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的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78209发布日期:2023-07-05 19:2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的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摄像头模组,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机摄像头成像效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与传统摄像系统相比,手机摄像模组(cell phone camera module,ccm)因其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及高影像品质等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新一代便携式摄像设备中。

2、目前,摄像模组的结构包括镜头单元、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图像传感器、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或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以及与手机主板连接的连接器。其中,音圈马达用于实现镜头单元的自动对焦功能,且音圈马达通常包括磁体、线圈等结构,摄像模组工作过程中,首先给线圈通电流,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电磁力,线圈或者磁体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移动,从而带动与音圈马达连接的镜头单元移动,调整摄像模组的像距与物距,呈现清晰的图像。通常还可以在音圈马达中设置霍尔传感器(hall-effect sensor),利用霍尔传感器测定音圈马达中磁场的变化,根据磁场的变化判断线圈或者磁铁的位置,从而实现音圈马达的闭环控制。最常见的是手机摄像头中的自动对焦功能就是完全由整个驱动器来完成的。

3、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机摄像头成像效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伸缩摄像模组可以达到更好的微距拍摄效果,但镜头在摄像模组外进行伸缩运动会存在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即摄像模组不工作时移动部件不能自锁会被甩出。

4、本发明主要是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了一种可伸缩的大行程马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摄像头模组,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模组不工作时移动部件不能自锁会被甩出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的驱动方法,所述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

3、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在被驱动时,带动镜头组件沿光轴方向移动;

4、底座,包括一承载腔,容纳所述移动部件;所述承载腔内壁还设置有滑轨和第一磁性部件,所述滑轨的延展方向与光轴方向平行;

5、所述移动部件一侧还设置有导磁片,所述导磁片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之间具有磁吸力,以增加所述滑轨与所述移动部件之间的压力。

6、优选地,所述移动部件上还固定设置有导电弹片和导电线圈,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滑轨之间有弹力作用。

7、优选地,所述导电线圈和所述滑轨之间还设置有滚动件,以适于所述导电线圈与所述滑轨之间实现流畅的滑动接触。

8、优选地,还包括驱动ic,所述驱动ic对所述导电线圈提供驱动电流,以驱使所述移动部件离开所述承载腔底面,当移动部件向上移动时减小驱动电流,并继续驱使所述移动部件逐渐远离所述承载腔底面。

9、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包括布设于所述承载腔四周的磁石和所述承载腔底部的导磁磁轭。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腔外部的导磁铁壳,所述导磁铁壳包括一开口,所述镜头组件从所述开口中伸出。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还包括位于镜头组件和所述导磁铁壳的开口之间的导磁托膜板,所述导磁托膜板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底部之间连接有防尘膜。

12、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还包括导磁的翻边,所述导磁磁轭四侧都分别设有两组翻边,所述翻边沿光轴方向正对所述承载腔四周的磁石。

13、优选地,所述导磁片为至少两片,分布设置于所述线圈周围,且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导磁片之间吸附力的合力指向所述承载腔的一侧,且与所述光轴方向垂直。

1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摄像头模组的驱动方法,包括:

15、步骤一:对所述摄像头模组提供驱动电流,以驱使所述移动部件离开所述承载腔底面;

16、步骤二:减小驱动电流,并继续驱使所述移动部件逐渐远离所述承载腔底面。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的驱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在移动部件上设置有导磁片,承载腔侧壁设置有滑轨和第一磁性部件,通过导磁片与承载腔上的第一磁性部件之间具有磁吸力,以增加所述滑轨与所述移动部件之间的压力,维持大行程对焦的稳定;

19、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模组为动圈的音圈马达驱动,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之间的磁吸力在平面方向上产生正压力的合力指向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这样能够保证摄像头模组在进行对焦时,行程内移动部件和底座之间的摩擦力稳定,从而保证摄像头模组的对焦工作在整个行程中的稳定;

20、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模组不工作时,由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之间的z方向的磁吸力作用,所述移动部件的底部能够被自动锁在承载腔的底部,保持稳定;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在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相互靠近并接触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

22、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之间z方向的磁吸力在所述移动部件位于所述承载腔的下部较大,在所述摄像头模组进行正常对焦时则较小,这样避免了锁止的磁吸力干扰摄像头模组的正常对焦工作;

23、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为在所述移动部件位于底部时,提供大电流驱动线圈移动克服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在移动部件底部的磁吸力,在所述摄像头模组进行正常对焦工作时,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之间磁吸影响小,这时候可以提供较小的电流,降低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上还固定设置有导电弹片和导电线圈,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滑轨之间有弹力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圈和所述滑轨之间还设置有滚动件,以适于所述导电线圈与所述滑轨之间实现流畅的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ic,所述驱动ic对所述导电线圈提供驱动电流,以驱使所述移动部件离开所述承载腔底面,当移动部件向上移动时减小驱动电流,并继续驱使所述移动部件逐渐远离所述承载腔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包括布设于所述承载腔四周的磁石和所述承载腔底部的导磁磁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腔外部的导磁铁壳,所述导磁铁壳包括一开口,所述镜头组件从所述开口中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还包括位于镜头组件和所述导磁铁壳的开口之间的导磁托膜板,所述导磁托膜板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底部之间连接有防尘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还包括导磁的翻边,所述导磁磁轭四侧都分别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沿光轴方向正对所述承载腔四周的磁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片为至少两片,分布设置于所述导电线圈周围,且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导磁片之间吸附力的合力指向所述承载腔的一侧,且与所述光轴方向垂直。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的驱动方法,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在被驱动时,带动镜头组件沿光轴方向移动;底座,包括一承载腔,容纳所述移动部件;所述承载腔内壁还设置有滑轨和第一磁性部件,所述滑轨的延展方向与光轴方向平行;所述移动部件一侧还设置有导磁片,所述导磁片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之间具有磁吸力,以增加所述滑轨与所述移动部件之间的压力。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的驱动方法能够维持大行程对焦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成,赵立新,顾自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