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5404发布日期:2021-04-09 13:0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是一种交换机。



背景技术:

交换机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交换机做为当今社会最为常见的数据信号转发工具,长时间开启工作,使得每台交换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不及时散热则会影响到设备的实用设备,现在的交换机不便于安装,尤其是针对一些家庭需要美观和节省空间需要灵活便于安装的交换机。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换机,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换机,包括外壳和管道,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若干插线口,所述插线口均匀的分布在外壳的前端,所述外壳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滑槽,所述外壳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盖,所述滑盖通过滑槽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滑盖上设有两个窗口,所述窗口内设有散热扇,所述外壳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散热孔一,所述外壳的后端设有散热孔二,所述外壳的上端后侧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上端设有抽气按钮和泄气按钮,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若干真空吸盘,若干所述真空吸盘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外壳上端的防护壳内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吸盘通过管道与真空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外壳上端表面的长度和宽度,且滑槽的深度小于外壳的壳体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盖的长度小于外壳的上端表面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窗口的为圆形,且窗口贯穿滑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的大小相同,且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均均匀的分布在外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真空吸盘以矩形方式分布在外壳的下端,且真空吸盘与外壳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滑槽、滑盖、散热孔一、散热孔二、窗口和散热扇的设计,当交换机本体过热时,将滑盖通过滑槽滑到外壳的左右两端,将外壳左右两端的散热孔一覆盖,然后打开散热扇,散热扇通过散热孔一向外壳内吹风,吹入外壳内的风通过外壳后端的散热孔二排出,使得外壳内的空气流通,从而对外壳内的元器件进行高效的散热。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真空吸盘、管道、真空泵、抽气按钮和泄气按钮的设计,将交换机放置在所需要放置的位置,放置前将承载体表面擦拭干净,通过抽气按钮启动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管道将真空吸盘内的空气抽干,从而使得外壳下端的真空吸盘紧紧的吸附在承载体表面上,从而使得交换机能快速方便的安装。

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交换机中前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交换机中的立体图。

图4为一种交换机中防护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插线口;3、滑槽;4、滑盖;5、窗口;6、散热扇;7、散热孔一;8、散热孔二;9、防护壳;10、抽气按钮;11、泄气按钮;12、真空吸盘;13、管道;14、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交换机,包括外壳1和管道13,所述外壳1的前端设有若干插线口2,所述插线口2均匀的分布在外壳1的前端,所述外壳1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外壳1上端表面的长度和宽度,且滑槽3的深度小于外壳1的壳体的厚度,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盖4,所述滑盖4通过滑槽3与外壳1滑动连接,所述滑盖4的长度小于外壳1的上端表面的宽度,所述滑盖4上设有两个窗口5,所述窗口5的为圆形,且窗口5贯穿滑盖4,所述窗口5内设有散热扇6,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散热孔一7,所述外壳1的后端设有散热孔二8,所述散热孔一7和散热孔二8的大小相同,且散热孔一7和散热孔二8均均匀的分布在外壳1上,所述外壳1的上端后侧设有防护壳9,所述防护壳9上端设有抽气按钮10和泄气按钮11,所述外壳1的下端设有若干真空吸盘12,所述真空吸盘12以矩形方式分布在外壳1的下端,且真空吸盘12与外壳1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真空吸盘12之间通过管道13连接,所述外壳1上端的防护壳9内设有真空泵14,所述真空吸盘12通过管道13与真空泵1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交换机放置在所需要放置的位置,放置前将承载体表面擦拭干净,通过抽气按钮10启动真空泵14,真空泵14通过管道13将真空吸盘12内的空气抽干,从而使得外壳1下端的真空吸盘12紧紧的吸附在承载体表面上,当交换机需要更换位置时通过泄气按钮11将真空吸盘12从承载平台上取下,从而将交换机更换位置,当交换机本体过热时,将滑盖4通过滑槽3滑到外壳1的左右两端,将外壳1左右两端的散热孔一7覆盖,然后打开散热扇6,散热扇6通过散热孔一7向外壳1内吹风,吹入外壳1内的风通过外壳1后端的散热孔二8排出,使得外壳1内的空气流通,从而对外壳1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交换机不需要散热时可将滑盖4沿着滑槽3向外壳1后端滑动,从而将散热孔一7漏出,从而通过散热孔一7和散热孔二8对外壳1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交换机,包括外壳(1)和管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端设有若干插线口(2),所述插线口(2)均匀的分布在外壳(1)的前端,所述外壳(1)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滑槽(3),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盖(4),所述滑盖(4)通过滑槽(3)与外壳(1)滑动连接,所述滑盖(4)上设有两个窗口(5),所述窗口(5)内设有散热扇(6),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散热孔一(7),所述外壳(1)的后端设有散热孔二(8),所述外壳(1)的上端后侧设有防护壳(9),所述防护壳(9)上端设有抽气按钮(10)和泄气按钮(11),所述外壳(1)的下端设有若干真空吸盘(12),若干所述真空吸盘(12)之间通过管道(13)连接,所述外壳(1)上端的防护壳(9)内设有真空泵(14),所述真空吸盘(12)通过管道(13)与真空泵(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外壳(1)上端表面的长度和宽度,且滑槽(3)的深度小于外壳(1)的壳体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4)的长度小于外壳(1)的上端表面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5)的为圆形,且窗口(5)贯穿滑盖(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一(7)和散热孔二(8)的大小相同,且散热孔一(7)和散热孔二(8)均均匀的分布在外壳(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12)以矩形方式分布在外壳(1)的下端,且真空吸盘(12)与外壳(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换机,包括外壳和管道,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若干插线口,所述插线口均匀的分布在外壳的前端,所述外壳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滑槽,所述外壳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盖,所述滑盖通过滑槽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滑盖上设有两个窗口,所述窗口内设有散热扇。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滑盖、散热孔一、散热孔二、窗口和散热扇的设计,当交换机本体过热时,将滑盖通过滑槽滑到外壳的左右两端,将外壳左右两端的散热孔一覆盖,然后打开散热扇,散热扇通过散热孔一向外壳内吹风,吹入外壳内的风通过外壳后端的散热孔二排出,使得外壳内的空气流通,从而对外壳内的元器件进行高效的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韩亚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高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