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音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4004发布日期:2019-07-03 04:0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音量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耳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小音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配件,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因手机或视频播放器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而耳机作为其配套产品,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它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小音量耳机作为众多耳机中的一种,由于其音效的特殊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小音量耳机在普通耳机的基础上,以胶质塞头插入人耳耳道内,以获得更好的密闭性,它的优点是提供了一个封闭的环境,极大的增强了耳机的表现效果,降低外界噪音对音乐的干扰,大大减少了漏音。

一般耳机通常根据播放器的声频信号来振动耳机的发声单元,耳机内外气体的流动直接影响到发生的声音的频率,因而气体的流动对音质的影响很大,小音量耳机具有低失真的优点,在音效上给使用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音质感受,但耳机内为封闭的空间,气体不能流动,因此这种耳机的低频重现性较差,而低频是声音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频率;但是由于这种耳机在发音端与人耳耳道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并与外界相隔开,因此使用者在试听音乐的时候往往听不到外界的其他声音,正因如此,在一些较为特殊的环境下,因为使用者的听觉与外界隔绝,其自身的安全也常常存在较大威胁,例如在路上行走或者在横穿马路时,由于使用者听不到车辆的鸣笛声,往往容易被撞到从而发生意外,而这些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而且现有的小音量耳机中,常常由于耳机密封性较差,其漏音较为严重,而漏音不仅会给使用者周围的人造成影响,更大大降低了耳机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提升耳机低频效果、实现耳机防漏音的同时可有效增强耳机内部与耳机外部连通的小音量耳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音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包括具有容纳腔的主壳体与安装在主壳体内的扬声器,主壳体前端设置有前盖,前盖中部轴向延伸出导音管,扬声器前端与前盖内壁密封连接,前盖内壁由后端向前端逐渐缩小,所述前盖与导音管内部形成一斗形导音孔,主壳体顶部竖直开设有调音孔,调音孔位于扬声器后端,所述调音孔上设置有网盖,所述容纳腔后壁与扬声器后端面平行,扬声器与调音孔均垂直于斗形导音孔。

在上述一种小音量耳机中,所述线控装置上轴向设置有功能键,所述功能键在线控装置上轴向移动。

在上述一种小音量耳机中,所述线控装置两端分别连接有主线和分线,主壳体底端设置有第一卡块,分线穿过第一卡块进入耳机本体内部且被第一卡块卡紧,线控装置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卡块,连接线控装置两端的分线的和主线分别穿过第二卡块进入线控装置的上下两端,分线与主线均被相应端的第二卡块卡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主壳体的顶部开设调音孔,使得本小音量耳机的容纳腔与耳机外部相通,容纳腔内气体可由调音孔流向耳机外部,使耳机内部与外部气压一致,如此使得耳机的低频重现性增强,保证了耳机更好的音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小音量耳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小音量耳机中耳机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小音量耳机中耳机本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小音量耳机中耳机本体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小音量耳机中耳机本体线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耳机本体;110、主壳体;111、调音孔;112、网盖;113、弧形颈部;120;前盖;121、导音管;122、斗形导音孔;123、凸缘;130;容纳腔;140、扬声器;150、耳套;151、夹持部;152、凸圈;160、第一卡块;161、第一立板;162、第一底板;200、插头;300、主线;400、分线;500、线控装置;510、上盖;511、电话接听键;512、轴向凹坑;513、功能键;514、进音孔;520、下盖;530、第二卡块;531、第二立板;532、第二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小音量耳机,包括两个耳机本体100、插头200、线控装置500、两根分线400和一根主线300,插头200连接在主线300的一端,耳机本体100分别与分线400的一端连接,两根分线400的另一端同时与主线300连接,线控装置500与其中一根分线400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耳机本体100包括主壳体110和与主壳体110前端连接的前盖120,主壳体110内部开有一容纳腔130,容纳腔130与前盖120之间安装有扬声器140,前盖120中部轴向延伸出导音管121,扬声器140前端外侧壁与前盖120内壁密封连接,前盖120内壁由后端向前端依次缩小,导音管121内为内空直通的通孔,前盖120内壁与导音管121内壁形成一斗形导音孔122,主壳体110顶部竖直开设有调音孔111,在调音空上安装有网盖112,调音孔111位于扬声器140后端,容纳腔130后壁与扬声器140平行,扬声器140与调音孔111均垂直于导音孔。

在扬声器140的振动膜片振动过程中,容纳腔130内的空气与耳机外部的空气气压始终一致,导音孔位于主壳体110的顶部,与扬声器140和导音管121呈垂直之势,耳机外部的声音一部分进入耳机容纳腔130内部,一部分经过容纳腔130后壁进入到扬声器140内从而进入使用者耳内被使用者听到,而被使用者听到的声音相对于音源音量大大减小,使用者耳道与外界非完全隔绝,如此使用者既不影响听音乐,而且使用时较为安全;电信号经过扬声器140转换成声信号后经扬声器140与前盖120间的空间传到导音管121内,最后传入使用者耳道内,由于扬声器140与前盖120间的空间为全封闭式,转换后的声信号不会泄漏到容纳腔130内或者耳机外部,既环保又增加了耳机的使用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音量耳机,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小音量耳机低频重现性差,耳机密封性差,漏音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小音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包括具有容纳腔的主壳体与安装在主壳体内的扬声器,主壳体前端设置有前盖,前盖中部轴向延伸出导音管,扬声器前端与前盖内壁密封连接,前盖内壁由后端向前端逐渐缩小,前盖与导音管内部形成一斗形导音孔,主壳体顶部竖直开设有调音孔,调音孔位于扬声器后端,调音孔上设置有网盖,容纳腔后壁与扬声器后端面平行,扬声器与调音孔均垂直于斗形导音孔;本发明使得耳机的低频重现性增强,可防止使用者耳道与外界完全隔绝,避免一些潜在的威胁,防止了漏音现象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郑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霄
技术研发日:2017.12.23
技术公布日:2019.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