准被摄体信息的被摄体大小与在 步骤S805中检测到的被摄体大小进行比较。如果确定在步骤S805中检测到的被摄体大小 大于基准被摄体大小的预定倍值(步骤S807 :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808。在步骤S808中, 被摄体检测单元123确定开始FA变焦操作。在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完成步骤S808中的FA 变焦开始确定处理之后,操作进入图7所示的步骤S701,以开始拉远操作。
[0111]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未检测到被摄体(步骤S805 :否),则在步骤S809中,FA变焦 控制单元122确定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如果确定还未经过预定时间(步骤S809:否),则 在步骤S81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是否被按下。此外,如果确定 在步骤S805中检测到的被摄体位于画面的中央附近,并且被摄体大小小于基准被摄体大 小的预定倍值(步骤S807 :否),则在步骤S81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FA变焦操作 开关是否被按下。如果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未被按下(步骤S810:否),则操作返回步骤 S805,以重复步骤S805、S809以及S810中的循环处理。如果确定在未检测到被摄体的状态 下经过了预定时间(步骤S809 :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804,以再次进行被摄体指定处理。 如果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被按下(步骤S810 :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811。
[0112] 在步骤S811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是否在从FA变焦操 作开关的按下时刻起的预定时间内被释放。如果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在预定时间内被释 放(步骤S811 :是),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自动追踪模式被取消,并终止图8所示 的FA变焦功能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未在预定时间内被释放(步骤 S811 :否),则操作进入步骤S802,以存储手动搜索模式。更具体地说,如果在自动追踪模式 下FA变焦操作开关被持续按下预定时间,则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照相机将FA模式改变 为手动搜索模式。
[0113] 图10A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步骤S701中进行的FA拉远操作处理的流程图。在步 骤S100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从CZ控制单元119中获取拍摄准备状态下(即,在开始 变焦移动之前)的光学变焦位置,并且从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中获取电子变焦位置。此 夕卜,FA变焦控制单元122将获取的表示光学变焦位置和电子变焦位置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 118中。光学变焦位置表示变焦镜头的位置,其与可根据光学变焦功能改变的变焦倍率相对 应。电子变焦位置表示控制位置,其与可根据电子变焦功能改变的图像放大/缩小倍率相 对应。当FA模式为手动搜索模式时,将此时存储的变焦位置设定为变焦返回位置。
[0114] 在步骤S1001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获取存储在存储器118中的拉远驱动量。 根据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设定自动追踪模式中的拉远驱动量。更具体地说,当被摄体的 大小较小时,将拉远驱动量设定为较小。考虑能够被检测为被摄体的最小大小,如果被摄体 的大小小于预定大小,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不进行拉远操作。此外,设定菜单能够被配 置为使摄影者能够在手动搜索模式下改变拉远驱动量。
[0115] 在步骤S1002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在拍摄准备状态下的变焦状态是否为 电子变焦状态。在一般的变焦操作中,如果在光学变焦位置位于广角端和望远端之间的状 态下按下操作单元117的变焦操作开关,则在CZ控制单元119的控制下进行光学变焦驱 动。如果在光学变焦位置为望远端的状态下输入向望远方向变焦的指令,则电子变焦控制 单元120驱动电子变焦,以进行超望远拍摄操作。为了基于使用变焦操作开关的操作的变 焦操作与FA变焦操作之间的一致性,如果在拍摄准备状态下的变焦状态为电子变焦状态, 则即使在FA变焦操作中也优先驱动电子变焦。更具体地说,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存 储在存储器118中的变焦位置是否在要优先的变焦状态的变焦区域中。在本示例中,优先 电子变焦。因此,在步骤S1002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变焦位置在电子变焦区域中。
[0116] 如果确定在FA变焦开始时刻的变焦状态是电子变焦状态(步骤S1002 :是),则操 作进入步骤S1003。在步骤S1003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基于在步骤S1000中获取的电 子变焦位置以及在步骤S1001中获取的拉远驱动量,来计算电子变焦的拉远位置。FA变焦 控制单元122将计算的电子变焦拉远位置设定给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在步骤S1004中, FA变焦控制单元122指示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进行变倍处理,以到达在步骤S1003中已 设定的电子变焦拉远位置。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进行基于电子变焦的拉远操作。
[0117] 如果确定在拍摄准备状态下的变焦位置在光学变焦区域中(步骤S1002 :否),则 在完成步骤S1004中的基于电子变焦的拉远操作之后,操作进入步骤S1005。在步骤S1005 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是否需要增加基于光学变焦的拉远操作。更具体地说,在仅 进行电子变焦不足以实现与已设定的拉远驱动量相当的变焦驱动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增加 进行光学变焦以补偿剩余的拉远驱动量。如果确定需要基于光学变焦的拉远操作(步骤 S1005 :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1006。在步骤S1006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光学变焦 位置和拉远驱动量,计算基于光学变焦的拉远位置,并将计算的基于光学变焦的拉远位置 设定给CZ控制单元119。
[0118] 在步骤S1007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指示CZ控制单元119进行变焦驱动操作, 以到达在步骤S1006中已设定的基于光学变焦的拉远位置。CZ控制单元119控制变焦镜头 驱动单元113进行基于光学变焦的拉远操作。
