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AR会议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4671发布日期:2023-05-15 00:1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AR会议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办公建筑,特别涉及一种智能ar会议舱。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群体沟通(即会议形式),是任何其他沟通方式都无法替代的。因为通过会议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集中意见,统一传递信息以及实现统一规划。

2、传统的会议形式是参会人员坐在一起进行现场沟通。随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结合多媒体工具,进行内容阐述,该方式不仅能提升会议效率,而且能够加强会议效果。

3、随着社会发展,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远程会议开始慢慢被人们接收。远程会议泛指的是视像会议,将语音和视频图像远程交互共享。

4、目前人们在进行远程会议时,往往需要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才能进行。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不断变快,远程会议可能需要在火车站、候机大厅等场所进行。但是,目前公共场所没有相对隔音的独立空间可供人们进行远程会议。

5、同时,现有的远程会议大多还是结合ppt和视讯的方式进行。对于内容的展示相对较弱。而在场景和内容呈现方面,增强现实技术能够为线上沟通和直播等视讯沟通提供有利助力。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一般ar技术需要特殊的拍摄环境,最好是在单一背景色(通常选择蓝色或者绿色)的情况下进行,此时通过色键器抠图效果才比较突出,虚拟信息的融合才能更加真实。而目前公共场所或者一些办公楼宇均不具备ar拍摄的场地和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ar会议舱,其能够实现虚拟场景会议、直播等功能;同时具有对外隔音、对内吸音的双向降噪的效果。

2、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会议室舱体;所述会议室舱体包括底板、顶部以及设置在底板与顶部之间的墙体部;所述底板、顶部和墙体部通过拼装固定形成会议室舱体;所述墙体部上设有供进出的门;所述会议室舱体内设有用于ar拍摄的拍摄系统;所述ar拍摄系统包括蓝箱装置和用于ar拍摄成像的摄像装置;所述蓝箱装置包括电动卷轴,以及卷绕在电动卷轴上且在电动卷轴驱动下进行收卷和放卷的蓝色幕布;所述顶部与其中一个墙体部或两个相邻的墙体部或三个相邻的墙体部通过拼接梁体形成固定装配;各拼接梁体内均设有用于安装蓝箱装置的安装腔室;各安装腔室内均转动设有电动卷轴;各拼接梁体上均设有可供对应蓝箱装置的蓝色幕布进出的进出口;所述拼接梁体围绕安装腔室设有多个沿拼接梁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隔音腔;所述隔音腔内填充有吸音棉;从拼接梁体内伸出的蓝色幕布形成蓝箱。在形成蓝箱处可放上桌椅以便于进行虚拟会议和直播。

3、进一步,上述墙体部和顶部均包括用于拼装固定的框体,以及被框体围设固定在内的板体;板体从内之外依次包括吸音板、木板、中空层和外饰面板;所述吸音板位于会议室舱体的内部。其中吸音板可采用上海彩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吸音板,其色彩丰富,在装饰效果突出的同时还能够达到双向降噪的效果。

4、进一步,上述摄像装置通过第一翻转装置设置在正对蓝箱的墙体部;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台以及用于驱动第一翻转台翻转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墙体部设有用于容纳摄像装置的第一容腔;所述摄像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翻转台上;所述摄像装置随第一翻转台的完全打开,用于拍摄位于蓝箱内的物体;所述摄像装置随第一翻转台的完全闭合收纳于第一容腔内,且第一翻转台将第一容腔遮盖封闭。

5、进一步,上述会议室舱体的顶部还设有用于辅助ar拍摄的灯组;所述灯组通过第二翻转装置设置在会议室舱体的顶部;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第二翻转台以及用于驱动第二翻转台翻转的第二驱动组件;

6、所述顶部设有用于容纳灯组的第二容腔;所述灯组固定设置在第二翻转台上;所述灯组随第二翻转台的完全打开后用于照射位于蓝箱内的物体;所述灯组随第二翻转台的完全闭合收纳于第二容腔内,且第二翻转台将第二容腔遮盖封闭。

7、进一步,与拼接梁体拼接固定的墙体部的框体的垂直边上设有垂直延伸的引导槽;蓝色幕布的自由端固定设有配重梁体;配重梁体的两端设有与对应墙体部的引导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卡块。

8、进一步,上述拼装梁体上位于顶部与墙体部之间设有低频陷阱结构;所述低频陷阱结构包括沿拼装梁体延伸方向延伸的扇形筒体;所述扇形筒体上设有与吸声腔连通的消声引导口。

9、进一步,上述拼装梁体上设有与顶部拼接固定的上端延伸体,以及与墙体部拼接固定的下端延伸体;拼装梁体上还设有与下端延伸体平行设置的挡板;所述供蓝色幕布进出的进出口设置在下端延伸体与挡板之间;上端延伸体上设有第一卡装槽,挡板上设有第二卡装槽;上端延伸体与挡板之间设有第三卡装槽;

10、低频陷阱结构的两个直边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卡装槽、第二卡装槽配合卡装的第一卡装条和第二卡装条;低频陷阱结构的小弧面上设有与第三卡装槽配合卡装的第三卡装条。

11、进一步,当蓝色幕布完全收卷时,配重梁体将下端延伸体与挡板之间的空隙填补或者遮盖。

12、进一步,上述会议室舱体内正对蓝箱的墙体部上还设有显示屏。显示屏可用于显示虚拟场景合成后的最终画面;也可用于显示对话方的画面。

13、进一步,部分墙体部上设有隔音玻璃或者隔音雾化玻璃。

14、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中会议室舱体采用拼装式建筑的形式,可在很多公共场所和办公楼宇进行布置;同时本发明中的会议室舱体能够实现虚拟场景会议、直播等功能;同时具有对外隔音、对内吸音的双向降噪的效果。

