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3454发布日期:2020-06-02 20:5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弱电工程是电力应用的一个分类,电力应用按照电力输送功率的强弱可以分为强电与弱电两类,建筑及建筑群用电一般指交流220v50hz及以下的弱电,主要向人们提供电力能源,将电能转换为其他能源,例如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动力用电等等。

弱电工程在建筑中广泛应用,现代建筑中的多种电器建设都属于弱电工程建设,弱电工程建设在智能建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常用的建筑弱电系统主要有电话通信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和门禁控制系统等。目前的智能监控系统大多为固定式智能监控设备,其监控范围较窄,如果需要大范围监控就需要安装大量的监控设备,大大提高了设备成本和用电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能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监控机构在室内运行,从而对室内进行全方位监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监控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运行轨道和安装台,所述运行轨道铺设安装于建筑屋顶,所述安装台顶面的前后侧均固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顶部均固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分别插接有前轴和后轴,所述前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前轮,所述后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均活动安装于运行轨道内,所述后轴上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安装台的顶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监控机构安装于安装台的底面,且所述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红外感应器、警报器和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和警报器电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为stm32单片机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wifi模块与手机app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台的底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输出轴的末端与摄像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运行轨道包括前行轨道和回程轨道,所述前行轨道和回程轨道的两端均通过弧形轨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轮为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顶壁铺设运行轨道,并在监控机构上安装移动机构,可驱动监控机构沿轨道在室内移动监测,从而可在室内进行巡逻监控,大大提高了监控范围;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红外感应器、警报器,可对室内进行防盗、温湿度以及火灾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运行轨道;2、后轮;3、从动齿轮;4、轴承;5、主动齿轮;6、第一电机;7、承重杆;8、安装台;9、第二电机;10、摄像头;11、温湿度传感器;12、烟雾传感器;13、红外感应器;14、警报器;15、控制器;16、前轮;17、前行轨道;18、回程轨道;19、弧形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3所示,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监控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运行轨道1和安装台8,运行轨道1铺设安装于建筑屋顶,安装台8顶面的前后侧均固接有承重杆7,承重杆7的顶部均固接有轴承4,轴承4内分别插接有前轴和后轴,前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前轮16,后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后轮2,前轮16和后轮2均活动安装于运行轨道1内,后轴上安装有从动齿轮3,安装台8的顶面安装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3啮合传动连接;监控机构安装于安装台8的底面,且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10、温湿度传感器11、烟雾传感器12、红外感应器13、警报器14和控制器15。

其中,控制器15分别与第一电机6、摄像头10、温湿度传感器11、烟雾传感器12、红外感应器13和警报器14电控连接,通过控制器15对各装置进行智能控制。

其中,控制器15为stm32单片机控制器,且控制器15通过wifi模块与手机app信号连接,可通过手机app对监控机构进行远程控制。

其中,安装台8的底面安装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输出轴的末端与摄像头10固定连接,可通过第二电机9驱动摄像头10转动,从而增加摄像头10的监控范围。

其中,运行轨道1包括前行轨道17和回程轨道18,前行轨道17和回程轨道18的两端均通过弧形轨道19连通,通过设置双轨道,一是方便移动机构的循环移动,二是可增加监控装置的活动范围,从而增加监控范围。

其中,前轮16为万向轮,方便移动机构转向。

具体的,该装置使用时,第一电机6通过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3驱动后轮2转动,从而使装置整体沿运行轨道1移动,装置整体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摄像头10、温湿度传感器11、烟雾传感器12、红外感应器13对室内进行巡逻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监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运行轨道(1)和安装台(8),所述运行轨道(1)铺设安装于建筑屋顶,所述安装台(8)顶面的前后侧均固接有承重杆(7),所述承重杆(7)的顶部均固接有轴承(4),所述轴承(4)内分别插接有前轴和后轴,所述前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前轮(16),所述后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后轮(2),所述前轮(16)和后轮(2)均活动安装于运行轨道(1)内,所述后轴上安装有从动齿轮(3),所述安装台(8)的顶面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5),所述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3)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监控机构安装于安装台(8)的底面,且所述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10)、温湿度传感器(11)、烟雾传感器(12)、红外感应器(13)、警报器(14)和控制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5)分别与第一电机(6)、摄像头(10)、温湿度传感器(11)、烟雾传感器(12)、红外感应器(13)和警报器(14)电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5)为stm32单片机控制器,且控制器(15)通过wifi模块与手机app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8)的底面安装有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输出轴的末端与摄像头(10)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弱电工程用建筑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监控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运行轨道和安装台,安装台顶面的前后侧均固接有承重杆,承重杆的顶部均固接有轴承,轴承内分别插接有前轴和后轴,前后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后轮,前轮和后轮均活动安装于运行轨道内,后轴上安装有从动齿轮,安装台的顶面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红外感应器、警报器和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顶壁铺设运行轨道,并在监控机构上安装移动机构,可驱动监控机构沿轨道在室内移动监测,从而可在室内进行巡逻监控,大大提高了监控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梅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世科中安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