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耐摔手机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592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耐摔手机底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底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耐摔手机底壳。



背景技术:

手机底壳是现代智能手机的底部外壳,用于保护手机的内部结构,并且具有美观的效果,也是现代智能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方面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其中手机底壳也在广泛使用中,但是现在市场上的手机底壳仍然存在不具很好的防水性,容易被水从手机底壳与手机之间的细缝中渗漏进来,造成手机内部结构的损坏,而且不具有防摔减震的作用,使得手机容易摔坏,还使用寿命不长,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耐摔手机底壳,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耐摔手机底壳,包括手机底壳体,所述手机底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椭圆环,所述橡胶椭圆环通过设置胶水粘稠层固定安装于手机底壳体的上表面上,手机底壳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六个底壳侧扣,六个所述底壳侧扣的内侧设置有半圆柱干燥条,所述半圆柱干燥条设置在手机底壳体的内板上,手机底壳体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四个底壳端扣,且手机底壳体的侧面一周设置有橡胶防水垫,手机底壳体的外层设置有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与内板之间设置有泡沫塑料板,所述泡沫塑料板的中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壳侧扣和底壳端扣与手机底壳体均是以胶接的方式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的形状是圆柱形,且其半径在0.2mm-0.3mm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防水垫采用聚氯乙烯防水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椭圆环采用丁腈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水耐摔手机底壳,通过设置橡胶防水垫,能够有效防止水从手机底壳与手机之间的细缝中渗漏进来,同时还具有半圆柱干燥条,能够对手机的内部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并且还具有橡胶椭圆环,能够在手机摔落到地面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减小冲击力对手机内部电路板的损坏,同时还具有泡沫塑料板,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还具有加强筋,能够提高该手机底壳的结构稳定性,并延长该手机底壳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具有底壳侧扣和底壳端扣,方便人们进行安装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手机底壳体;2-橡胶椭圆环;3-胶水粘稠层;4-底壳侧扣;5-半圆柱干燥条;6-内板;7-底壳端扣;8-橡胶防水垫;9-塑料外壳;10-泡沫塑料板;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水耐摔手机底壳,包括手机底壳体1,所述手机底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椭圆环2,其中橡胶椭圆环2采用丁腈橡胶制成,所述橡胶椭圆环2通过设置胶水粘稠层3固定安装于手机底壳体1的上表面上,手机底壳体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六个底壳侧扣4,六个所述底壳侧扣4的内侧设置有半圆柱干燥条5,所述半圆柱干燥条5设置在手机底壳体1的内板6上,其中底壳侧扣4和底壳端扣7与手机底壳体1均是以胶接的方式相连,手机底壳体1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四个底壳端扣7,且手机底壳体1的侧面一周设置有橡胶防水垫8,其中橡胶防水垫8采用聚氯乙烯防水材料制成,手机底壳体1的外层设置有塑料外壳9,所述塑料外壳9与内板6之间设置有泡沫塑料板10,所述泡沫塑料板10的中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1,其中加强筋11的形状是圆柱形,且其半径在0.2mm-0.3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防水耐摔手机底壳,在使用之前,先对设置在内板两侧的半圆柱干燥条进行更换干燥剂,然后对设置在手机底壳四侧面上的底壳侧扣和底壳端扣进行检查,以防有断裂的情况发生;

使用时,通过底壳侧扣和底壳端扣,将该防水耐摔手机底壳安装到相应型号的手机上,其中通过设置手机底壳体一周的橡胶防水垫,能有效防止水从手机底壳与手机之间的细缝中渗漏进来,再通过半圆柱干燥条,能够对手机的内部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减小手机受到水因素的损坏情况发生,当手机意外摔落时,通过设置手机底壳体外的橡胶椭圆环,能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并且通过设置在手机底壳体的泡沫塑料板,能对手机底壳进行保护,还能缓冲摔落带来的冲击力,以保护手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