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6835发布日期:2020-06-05 20:3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



背景技术:

降噪耳机的隔音性能严重影响着降噪耳机的降噪能力,现有的降噪耳机通过点胶对可能存在进声音的地方进行隔音处理,但生产工序复杂,不易于工业化生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组装,隔音效果好的发音单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易于组装,隔音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包括振动膜组件、隔音圈、音圈、发声基座、永磁体,振动膜组件包括振膜和卡箍环,振膜包括发声面部和环壁部,环壁部的根部与声面部的外缘连接,卡箍环设置于环壁部的端部;所述隔音圈的剖面呈s型,隔音圈设置有开口相反的的第一环形卡缝和第二环形卡缝,卡箍环嵌于第一环形卡缝,卡持环部的末端嵌于第二环形卡缝;音圈设置于发声面部;发声面部设置于发音通道与容置腔之间;发声基座的外缘设置有设置有卡持环部,卡持环部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隔音卡槽,卡箍环将隔音圈卡接于隔音卡槽,发声面部及音圈布置于发声基座的一端,永磁体设置于发声基座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发声基座设置有环槽,环槽设置于发声基座靠近发音通道的一端且布置于隔音卡槽的内部,还包括隔断橡胶圈,隔断橡胶圈设置于环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环为不锈钢圈。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环为弹性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发声基座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容置槽和传音孔,音圈布置于容置槽,传音孔的一端靠近发声面部,传音孔的另一端设置有隔音网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为一独立的单元模块,易于与耳机外壳组装,具体的将隔音圈卡接于外壳的安装位即可完成组装,剖面为s型的隔音圈可将振动膜组件与发声基座之间的空间密闭,可防止液体、空气进入振动膜组件与发声基座之间的空间,并且s型隔音圈;隔音圈可同时密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与外壳接触的位置,和卡箍环与发声基座接触的位置,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音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隔音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振动膜组件

11—振膜12—发声面部13—环壁部14—卡箍环

2—隔音圈21—第一环形卡缝22—第二环形卡缝

3—音圈

4—发声基座

41—卡持环部42—环槽43—容置槽

44—传音孔45—隔音网布

5—永磁体

6—隔断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包括振动膜组件1、隔音圈2、音圈3、发声基座4、永磁体5,振动膜组件1包括振膜11和卡箍环14,振膜11包括发声面部12和环壁部13,环壁部13的根部与声面部的外缘连接,卡箍环14设置于环壁部13的端部;所述隔音圈2的剖面呈s型,隔音圈2设置有开口相反的的第一环形卡缝21和第二环形卡缝22,卡箍环14嵌于第一环形卡缝21,卡持环部41的末端嵌于第二环形卡缝22;音圈3设置于发声面部12;发声面部12设置于发音通道与容置腔之间;发声基座4的外缘设置有设置有卡持环部41,卡持环部41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隔音卡槽,卡箍环14将隔音圈2卡接于隔音卡槽,发声面部12及音圈3布置于发声基座4的一端,永磁体5设置于发声基座4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为一独立的单元模块,易于与耳机外壳组装,具体的将隔音圈2卡接于外壳的安装位即可完成组装,剖面为s型的隔音圈2可将振动膜组件1与发声基座4之间的空间密闭,可防止液体、空气、声音进入振动膜组件1与发声基座4之间的空间;具体的,音圈3的接线可通过点胶实现隔水效果。隔音圈2可同时密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与外壳接触的位置,和卡箍环14与发声基座4接触的位置,密封效果、隔音好。具体的,隔音圈2为弹性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发声基座4设置有环槽42,环槽42设置于发声基座4靠近发音通道的一端且布置于隔音卡槽的内部,还包括隔断橡胶圈6,隔断橡胶圈6设置于环槽4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隔断橡胶圈6可将发声面部12压于外部的外壳,从而将发声面部12分成两部分,隔断橡胶圈6内部的发声面部12发生振动发声,隔断橡胶圈6外部的发声面部12振动逐渐减弱,减轻振动对隔音圈2隔音效果的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环14为不锈钢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卡箍环14可将隔音圈2过盈卡于隔音卡槽,连接稳定,避免隔音圈2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环14为弹性橡胶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卡箍环14可将隔音圈2过盈卡于隔音卡槽,连接稳定,避免隔音圈2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发声基座4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容置槽43和传音孔44,音圈3布置于容置槽43,传音孔44的一端靠近发声面部12,传音孔44的另一端设置有隔音网布4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音圈3布置于容置槽43,容置槽43对音圈3具有很好的保护和隔离作用,降低使用者所处的电磁环境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的干扰。具体的,发声基座4为硅钢材质的发声基座4。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振动膜组件(1)、隔音圈(2)、音圈(3)、发声基座(4)、永磁体(5),

所述振动膜组件(1)包括振膜(11)和卡箍环(14),振膜(11)包括发声面部(12)和环壁部(13),环壁部(13)的根部与声面部的外缘连接,卡箍环(14)设置于环壁部(13)的端部;

所述隔音圈(2)的剖面呈s型,隔音圈(2)设置有开口相反的第一环形卡缝(21)和第二环形卡缝(22),卡箍环(14)嵌于第一环形卡缝(21),卡持环部(41)的末端嵌于第二环形卡缝(22);

所述音圈(3)设置于发声面部(12);发声面部(12)设置于发音通道与容置腔之间;

所述发声基座(4)的外缘设置有设置有卡持环部(41),卡持环部(41)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隔音卡槽,卡箍环(14)将隔音圈(2)卡接于隔音卡槽,发声面部(12)及音圈(3)布置于发声基座(4)的一端,永磁体(5)设置于发声基座(4)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基座(4)设置有环槽(42),环槽(42)设置于发声基座(4)靠近发音通道的一端且布置于隔音卡槽的内部,还包括隔断橡胶圈(6),隔断橡胶圈(6)设置于环槽(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环(14)为不锈钢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环(14)为弹性橡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基座(4)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容置槽(43)和传音孔(44),音圈(3)布置于容置槽(43),传音孔(44)的一端靠近发声面部(12),传音孔(44)的另一端设置有隔音网布(4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其包括振动膜组件、隔音圈、音圈、发声基座、永磁体,振动膜组件包括振膜和卡箍环,振膜包括发声面部和环壁部,环壁部的根部与声面部的外缘连接,卡箍环设置于环壁部的端部;所述隔音圈的剖面呈S型,隔音圈设置有第一环形卡缝和第二环形卡缝,卡箍环嵌于第一环形卡缝,卡持环部的末端嵌于第二环形卡缝;音圈设置于发声面部;发声基座的外缘设置有设置有卡持环部,卡持环部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隔音卡槽,卡箍环将隔音圈卡接于隔音卡槽,发声面部及音圈布置于发声基座的一端,永磁体设置于发声基座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降噪耳机发音组件,易于组装,隔音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逸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