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

文档序号:782058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其作用在于通过多路信号之间的关联,对原始信号中的虚警进行过滤解决报警因为时延而导致的晚报现象。本发明在引入2路及以上完全相同的信号的同时,综合报警近似度和图像近似度,依据多路关联信号同时发生同一故障的概率是小概率事件的原则,将信号中属于虚警的部分进行过滤,从而使结果更准确。另外,实时接受各报警,在不产生虚警的同时,减少报警判断时间,减少报警时延,从而在准确性和灵敏性上实现同步改进。通过理论分析,该方法可以有效过滤虚假、错误成分,修改非正常状态,使整体趋于最合理、最安全、最人性化的状态,最终减少人工思考的复杂程度,提高正确率和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广播电视信号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主要应用于电视台、电台、卫星数字广播、广电所属的监测、传输、发射等单位的音频和视频信号监测。

【背景技术】
[0002]电视节目监控中,主要关注的报警有“黑场”、“静帧”、“无声”三大类报警,这三类报警都可能意味着严重的故障发生。因此在现实中,对这三种报警的判断有很大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权衡的必然要求。而传统报警方式因为存在准确性和灵敏性的权衡,因而报警较晚,并且存在大量虚警。
[0003]例如黑场既有可能是因为信号中断、设备故障导致,也有可能是节目场景(如表示深夜伸手不见五指的效果);静帧同样既有可能是因为设备故障导致的只显示最后一帧,也有可能是节目场景(如屏幕显示一个通知的画面);无声则因为人说话本身就有停顿,因而短时间内没有音频信号在所难免。传统方式是,在检测到上述报警时,通常会有一定的时延,并且只有当这段时间内,信号都处于同类报警状态的时候,才会真正发出此类报警。该时延短(极端时可以为O),则检测灵敏性强,但会有很多误报现象(称为“虚警”);时延时间长,则虚警可以大大减少,但这意味着报警本身是在晚了时延时间后才报出的。如附图图1所示。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了传统方式下报警或慢,或不准的矛盾,提供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a,所有信号采集端对接到的音视频信号进行单路报警近似度的检测,并将近似度的值实时地发送到综合分析的步骤;
[0007]步骤b,所有信号采集端对接到的音视频信号进行两两路图像近似度的检测,实时产生“图像近似度”,并将近似度的值实时地发送到综合分析的步骤;
[0008]步骤C,综合分析:将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的报警近似度和图像近似度进行综合分析,过滤掉其中的虚警,最后只保留其中的有效报警,并传送给值班人员作为参考标准的步骤。
[0009]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的信号采集端同时引入了 2路及以上完全相同的信号,每路信号的报警由原来的“有报警就报,无报警则不报”的规则改变为“始终报报警的近似度值”,并且时延均为O。
[0010]本发明优点在于:
[0011]1、本发明通过多路信号之间的关联,实现对原始信号中的虚警进行过滤,避免了报警因为时延而导致的晚报现象。
[0012]2、本发明可以有效过滤虚假、错误成分,修改不好的信号状态,使整体趋于最合理、最安全、最人性化的状态,最终减少人工思考的复杂程度,提高正确率和工作效率。
[0013]3、本发明在引入2路及以上完全相同的信号的同时,综合报警近似度和图像近似度,依据多路关联信号同时发生同一故障的概率是小概率事件的原理,将信号中,属于虚警的部分进行过滤,从而使结果更准确;另外,实时接受各报警,在不多产生虚警的同时,减少报警判断时间,减少报警时延,从而在准确性和灵敏性上实现同步改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传统方式中音视频信号的报警模式。
[0015]附图2是本发明基于多路关联的音视频信号分析的报警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7]如附图2所示,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a,所有信号采集端对接到的音视频信号进行单路报警近似度的检测,并将近似度的值实时地发送到综合分析的步骤;
[0019]步骤b,所有信号采集端对接到的音视频信号进行两两路图像近似度的检测,实时产生“图像近似度”,并将近似度的值实时地发送到综合分析的步骤;
[0020]步骤C,综合分析:将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的报警近似度和图像近似度进行综合分析,过滤掉其中的虚警,最后只保留其中的有效报警,并传送给值班人员作为参考标准的步骤。
[0021]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的信号采集端同时引入了 2路及以上完全相同的信号,每路信号的报警由原来的“有报警就报,无报警则不报”的规则改变为“始终报报警的近似度值”,并且时延均为O。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的原理分析过程为:假设某电视台设备或信号的事故率为I年I次,每次的处理时间区间上限为I分钟,则在某I分钟内发生故障的概率为(365*24*60Γ = 525600—1 (即C(525600,1Γ1,两个完全独立的信号在某I分钟内同时分生故障的概念为C(525600, 2)4,反向推算一下,为43万年一次。同理,三个完全独立的信号在某I分钟内同时分生故障的概念为C(525600, 3)—1,反向推算一下,为567亿年一次。由此可见,两路及以上独立信号同时出现相同故障的概率为小概率事件。鉴于此,做如下判断原则:如果两路及以上独立信号,在同一时刻发生相同报警近似度时,并且图像相信度较高,则判断为节目场景导致,则该报警需要过滤;如果图像近似度中,有一路与其他各路近似度很低,而其他各路之间两两近似度很早,结合报警,可以判断出该路出现故障,并且故障类型由报警近似度决定。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所有信号采集端对接到的音视频信号进行单路报警近似度的检测,并将近似度的值实时地发送到综合分析的步骤; 步骤b,所有信号采集端对接到的音视频信号进行两两路图像近似度的检测,实时产生“图像近似度”,并将近似度的值实时地发送到综合分析的步骤; 步骤C,综合分析:将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的报警近似度和图像近似度进行综合分析,过滤掉其中的虚警,最后只保留其中的有效报警,并传送给值班人员作为参考标准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路关联视音频信号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的信号采集端同时引入了 2路及以上完全相同的信号,每路信号的报警由原来的“有报警就报,无报警则不报”的规则改变为“始终报报警的近似度值”,并且时延均为O。
【文档编号】H04N17/00GK104363444SQ201410680611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发明者】李瑞民, 耿月波, 陈志强, 惠新标 申请人:上海风格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