[0119] 如果上述FA拉远操作已完成,则操作进入图7所示的操作步骤S702。在步骤S702 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指示FA变焦框控制单元121显示与变焦返回位置相对应的FA变 焦框300。在选择的模式为自动追踪模式的情况下,FA变焦控制单元122将与当前视角的 预定倍相对应的望远方向的变焦位置作为变焦返回位置存储在存储器118中。此外,FA变 焦框控制单元122使显示单元109显示与存储的视角相对应的FA变焦框。另一方面,在选 择的模式是手动操作模式的情况下,FA变焦控制单元122使显示单元109显示与在图10A 所示的步骤S1000中存储的FA拉远开始时刻的变焦位置相对应的视角的FA变焦框。当FA 变焦框的显示完成时,使照相机进入被摄体搜索状态。接着,操作进入步骤S703以进行变 焦返回位置改变处理。
[0120] 图11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步骤S703中进行的变焦返回位置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0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在图8所示的FA变焦开始确定处理中的步骤 S802或者S803中存储的模式是否为自动追踪模式(不是手动搜索模式)。如果确定存储 的模式是手动搜索模式(步骤S1100 :否),则操作进入步骤S1106。当存储的模式是手动 搜索模式时,摄影者能够通过操作变焦杆来改变在图10A所示的步骤S1000中存储的变焦 返回位置以及FA变焦框300。
[0121] 在步骤S1106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操作单元117的变焦杆是向望远方向 进行了移动还是向广角方向进行了移动。如果确定变焦杆被操作(步骤S1106:是),则操 作进入步骤S1107。如果确定变焦杆未被操作(步骤S1106 :否),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 终止图11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在步骤S1107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在开始拉远操作 之前,根据在步骤S1106中确定的操作方向,将在步骤S1000中存储在存储器118中的变焦 返回位置(拉近位置)向望远方向或者广角方向进行预定量的更新。接着,操作进入步骤 S1108。在步骤S1108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更新FA变焦框300的显示,以显示与在步 骤S1107中更新的变焦返回位置相对应的视角。接着,操作进入步骤S1109。
[0122] 在步骤SI109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操作单元117的变焦杆是否被释放。 如果确定变焦杆未被释放(步骤S1109 :否),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继续步骤S1107至 S1109的处理。如果确定变焦杆被释放(步骤S1109 :是),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终止图 11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通过上述处理,即使在完成拉远操作之后在显示单元109上显示 的被摄体的大小根据被摄体的靠近移动变化的情况下,摄影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改变变 焦返回位置,并能够容易地进行取景操作。
[0123] 在步骤S1100的确定中,如果确定模式是自动追踪模式(步骤S1100 :是),则操作 进入步骤S1101。当模式是自动追踪模式时,能够根据照相机检测到的被摄体大小自动改变 存储在存储器118中的变焦返回位置以及FA变焦框300,以使在完成拉近操作之后,被摄体 位于适当的视角内。
[0124]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适当视角是保持视角以使得被摄体在整个画面的占有比 率变成与在图8所示的步骤S804中指定的基准被摄体大小相当。在步骤S1101中,FA变焦 控制单元122确定是否检测到具有与基准被摄体信息相对应的脸部信息或者颜色信息的 被摄体。如果确定检测到要追踪的被摄体(步骤S1101 :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1102。如果 确定还未检测到要追踪的被摄体(步骤S1101 :否),则操作进入步骤S1110。在步骤S1110 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在未检测到被摄体的状态下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如果确定 还未经过预定时间(步骤S1110 :否),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终止图11所示的流程图的 处理。如果确定经过了预定时间(步骤S1110 :是),则操作进入图8所示的步骤S804,以 再次进行被摄体指定处理。
[0125] 在步骤S1102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基准被摄体大小相对整个画面的比率与 在步骤S1101中检测到的被摄体在FA变焦框300 (即,拉近视角)中的占有比率进行比较。 如果比较的比率之间的差超过预定范围(步骤S1102: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1103。如果 比较的比率之间的差在预定范围内(步骤S1112 :否),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终止图11 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在步骤S1103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改变存储在存储器118中的 变焦返回位置。更具体地说,如果在步骤S1101中检测到的被摄体大小大于基准被摄体大 小,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变焦返回位置向广角方向移动预定量。如果在步骤S1101中 检测到的被摄体大小小于基准被摄体大小,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变焦返回位置向望远 方向移动预定量。接着,操作进入步骤S1104。
[0126] 在步骤S1104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更新FA变焦框300的显示,以显示与在步 骤S1103中更新的变焦返回位置相当的视角。接着,操作进入步骤S1105。在步骤S1105 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基准被摄体大小相对应整个画面的比率与对应显示更新的变 焦返回位置的FA变焦框300的被摄体的比率之间的差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即使当将变焦 返回位置更新了预定量时,如果对应FA变焦框300的被摄体的比率与基准被摄体的比率之 间的差超过预定范围(步骤S1105 :否),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继续步骤S1103、S1104以 及S1105的处理,以改变变焦返回位置。如果对应FA变焦框300的被摄体的比率与基准被 摄体的比率之间的差在预定范围内(步骤S1105 :是),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终止图11 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0127] 通过上述处理,即使在完成FA拉远操作之后在显示单元109上显示的被摄体的大 小根据被摄体的靠近移动变化的情况下,照相机能够自动地改变变焦返回位置,并能够容 易地进行取景操作。根据图11所示的示例,当模式为手动搜索模式时,照相机基于使用变 焦杆的手动操作来改变变焦返回位置,而当模式为自动追踪模式时,照相机根据被摄体大 小自动地改变变焦返回位置。然而,照相机能够被配置为当模式为手动搜索模式时自动地 改变变焦返回位置,而当变焦返回位置是自动追踪模式时,手动地改变焦返回位置。
