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9435发布日期:2019-04-03 04:4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全面屏能够提高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在有限的屏幕上实现超大视野的优点,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流行使用全面屏,且全面屏这一理念也作为各类电子设备品牌的主要宣传卖点。但是,由于手机等电子设备顶部有前置摄像头等结构件及摄像头的进光方式,严重限制了目前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等全面屏的实现。

现有技术中采用刘海屏来尽可能的实现全面屏,但是刘海屏并非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全面屏。另外,现有技术采取升降式摄像头的设计来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如,公开号为cn20730464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79951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公开号为cn10881563a的中国发明专利。采用上述升降式摄像头设计,与其配置的升降组件的零部件相对较多,在使用过程中也较易出现故障,给后期的维修或更换等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申请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隐藏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利用导光棱镜,使得光线传导得以转换角度,从而使得摄像头得以采集到的外观进光口的光线,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隐藏式摄像头模组,包括:壳体,其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具有一开口;导光棱镜,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其一侧边与所述开口齐平设置;以及摄像头组件,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其与所述导光棱镜的另一侧边接触设置。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导光棱镜进光口的中心线与所述摄像头的中心线错开设置。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导光棱镜的进光口设置在密封泡棉胶位置。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导光棱镜的剖面图为l型结构。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导光棱镜的剖面图为s型结构。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隐藏式摄像头模组。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技术利用导光棱镜,使得光线传导得以转换角度,从而使得摄像头得以采集到的外观进光口的光线;

本技术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非刘海屏等非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

本技术改进了市场上升降式等非一体式设计的全面屏电子设备的设计方式;

本技术优化了id设计,提升了id设计可塑性空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技术隐藏式摄像头模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本技术隐藏式摄像头模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隐藏式摄像头模组,包括:壳体10,其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具有一开口;导光棱镜20,其设置在容纳腔体内,且其一侧边与所述开口齐平设置;以及摄像头组件,其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体内,且其与所述导光棱镜20的另一侧边接触设置。

本实施例利用所述导光棱镜20,使得光线传导得以转换角度,从而使得摄像头50得以采集到的外观进光口的光线。本实施例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非刘海屏等非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且改进了市场上升降式等非一体式设计的全面屏电子设备的设计方式;本实施例优化了id设计,提升了id设计可塑性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摄像头50,其中,所述摄像头50与所述导光棱镜20的另一侧边接触设置,经导光棱镜20的导光,所述摄像头50可采集外观进光口的光线。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棱镜20进光口的中心线aa’与所述摄像头50的中心线bb’错开设置。本实施例利用导光棱镜20处理摄像头50的进光问题,使得摄像头50与进光角得以错位处理,其中,所述摄像头50隐藏在下文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lcm模组60背后依旧能实现功能,得以实现摄像头50的隐藏式设计。

如图1所示,所述导光棱镜20的进光口设置在密封泡棉胶30位置。在z方向上,在所述摄像头50和触控面板40(tp)之前增加一导光棱镜20,利用泡棉胶30位置放置导光棱镜20,用以实现摄像头50的隐藏式设计。

优选地,所述导光棱镜20的剖面图为l型结构,如图2所示。该l型结构更易实现进光角度的转换,从而与摄像头50配合使用进而实现摄像头50的隐藏式设计。

当然,所述导光棱镜20的剖面图亦可为其他结构,如s型结构(图中未示意),其中,所述s型结构的一自由端为进光口,该自由端与所述开口齐平设置;另一自由端与摄像头组件接触设置,具体地,该自由端与所述摄像头组件中的摄像头50接触设置。该s型结构亦可实现进光角度的转换,从而与摄像头50配合使用进而实现摄像头50的隐藏式设计。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隐藏式摄像头模组。其中,摄像头50设置在lcm模组60背后,本实施例利用导光棱镜20处理摄像头50的进光问题,使得摄像头50与进光角得以错位处理,其中,所述摄像头50隐藏在lcm模组60背后依旧能实现功能,得以实现摄像头50的隐藏式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技术通过导光棱镜20进行进光角度的转换,使得摄像头50得以采集到的外观进光口的光线,其相比于现有设计一体化程度更高;本技术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设计。综上,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该摄像头模组包括:壳体,其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具有一开口;导光棱镜,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其一侧边与所述开口齐平设置;以及摄像头组件,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其与所述导光棱镜的另一侧边接触设置。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隐藏式摄像头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利用导光棱镜,使得光线传导得以转换角度,从而使得摄像头得以采集到的外观进光口的光线;本申请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杜军红;汤肖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1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