15、(2)本发明中墙体部和顶部均采用吸音设计,其中吸音板能够对室内的声音进行有效吸收,而中空层能够进一步起到隔绝声音的作用,真正能够做到对外隔音、对内吸音的效果,为会议需要提供有利条件。

16、(3)本发明将蓝箱装置设置在拼接梁体内,能够起到很好的隐藏效果;当该会议舱不需要进行ar拍摄时,可满足其他办公功能。

17、(4)本发明中灯组和摄像装置均采用隐藏式设计,其与蓝箱装置的隐藏设计一致,都是为了让会议仓在不需要进行ar拍摄时,可满足其他办公功能。

18、(5)本发明中拼接梁体与低频陷阱结构一体设计,让拼接梁体同时具备了支撑连接功能、蓝箱装置的承载功能以及低频声音的吸收功能。

19、(6)本发明中低频陷阱结构能够有效对室内的低频声音进行吸收,再结合吸音板能够让室内的声音不会出现轰鸣等让人不舒服的情况。

20、(7)本发明中低频陷阱结构采用分体设计,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安装或更换,使用多样性。

21、(8)本发明中蓝色幕布通过配重梁能够自动下落,并且在引导槽的作用下,能够让蓝色幕布更好地贴合在墙体部上,形成更好的适合ar拍摄的蓝箱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ar会议舱,包括会议室舱体;所述会议室舱体包括底板、顶部以及设置在底板与顶部之间的墙体部;所述底板、顶部和墙体部通过拼装固定形成会议室舱体;所述墙体部上设有供进出的门;所述会议室舱体内设有用于ar拍摄的拍摄系统;所述ar拍摄系统包括蓝箱装置和用于ar拍摄成像的摄像装置;所述蓝箱装置包括电动卷轴,以及卷绕在电动卷轴上且在电动卷轴驱动下进行收卷和放卷的蓝色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与其中一个墙体部或两个相邻的墙体部或三个相邻的墙体部通过拼接梁体形成固定装配;各拼接梁体内均设有用于安装蓝箱装置的安装腔室;各安装腔室内均转动设有电动卷轴;各拼接梁体上均设有可供对应蓝箱装置的蓝色幕布进出的进出口;所述拼接梁体围绕安装腔室设有多个沿拼接梁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隔音腔;所述隔音腔内填充有吸音棉;从拼接梁体内伸出的蓝色幕布形成蓝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ar会议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部和顶部均包括用于拼装固定的框体,以及被框体围设固定在内的板体;板体从内之外依次包括吸音板、木板、中空层和外饰面板;所述吸音板位于会议室舱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ar会议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通过第一翻转装置设置在正对蓝箱的墙体部;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台以及用于驱动第一翻转台翻转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墙体部设有用于容纳摄像装置的第一容腔;所述摄像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翻转台上;所述摄像装置随第一翻转台的完全打开,用于拍摄位于蓝箱内的物体;所述摄像装置随第一翻转台的完全闭合收纳于第一容腔内,且第一翻转台将第一容腔遮盖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ar会议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室舱体的顶部还设有用于辅助ar拍摄的灯组;所述灯组通过第二翻转装置设置在会议室舱体的顶部;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第二翻转台以及用于驱动第二翻转台翻转的第二驱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ar会议舱,其特征在于:与拼接梁体拼接固定的墙体部的框体的垂直边上设有垂直延伸的引导槽;蓝色幕布的自由端固定设有配重梁体;配重梁体的两端设有与对应墙体部的引导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ar会议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梁体上位于顶部与墙体部之间设有低频陷阱结构;所述低频陷阱结构包括沿拼装梁体延伸方向延伸的扇形筒体;所述扇形筒体上设有与吸声腔连通的消声引导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ar会议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梁体上设有与顶部拼接固定的上端延伸体,以及与墙体部拼接固定的下端延伸体;拼装梁体上还设有与下端延伸体平行设置的挡板;所述供蓝色幕布进出的进出口设置在下端延伸体与挡板之间;上端延伸体上设有第一卡装槽,挡板上设有第二卡装槽;上端延伸体与挡板之间设有第三卡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ar会议舱,其特征在于:与拼接梁体拼接固定的墙体部的框体的垂直边上设有垂直延伸的引导槽;蓝色幕布的自由端固定设有配重梁体;配重梁体的两端设有与对应墙体部的引导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卡块;当蓝色幕布完全收卷时,配重梁体将下端延伸体与挡板之间的空隙填补或者遮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ar会议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室舱体内正对蓝箱的墙体部上还设有显示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ar会议舱,其特征在于:部分墙体部上设有隔音玻璃或者隔音雾化玻璃。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AR会议舱,包括会议室舱体;会议室舱体包括底板、顶部以及墙体部;会议室舱体内设有用于AR拍摄的拍摄系统;所述AR拍摄系统包括蓝箱装置和摄像装置;蓝箱装置包括电动卷轴,以及卷绕在电动卷轴上且在电动卷轴驱动下进行收卷和放卷的蓝色幕布;顶部与相应的墙体部通过拼接梁体形成固定装配;各拼接梁体内均设有安装腔室;各安装腔室内均转动设有电动卷轴;各拼接梁体上均设有可供蓝色幕布进出的进出口;拼接梁体围绕安装腔室设有多个沿拼接梁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隔音腔;所述隔音腔内填充有吸音棉;从拼接梁体内伸出的蓝色幕布形成蓝箱。本发明能够实现虚拟场景会议、直播等功能;同时具有对外隔音、对内吸音的双向降噪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高千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彩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