[0128] 图12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步骤S704中进行的FA变焦终止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20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在图8所示的FA变焦开始确定处理中的步骤 S802或者步骤S803中存储的模式是否为自动追踪模式(不是手动搜索模式)。如果确定 存储的模式是手动搜索模式(步骤S1200 :否),则操作进入步骤S1201。当存储的模式是 手动搜索模式时,在步骤S800或者步骤S810中检测到FA变焦操作开关的按下之后,在被 摄体搜索状态下按下状态正在继续。
[0129] 在步骤S1201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是否在开关的长时 间按下之后被释放。如果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被释放(步骤S1201 :是),则操作进入步骤 S1204。在步骤S1204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终止FA变焦操作。另一方面,如果确 定FA变焦操作开关还未被释放(步骤S1201 :否),则被摄体搜索状态正在继续。因此,操 作返回图11所示的步骤S1100,在步骤S110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重复变焦返回位置 改变处理。
[0130] 在步骤S1200的确定中,如果确定存储的模式是自动追踪模式(步骤S1200 :是), 则操作进入步骤S1202。在步骤S1202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是否检测到具有与在 图8所示的步骤S804中指定的基准被摄体信息类似的特征的被摄体。更具体地说,如果基 准被摄体为人物,则FA变焦控制检测单元122确定是否检测到脸部。如果基准被摄体为人 以外的物体,则FA变焦控制检测单元122确定是否检测到特征颜色。如果确定还未检测到 要追踪的被摄体(步骤S1202 :否),则操作进入步骤S1205。如果确定检测到要追踪的被 摄体(步骤S1202 :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1203。
[0131] 在步骤S1203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2确定要追踪的被摄体的被摄体追踪框是否 包括在图4B所示的拉近区域中。如果确定追踪框包括在拉近区域中,更具体地说,当捕捉 到具有根据被摄体能够位于变焦返回位置的视角内、画面的中央附近的被摄体大小的追踪 框(步骤S1203 :是)时,操作进入步骤S1204。在步骤S1204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 定终止FA变焦操作。在步骤S1204中的FA变焦终止确定处理完成之后,操作进入图7所 示的步骤S705,在步骤S705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开始FA拉近操作。
[0132]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未检测到被摄体(步骤S1202 :否),则在步骤S1205中,FA 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如果确定还未经过预定时间(步骤S1205: 否),则在步骤S1206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是否被按下。此外,如 果确定在步骤S1202中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被摄体追踪框未包括在拉近区域中(步骤S1203 : 否),则在步骤S1206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是否被按下。如果确 定FA变焦操作开关还未被按下(步骤S1206 :否),则操作返回图11所示的步骤S1100,在 步骤S110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重复变焦返回位置改变处理。如果确定在未检测到被 摄体的状态下经过了预定时间(步骤S1205 :是),则操作进入图8所示的步骤S804,以再 次进行被摄体指定处理。如果确定按下了FA变焦操作开关(步骤S1206 :是),则操作进入 步骤S1207。
[0133] 在步骤S1207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是否在从FA变焦操 作开关的按下时刻起的预定时间内被释放。如果确定FA变焦操作开关在预定时间内被释 放(步骤S1207:是),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终止FA变焦功能处理,因为自动追踪模式已 经被取消。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开关未在预定时间内被释放(步骤S1207 :否),则操作进入 图8所示的步骤S802,在步骤S802中,存储手动搜索模式。更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 中,如果在自动追踪模式下FA变焦操作开关被持续按下预定时间,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 将FA模式改变为手动搜索模式。
[0134] 图10B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步骤S705中进行的拉近操作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 S1008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从存储器118中读取变焦位置(即,变焦返回位置)。在步 骤S1009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在被摄体搜索状态下的变焦状态是否为光学变焦状 态。如果确定变焦状态为光学变焦状态(步骤S1009: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1010,在步骤 S101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进行光学变焦优先的拉近操作。如果确定变焦状态为电子 变焦状态(步骤S1009 :否),则操作进入步骤S1012,以进行基于电子变焦的拉近操作。
[0135] 在步骤S1010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参照在步骤S1008中读取的变焦返回位 置,将基于光学变焦的拉近位置设定给CZ控制单元119。在步骤S1011中,FA变焦控制单 元122指示CZ控制单元119驱动变焦镜头102,以到达在步骤S1010中已设定的基于光学 变焦的拉近位置。CZ控制单元119控制变焦镜头驱动单元113进行基于光学变焦的拉近操 作。
