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4710发布日期:2020-12-22 11:0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随着网络和技术朝着越来越宽带化的方向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将走向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另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移动终端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这也给移动终端增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现在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由于功能越来越丰富,在使用时通过互联网不断的实现与其他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人们生活与工作基本上都离不开移动终端,由于移动终端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发热现象,导致移动终端运行速度变慢,对人们生活与工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具有降温性能的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具有后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壳、半导体制冷片、集热壳、散热器和电源;所述导热壳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移动终端本体连接固定的固定夹,且导热壳一面与后壳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于导热壳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吸热端与放热端,且吸热端所在面与导热壳接触;所述集热壳位于半导体制冷片上方与其放热端所在面接触且与导热壳固定,所述集热壳内部设有集热介质,所述集热壳延伸出半导体制冷片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设置在集热壳多个散热孔所在位置与导热壳之间;所述电源分别与散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夹包括位于导热壳两侧且关于其对称设置的四个夹扣,所述夹扣包括夹杆和弹性件,所述夹杆一端与导热壳借助一转轴交接、另一端固定有搭扣,所述搭扣内侧与移动终端本体侧边接触;所述弹性件能够对夹杆施加向导热壳转动的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转轴上,所述扭簧能够对夹杆施加向导热壳转动的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搭扣朝向移动终端本体的面内为弧形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集热介质为导热油或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电机和散热风扇;所述电机固定于导热壳上,所述散热风扇同轴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导热壳可通过固定夹与移动终端本体连接并与后壳接触,便于导热壳与移动终端分离,导热壳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集热器与散热器,半导体制冷片吸热端所在面与导热壳接触并与其固定,集热壳位于半导体制冷片上方与其放热端所在面接触且与导热壳固定,移动终端本体产生的热量被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所在面吸收,从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端所在面将热量释放,之后被集热壳内的集热介质吸收,在散热器的作用下将集热介质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能够加快移动终端本体上产生的热量向外部转移传递,从而达到降温效果,使移动终端本体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集热壳延伸出半导体制冷片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可通过散热器加快集热壳上的热量向空气中散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1,所述移动终端本体1具有后壳2,还包括导热壳3、半导体制冷片4、集热壳5、散热器和电源6;所述导热壳3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移动终端本体1连接固定的固定夹,且导热壳3一面与后壳2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固定于导热壳3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具有吸热端与放热端,且吸热端所在面与导热壳3接触;所述集热壳5位于半导体制冷片4上方与其放热端所在面接触且与导热壳3固定,所述集热壳5内部设有集热介质,所述集热壳5延伸出半导体制冷片4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散热设置在集热壳5多个散热孔7所在位置与导热壳3之间;所述电源6分别与散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4连接。

导热壳3可通过固定夹与移动终端本体1连接并与后壳2接触,便于导热壳3与移动终端分离,导热壳3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4、集热器与散热器,半导体制冷片4吸热端所在面与导热壳3接触并与其固定,集热壳5位于半导体制冷片4上方与其放热端所在面接触且与导热壳3固定,移动终端本体1产生的热量被半导体制冷片4的吸热端所在面吸收,从半导体制冷片4的放热端所在面将热量释放,之后被集热壳5内的集热介质吸收,在散热器的作用下将集热介质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能够加快移动终端本体1上产生的热量向外部转移传递,从而达到降温效果,使移动终端本体1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集热壳5延伸出半导体制冷片4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7,可通过散热器加快集热壳5上的热量向空气中散发,电源6分别与散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4连接为两者供电,电源6为电池壳固定在导热壳3上。

半导体制冷片4借助螺钉固定于导热壳3上,集热壳借助螺钉固定于导热壳3上。

固定夹包括位于导热壳3两侧且关于其对称设置的四个夹扣,所述夹扣包括夹杆8和弹性件,所述夹杆8一端与导热壳3借助一转轴交接、另一端固定有搭扣10,所述搭扣10内侧与移动终端本体1侧边接触;所述弹性件能够对夹杆8施加向导热壳3转动的力。

弹性件为扭簧9,所述扭簧9套设于转轴上,所述扭簧9能够对夹杆8施加向导热壳3转动的力。

搭扣10朝向移动终端本体1的面内为弧形面,可提高固定夹与移动终端本体1连接的稳定性。

集热介质为导热油或水。

散热器包括电机和散热风扇11;所述电机固定于导热壳3上,所述散热风扇11同轴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源6为电机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1),所述移动终端本体(1)具有后壳(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壳(3)、半导体制冷片(4)、集热壳(5)、散热器和电源(6);所述导热壳(3)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移动终端本体(1)连接固定的固定夹,且导热壳(3)一面与后壳(2)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固定于导热壳(3)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具有吸热端与放热端,且吸热端所在面与导热壳(3)接触;所述集热壳(5)位于半导体制冷片(4)上方与其放热端所在面接触且与导热壳(3)固定,所述集热壳(5)内部设有集热介质,所述集热壳(5)延伸出半导体制冷片(4)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散热设置在集热壳(5)多个散热孔(7)所在位置与导热壳(3)之间;所述电源(6)分别与散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包括位于导热壳(3)两侧且关于其对称设置的四个夹扣,所述夹扣包括夹杆(8)和弹性件,所述夹杆(8)一端与导热壳(3)借助一转轴交接、另一端固定有搭扣(10),所述搭扣(10)内侧与移动终端本体(1)侧边接触;所述弹性件能够对夹杆(8)施加向导热壳(3)转动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簧(9),所述扭簧(9)套设于转轴上,所述扭簧(9)能够对夹杆(8)施加向导热壳(3)转动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10)朝向移动终端本体(1)的面内为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介质为导热油或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电机和散热风扇(11);所述电机固定于导热壳(3)上,所述散热风扇(11)同轴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导热壳可通过固定夹与移动终端本体连接并与后壳接触,便于导热壳与移动终端分离,导热壳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集热器与散热器,半导体制冷片吸热端所在面与导热壳接触并与其固定,集热壳位于半导体制冷片上方与其放热端所在面接触且与导热壳固定,移动终端本体产生的热量被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所在面吸收,从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端所在面将热量释放,之后被集热壳内的集热介质吸收,在散热器的作用下将集热介质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能够加快移动终端本体上产生的热量向外部转移传递,从而达到降温效果,使移动终端本体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刚;文天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泰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9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