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布局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02343发布日期:2019-05-07 20:2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布局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可视化界面的布局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三网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呈现在tv用户端上的视听资源越来越丰富,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体验需求,开发者为用户端界面提供了不同的布局样式。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采用逐一拖拽的方式将需要布局的元素(用于显示在用户端界面的视听画块)放入后台布局区域中,采用人工方式打磨和调整需要对齐的元素,工作量较大,极为耗时费力,同时还容易导致元素大小不一和元素之间的间距不一,影响布局的显示效果。在上述情况下,提供一种自动布局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布局方法,实现元素的自动布局和对齐,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s1、运维人员从服务器端调取需要布局的元素,将该元素放入web前端的布局区域中;

s2、运维人员将布局区域中的元素拖动成用户想要的格局;

s3、运维人员输入布局参数,web前端根据该布局参数将布局区域中的元素进行重新排列,使布局区域中的元素自动对齐,生成元素对齐的布局结果;

s4、web前端将布局结果存入服务器端供tv用户端调用。

上述的自动布局方法是,所述布局参数包括元素间的左右间距、上下间距和元素的缩放比例。

上述的自动布局方法是,所述web前端通过http协议与服务器端通信连接,所述web前端集成有用于元素自动配对的嗅探模块和用于对元素进行排列布局的布局模块。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需要布局的元素一次性放入web前端的布局区域中并拖动成用户想要的格局,通过调整布局参数使布局区域中的元素进行重新排列和自动对齐,同时生成元素对齐的布局结果并将该布局结果存入服务器端供tv用户端调用,这样进行元素的自动布局,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布局方式能够显著地减少工作量,提高布局效率,能够通过调整布局参数改变元素大小和元素之间的间距,输出具有不同布局效果的布局样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布局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web前端的嗅探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动布局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s1、运维人员从服务器端调取需要布局的元素,将该元素放入web前端的布局区域中;s2、运维人员将布局区域中的元素拖动成用户想要的格局;s3、运维人员输入布局参数,web前端根据该布局参数将布局区域中的元素进行重新排列,使布局区域中的元素自动对齐,生成元素对齐的布局结果;s4、web前端将布局结果存入服务器端供tv用户端调用。本发明进行元素的自动布局,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布局方式能够显著地减少工作量,提高布局效率

具体地,所述布局参数包括元素间的左右间距、上下间距和元素的缩放比例。所述web前端通过http协议与服务器端通信连接,所述web前端集成有用于元素自动配对的嗅探模块和用于对元素进行排列布局的布局模块。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设计一种自动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运维人员从服务器端调取需要布局的元素,将该元素放入Web前端的布局区域中;S2、运维人员将布局区域中的元素拖动成用户想要的格局;S3、运维人员输入布局参数,Web前端根据该布局参数将布局区域中的元素进行重新排列,使布局区域中的元素自动对齐,生成元素对齐的布局结果;S4、Web前端将布局结果存入服务器端供TV用户端调用。本发明进行元素的自动布局,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布局方式能够显著地减少工作量,提高布局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曾敬鸿;陈少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7
技术公布日:2019.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