[0136] 如果确定在被摄体搜索状态下的变焦位置在电子变焦区域内(步骤S1009 :否) 或者在步骤S1011中进行了基于光学变焦的拉近操作之后,操作进入步骤S1012。在步骤 S1012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确定是否还需要基于电子变焦的拉近操作。如果确定需要 基于电子变焦的拉近操作(步骤S1012:是),则操作进入步骤S1013。如果确定不需要基 于电子变焦的拉近操作(步骤S1012 :否),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使照相机进入拍摄准备 状态并终止图10B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0137] 在步骤S1013中,FA变焦控制单元122参照在步骤S1008中读取的变焦返回位置, 将基于电子变焦的拉近位置设定给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在步骤S1014中,FA变焦控制 单元122指示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进行变倍处理,以到达在步骤S1013中已设定的基于 电子变焦的拉近位置。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进行电子拉近操作,以返回到变焦返回位置。 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则FA变焦控制单元122使照相机进入拍摄准备状态并终止图10B所 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0138]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照相机根据被摄体信息和照相机信息(例如, 姿势、方向以及拍摄状态)设定拉远区域和拉近区域。尤其,当被摄体是人物并且摄影者在 手持照相机的同时进行拍摄操作时,考虑到被摄体的移动及位置,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 照相机将拉远区域设定为被摄体易于出镜的周边区域。此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照相 机设定拉远区域以防止不需要的拉远操作。此外,当被摄体是人物并且在手持状态下进行 拍摄操作时,考虑到摄影者的取景操作,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照相机将拉近区域设定为 摄影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再取景操作的区域。通过上述配置,能够根据被摄体或者照相机的 姿势有效地进行被摄体搜索的变焦操作。
[0139] 本发明不限于数字照相机或者类似的摄像设备。本发明能够应用到移动电话、个 人计算机(例如,便携式计算机、桌面型计算机或者平板计算机)、游戏机或者包括内置摄 像装置或者与外部摄像装置相连的任意其他设备。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包括具 有摄像功能的任意电子设备。
[0140] 虽然参照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可应用的场景不限 于仅针对静态图像拍摄的视角调整。例如,本发明适用的场景包括对动态图像记录操作中 的视角的调整。
[0141] 其他实施例
[0142]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能够由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 读存储介质)上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者多个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 令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存 储介质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者多个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执行的方法来 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者其他电路中的一个或者 多个,并且可以包括独立的计算机的网络或者独立的计算机处理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 以从例如网络或者存储介质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光盘(例如光盘(CD)、数字通用盘 (DVD)或者蓝光盘(BD)?)、闪存设备、存储器卡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143]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 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 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 一种被摄体检测装置,其包括: 被摄体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 姿势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W及 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区域,控制变焦倍 率,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区域进入 所述图像的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变焦倍率成为广角方向上的第一变焦倍率,并且 其中,根据所述姿势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来设定所述第一区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被设定在所述图像的 周边区域中,并且在所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中,所述第一 区域在所述图像的左右方向上的占有比率小于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图像的上下方向上的 占有比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被设定在所述图像的 周边区域中,并且在所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中,所述第一 区域被设定在所述图像的上端W及下端的至少一部分W外的区域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被设定在所述图像的 周边区域中,并且当所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被正常放置时设定的所 述第一区域包括与当所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被纵向放置时设定的 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区域。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姿势检测单元检 测在所述姿势检测单元获得的姿势检测结果中的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上下方向,并且根 据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上下方向中的被检测到的方向来设定所述第一区域。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在所述被摄体为人脸 部区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姿势检测单元获得的姿势检测结果来设定所述第一区域。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该被摄体检测装置还包 括: 抖动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抖动量, 其中,在所述抖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抖动量小于预定量的情况下,不考虑所述姿势检 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设定。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该被摄体检测装置还包 括: 设定单元,其用于设定所述图像的长宽比率, 其中,在所述设定单元改变所述图像的长宽比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区域被设定在根 据所述长宽比率的改变而生成的图像的非记录区域中。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基于在所述设定单元改变所述长宽 比率前后、长度在所述图像的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上的改变率来设定所述第一变焦倍 率。
