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投影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59671发布日期:2024-03-12 20:3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投影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投影,更具体地说,涉及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投影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投影行业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投影设备可以将任意的平面变成显示平面或者操作平面这一特性,在提供了便利性的同时带来了一定的未来科技感,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伴随着智能手机等各种智能设备的发展,人们对投影设备的人机交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投影仪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2、目前,现有技术对于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主要集中于整体显示效果的校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投影仪的颜色校正,重点在于解决屏幕、墙面等被投影物的整体偏色(如米黄色、浅蓝色等)所引起的白平衡问题;另一类是多个投影仪的投影重叠区域的颜色校正,重点在于解决边缘重叠区域颜色、色值不连续、不均匀等问题。这两类颜色校正方法并没有解决被投影物出现局部脏污或者局部偏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投影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偏色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应用于投影设备,所述校正方法包括:获取同一被投影物的第一校正图像和第二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相较于所述第一校正图像具有色值提升;计算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与所述第一校正图像的对应像素点之间的第一色值差值,并进行归一化,以获得第一归一化系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计算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的色值校正系数;基于所述色值校正系数,对待投影图像的对应像素点进行色值校正。

3、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图像为未向所述被投影物进行投影时获得的,所述第二校正图像为向所述被投影物投影均色图像时获得的;或者,所述第一校正图像为向所述被投影物投影第一均色图像时获得的,所述第二校正图像为向所述被投影物投影第二均色图像时获得的,所述第二均色图像的色值大于所述第一均色图像的色值。

4、其中,所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计算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的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倒数作为所述色值校正系数。

5、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倒数作为所述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色值校正系数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系数阈值;若小于所述第一系数阈值,则将所述色值校正系数修改为所述第一系数阈值的倒数。

6、其中,所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计算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的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包括:获取与第一校正图像对应的第一白平衡校正图像以及与第二校正图像对应的第二白平衡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白平衡校正图像相较于所述第一白平衡校正图像具有色值提升;计算所述第二白平衡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与所述第一白平衡校正图像的对应像素点之间的第二色值差值,并进行归一化,以获得第二归一化系数;将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与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色值校正系数。

7、其中,所述第一白平衡校正图像和第二白平衡校正图像分别由对同一无偏色被投影物进行投影时所获得;或者,所述第一白平衡校正图像由对所述第一校正图像进行灰度分布估计获得,所述第二白平衡校正图像由对所述第二校正图像进行灰度分布估计获得。

8、其中,所述将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与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色值校正系数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系数阈值;若大于所述第二系数阈值,则将所述色值校正系数修改为所述第二系数阈值。

9、其中,在所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计算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的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投影设备的对齐关系,将所述第一校正图像和第二校正图像与所述待投影图像进行对齐,或者在所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计算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的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投影设备的对齐关系,将所述第二校正图像与所述待投影图像进行对齐。

10、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所述投影设备将第一对齐图像投影到所述待校正屏幕后进行拍摄所形成的第二对齐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对齐图像和所述第二对齐图像设置有若干标志性特征;基于所述第一对齐图像和所述第二对齐图像的对应标志性特征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投影设备的对齐关系。

11、其中,所述获取同一被投影物的第一校正图像和第二校正图像,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相较于所述第一校正图像具有色值提升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投影设备是否被移动;若被移动,则执行所述获取图像采集设备对所述投影设备的待校正屏幕进行拍摄所形成的第一校正图像和第二校正图像及后续步骤。

12、其中,所述判断所述投影设备是否被移动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投影设备进行自动对焦;判断自动对焦前后的焦距变化是否大于预设的焦距阈值;若大于所述焦距阈值,则判定所述投影设备被移动。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投影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数据,以执行如上所述的校正方法。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校正方法。

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能够通过归一化的方法对被投影物的第一校正图像和第二校正图像进行色值校正,以使得投影设备能在局部偏色的被投影物上进行投影,提升待投影图像的显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投影设备,所述校正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图像为未向所述被投影物进行投影时获得的,所述第二校正图像为向所述被投影物投影均色图像时获得的;或者,所述第一校正图像为向所述被投影物投影第一均色图像时获得的,所述第二校正图像为向所述被投影物投影第二均色图像时获得的,所述第二均色图像的色值大于所述第一均色图像的色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计算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的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倒数作为所述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计算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的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白平衡校正图像和第二白平衡校正图像分别由对同一无偏色被投影物进行投影时所获得;或者,所述第一白平衡校正图像由对所述第一校正图像进行灰度分布估计获得,所述第二白平衡校正图像由对所述第二校正图像进行灰度分布估计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与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计算所述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的色值校正系数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投影设备是否被移动的步骤包括:

12.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数据,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校正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校正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投影显示效果的校正方法、投影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校正方法应用于投影设备,包括:获取同一被投影物的第一校正图像和第二校正图像,其中,第二校正图像相较于第一校正图像具有色值提升;计算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与第一校正图像的对应像素点之间的第一色值差值,并进行归一化,以获得第一归一化系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计算第二校正图像的各像素点的色值校正系数;基于色值校正系数,对待投影图像的对应像素点进行色值校正。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对被投影物的第一校正图像和第二校正图像进行色值校正,以使得投影设备能在局部偏色的被投影物上进行投影,提升待投影图像的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弓殷强,郭俊佳,高飞,李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