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拾震器与分站之间传送电源和数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0801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拾震器与分站之间传送电源和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拾震器是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装置,将电能信号量化后形成数字信号,其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发送数据到分站,传统的发送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拾震器与分站之间有四条线缆连接,其中两条是分站给传感器供电,保证拾震器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力,另外两条传递数据信号。

2.拾震器单独供电,在拾震器附近放置一台独立电源,从分站到拾震器之间连接一条两芯电缆,进行数据传输。

总之,上面两种方法虽然在功能上全部能实现,但是存在成本过高、施工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降低成本、容易施工的矿用拾震器传送电源和数据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矿用拾震器与分站之间传送电源和数据的方法,所述分站包括比较器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所述矿用拾震器包括比较器2、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2、电容c3,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所述矿用拾震器与分站之间设置两条电力线,规定其中一条为负极线,另一条为正极线;在所述分站与矿用拾震器一侧的正极线上串联一只限流电阻a、b;

步骤2:所述分站发送数据时,电阻r3形成数据电压,对分站一侧的限流电阻a进行扰动,带动限流电阻a上的电压发生变化,通过两条电力线,影响矿用拾震器一侧的限流电阻b上的电压,所述比较器2收到变化的电压后通过与电阻r5\电阻r6的分压比较,还原出数据电压;

步骤3:所述矿用拾震器发送数据时,电阻r7形成数据电压,对矿用拾震器一侧的限流电阻b进行扰动,带动限流电阻b上的电压发生变化,通过两条电力线,影响分站一侧的限流电阻a上的电压,所述比较器1收到变化的电压后通过与电阻r1\电阻r2的分压比较,还原出数据电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矿用拾震器与分站之间传送电源和数据的方法施工成本低、施工难度低,在两条电力线的长度不大于500米时,数据的传输速率达到128k。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矿用拾震器与分站之间传送电源和数据的方法,分站包括比较器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矿用拾震器包括比较器2、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2、电容c3;分站电源电压为15v,电容c1位0.1μf,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所述矿用拾震器与分站之间设置两条电力线,规定其中一条为负极线,另一条为正极线;在所述分站与矿用拾震器一侧的正极线上各串联一只限流电阻a、b,两只限流电阻均为220ω;所述分站通过两条电力线将自身的电力源源不断得输送给矿用拾震器;

步骤2:所述分站发送数据时,电阻r3形成数据电压,对限流电阻a进行扰动,带动限流电阻a上的电压发生变化,通过两条电力线,影响矿用拾震器一侧的限流电阻b上的电压,电阻r5\电阻r6的分压取限流电阻b上变化电压的中点值,所述比较器2收到变化的电压,与电阻r5/电阻r6的分压比较,还原出数据电压;所述电容c3可以平滑比较电压;

步骤3:所述矿用拾震器发送数据时,电阻r7形成数据电压,对矿用拾震器一侧的限流电阻b进行扰动,带动限流电阻b上的电压发生变化,通过两条电力线,影响分站一侧的限流电阻a上的电压,电阻r1\电阻r2的分压取限流电阻a上变化电压的中点值;所述比较器1收到变化的电压后通过与电阻r1\电阻r2的分压比较,还原出数据电压;电阻r8电阻取值470ω,电容c1为0.1μf,控制矿用拾震器一侧的电流消耗,使电流不大于35ma。

在本实施例中,两条电力线的长度不大于500米时,数据的传输速率达到128k。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拾震器与分站之间传送电源和数据的方法,分站包括比较器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矿用拾震器包括比较器2、电阻R5、电阻R6,包括以下步骤:在矿用拾震器与分站之间设置两条电力线,其中一条为负极线,另一条为正极线;分别在分站与矿用拾震器一侧的正极线上串联一只限流电阻A、B;分站发送数据时对分站一侧的限流电阻A进行扰动,影响限流电阻B上的电压,比较器2收到变化的电压后通过与电阻R5\电阻R6的分压比较,还原出数据电压;矿用拾震器发送数据时对限流电阻B进行扰动,影响限流电阻A上的电压,比较器1收到变化的电压后通过与电阻R1\电阻R2的分压比较,还原出数据电压。本发明的施工成本低、施工难度低。

技术研发人员:窦林名;何学秋;许宝林;巩思园;蔡武;刘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泰润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2.12
技术公布日:2017.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