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通信的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1433发布日期:2018-09-25 19:33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由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红外通信的路由器



背景技术:

红外通信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手段,其具有无污染、信息传输稳定、信息安全性高以及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并且可以在很多场合应用,如家电产品,工业控制、娱乐设施等领域。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红外光在空中的传播来传递信息,由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实现。发射端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经电光转换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到空中。现有的监控网络中经常用到适合长距离数据传输的路由器和短距离数据传输的红外收发器,然而现有的路由器产品中还没有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功能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同时进行适合长距离数据传输的路由器和短距离数据传输的基于红外通信的路由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红外通信的路由器,包括电源电路和上电复位电路,、网络处理器、网络变压芯片、变换控制芯片、第一网络隔离芯片、第二网络隔离芯片、串行接口、数据存储器、指示灯电路、电源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所述网络处理器的数据端口与所述网络变压芯片的数据端口连接,所述网络变压芯片的数据端口与所述变换控制芯片的数据端口连接,所述变换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网络隔离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网络隔离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串行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存储器和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网络隔离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变换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网络隔离芯片的数据端口与所述红外收发芯片的数据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收发芯片包括前置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低通滤波器、解调器和主控制器,所述前置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和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解调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当接收到载波频率为38khz的脉冲调制信号时,首先,hs0038b内的红外敏感元件将脉冲调制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前置放大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放大处理,然后通过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由解调电路进行解调,最后由输出电路进行反向放大并输出低电平;未接收到载波信号时,电路则输出高电平。

作为优选,所述路由器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网络处理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增加了红外收发芯片,适用于短距离及非接触式传输数据的场合。本发明具有硬件电路简单、成本低、通信可靠等特点,实现了主机及从机双方非接触式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红外通信的路由器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红外收发芯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红外通信的路由器,包括电源电路和上电复位电路、网络处理器、网络变压芯片、变换控制芯片、第一网络隔离芯片、第二网络隔离芯片、串行接口、数据存储器、指示灯电路、电源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和红外收发芯片,所述网络处理器的数据端口与所述网络变压芯片的数据端口连接,所述网络变压芯片的数据端口与所述变换控制芯片的数据端口连接,所述变换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网络隔离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网络隔离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串行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存储器和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网络隔离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变换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网络隔离芯片的数据端口与所述红外收发芯片的数据端口连接。所述路由器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网络处理器连接。所述路由器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网络处理器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红外收发芯片包括前置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低通滤波器、解调器和主控制器,所述前置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和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解调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通信的路由器,包括电源电路和上电复位电路、网络处理器、网络变压芯片、变换控制芯片、第一网络隔离芯片、第二网络隔离芯片、串行接口、数据存储器、指示灯电路、电源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和红外收发芯片。本发明增加了红外收发芯片,适用于短距离及非接触式传输数据的场合。本发明具有硬件电路简单、成本低、通信可靠等特点,实现了主机及从机双方非接触式的数据传输。

技术研发人员:袁博;藏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慧泽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08
技术公布日:2018.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