10. -种被摄体检测装置,其包括: 被摄体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 姿势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w及 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区域,控制变焦倍 率,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区域包括 在所述图像的第二区域中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变焦倍率成为望远方向上的第二变焦倍率, 并且 其中,根据所述姿势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来设定所述第二区域。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在所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 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中,所述第二区域被设定在所述图像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附近, 并且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图像的左右方向上的占有比率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图像的 上下方向上的占有比率。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在所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 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中,所述第二区域被设定W包括所述图像的上端W及下端的至少 一部分。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为在所述姿势检测 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中,设定在所述图像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 区域,并且当所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被水平放置时设定的所述第二 区域包括与当所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被纵向放置时设定的所述第 二区域不同的区域。
14.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姿势检测单 元检测在所述姿势检测单元获得的姿势检测结果中的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上下方向,并 且根据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上下方向中的被检测到的方向来设定所述第二区域。
15.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在所述被摄体为 人脸部区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姿势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来设定所述第二区域。
16.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该被摄体检测装置还包 括: 抖动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抖动量, 其中,在所述抖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抖动量小于预定量的情况下,不考虑所述姿势检 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第二区域进行设定。
17.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在第一变焦倍率 下所述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被摄体包括在所述图像的第二区域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 单元控制所述变焦倍率成为望远方向上的第二变焦倍率,并且 其中,根据所述姿势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来设定所述第二区域。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被摄体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存储在开始向所述 第一变焦倍率改变之前设定的变焦倍率值,并且在所述第一变焦倍率下所述被摄体检测单 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包括在所述图像的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 述变焦倍率成为所存储的变焦倍率。
19. 一种被摄体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包括在图像中的被摄体; 检测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w及 根据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区域来控制变焦倍率, 其中,在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区域进入所述图像的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变焦 倍率成为广角方向上的第一变焦倍率,并且 其中,根据姿势检测结果来设定所述第一区域。
20. -种被摄体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包括在图像中的被摄体; 检测所述被摄体检测装置的姿势;W及 根据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区域来控制变焦倍率, 其中,在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区域包括在所述图像的第二区域中的情况下,控制所述 变焦倍率成为望远方向上的第二变焦倍率,并且 其中,根据姿势检测结果来设定所述第二区域。
【文档编号】H04N5/232GK104349051SQ201410349882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粒崎昭洋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