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61822发布日期:2023-12-05 22:0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感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通信,具体涉及一种感知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1、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除了具备通信能力外,还将具备感知能力。感知能力,即具备感知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来感知目标物体的方位、距离、速度等信息,或者对目标物体、事件或环境等进行检测、跟踪、识别、成像等。相关感知方案通过感知信号发送设备发送感知信号,并通过感知信号接收设备(或测量设备)接收感知信号获取感知测量结果,即由一个感知信号发送设备发送感知信号,一个感知信号测量设备基于感知需求进行感知测量,该测量设备可能存在测量误差较大的情况,从而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了感知性能。或者,该测量设备仅能采集某一固定角度或固定位置的感知信号进行测量,难以提供比较全面的感知能力,从而也降低了感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感知方案感知性能较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知方法,该方法包括:

3、第一设备确定感知链路集合,所述感知链路集合包括至少两个感知链路,每个所述感知链路关联至少一个发送感知信号的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接收感知信号的第三设备。

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知方法,包括:

5、感知设备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感知设备发送感知信号,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感知设备执行感知测量;

6、所述感知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发送感知信号和/或执行感知测量。

7、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感知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8、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感知链路集合,所述感知链路集合包括至少两个感知链路,每个所述感知链路关联至少一个发送感知信号的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接收感知信号的第三设备。

9、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感知装置,应用于感知设备,包括:

10、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感知设备发送感知信号,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感知设备执行感知测量;

11、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发送感知信号和/或执行感知测量。

12、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感知链路集合,所述感知链路集合包括至少两个感知链路,每个所述感知链路关联至少一个发送感知信号的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接收感知信号的第三设备;或者,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感知设备发送感知信号,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感知设备执行感知测量,;所述通信接口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发送感知信号和/或,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信息执行感知测量。

14、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感知链路集合,所述感知链路集合包括至少两个感知链路,每个所述感知链路关联至少一个发送感知信号的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接收感知信号的第三设备;或者,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感知设备发送感知信号,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感知设备执行感知测量;所述通信接口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发送感知信号和/或,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信息执行感知测量。

16、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感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及感知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感知方法的步骤,所述感知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感知方法的步骤。

17、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8、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19、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确定感知链路集合,该感知链路集合包括至少两个感知链路,每个所述感知链路关联至少一个发送感知信号的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接收感知信号的第三设备。这样,针对一个感知需求能够通过该至少两个感知链路进行感知测量,能够基于多个感知链路的感知测量结果来综合确定最终感知测量结果,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感知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感知链路集合之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感知链路集合之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为同一个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备还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感知链路关联的感知测量结果进行汇集或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和/或第三设备;以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感知链路集合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感知需求信息,确定感知链路集合,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感知需求信息和感知设备的状态或能力信息,确定感知链路集合,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候选感知链路集合中的感知设备的第二先验信息之前,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先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先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需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知测量结果或所述第二感知测量结果为满足感知测量要求的测量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具有感知网络功能的设备、基站或终端;

21.一种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信息,执行感知测量之后,还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先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25.一种感知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为同一个设备。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备还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感知链路关联的感知测量结果进行汇集或计算。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感知链路中发送感知信号的设备和/或执行感知测量的设备;以及

31.根据权利要求25或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感知需求信息和感知设备的状态或能力信息,确定感知链路集合,所述感知设备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中的至少一项。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34.一种感知装置,应用于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3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感知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24任一项所述的感知方法的步骤。

3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感知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24任一项所述的感知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感知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感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感知链路集合,所述感知链路集合包括至少两个感知链路,每个所述感知链路关联至少一个发送感知信号的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接收感知信号的第三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姚健,姜大洁,张宏平,潘翔,丁圣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