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6789发布日期:2024-04-09 17:4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到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1、随着柔性折叠屏技术的逐渐成熟,可折叠终端已经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以可折叠手机为例,在折叠状态,可折叠手机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用户携带;在展平状态,可折叠手机的柔性屏可以展平,以提供较大的显示面积。

2、在相关技术中,可折叠手机可以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轴机构、主机组件、电源组件、柔性屏和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连接于转轴机构的两侧。柔性屏安装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且可以通过转轴机构进行折叠或展平。主机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电源组件设置于第二壳体。fpc的一端与主机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过转轴机构并连接于柔性屏和电源组件,从而实现可折叠手机的电信号联通。然而,由于fpc集成有屏幕传输信号和电源传输信号,导致fpc的信号通道数量多且复杂,致使fpc的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以简化信号传输线的结构,从而降低移动终端的制作成本。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转轴组件、柔性折叠屏、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具体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别与转轴组件转动连接,并且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转轴组件的两侧。柔性折叠屏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第一主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主电路板、摄像模组和第一信号传输线。其中,第一壳体可以与第一显示屏连接。主电路板设置有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摄像模组与主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显示屏设置有与摄像模组对应设置的第一摄像孔。第一显示屏可以通过第一信号传输线与主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二主体可以包括第二壳体、副电路板、电池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其中,第二壳体可以与第二显示屏连接。副电路板设置有扬声器模组。第二信号传输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电池,另一端穿过转轴组件并与主电路板电性连接。

3、在上述结构的移动终端中,第一信号传输线、主电路板和中央处理器设置在转轴组件的同一侧,使得可以在第一主体中完成柔性折叠屏的信号传输。如此,该结构设计不需要第一信号传输线穿过转轴组件,仅第二信号传输线需要穿轴设计,从而可以简化第一信号传输线的结构,进而降低移动终端的制作成本。

4、上述柔性折叠屏可以具有第一外边沿和第二外边沿,其中,第一外边沿垂直于转轴组件,第二外边沿平行于转轴组件。在一些技术方案中,第一外边沿的长度与第二外边沿的长度的比值大于2:1。换句话说,在使用移动终端时,用户可以以第二外边沿靠近用户身体的方向手持移动终端,此时移动终端可以以上下折叠方式折叠。

5、除了中央处理器,上述主电路板还可以设置有内存和射频模组。在本申请中,主电路板可以用于处理移动终端的显示信号、射频信号以及存储数据等。

6、在具体设置移动终端时,第一显示屏的侧边可以设置有端子弯折部。端子弯折部可以朝向主电路板弯折。在连接第一显示屏和主电路板时,第一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与端子弯折部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主电路板电性连接。端子弯折部用于连接第一显示屏和第一信号传输线,使第一显示屏能够与主电路板电性连接。

7、在本申请中,第一显示屏具有背离第二显示屏的第一侧边,以及分别与该第一侧边邻接的两个第二侧边。在一些技术方案中,端子弯折部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屏的第一侧边,第一摄像孔可以靠近第一显示屏的第二侧边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端子弯折部与第一摄像孔不在第一显示屏的同一侧。也就是说,端子弯折部不与第一摄像孔相邻,如此,端子弯折部不需要避开摄像模组设置,从而简化柔性折叠屏的结构设计。

8、上述移动终端中,端子弯折部可以为条形弯折部。该条形弯折部与第一侧边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具体的,条形弯折部可以与第一侧边的一部分连接,或者,条形弯折部可以与整个第一侧边连接。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条形弯折部沿第一侧边的尺寸。

9、在另外一些技术方案中,端子弯折部可以设置于第一显示屏的第一侧边,第一摄像孔可以靠近第一显示屏的第一侧边设置。在其他一些技术方案中,端子弯折部也可以设置于第一显示屏的第二侧边,第一摄像孔可以靠近第一显示屏的第二侧边设置。也就是说,端子弯折部可以与第一摄像孔设置在第一显示屏的同一侧边,以充分利用第一显示屏的侧边空间,有利于实现移动终端的小型化。

10、在上述移动终端中,当端子弯折部的长度延伸至第一显示屏的整个侧边时,端子弯折部可以设置有第二摄像孔,第二摄像孔与第一摄像孔对应设置,以便镜头的光轴穿过第一摄像孔和第二摄像孔,以实现移动终端的摄像功能。

11、在本申请中,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显示芯片,显示芯片用于处理柔性折叠屏的信号。具体的,显示芯片的位置不作限制,例如,显示芯片可以设置于主电路板;或者,显示芯片也可以设置于端子弯折部,以充分利用端子弯折部的空间。

12、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信号传输线和第二信号传输线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制。例如,第一信号传输线可以为柔性电路板或柔性线缆。第二信号传输线可以为柔性电路板或柔性线缆。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组件、柔性折叠屏、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其中,所述柔性折叠屏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分别与所述转轴组件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转轴组件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折叠屏具有第一外边沿和第二外边沿,所述第一外边沿垂直于所述转轴组件,所述第二外边沿平行于所述转轴组件;所述第一外边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外边沿的长度的比值大于2: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还设置有内存和射频模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边设置有端子弯折部,所述端子弯折部朝向所述主电路板弯折;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与所述端子弯折部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电路板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具有背离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一侧边、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邻接的两个第二侧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弯折部为条形弯折部,所述条形弯折部与所述第一侧边的至少一部分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具有背离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一侧边、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邻接的两个第二侧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弯折部设置有第二摄像孔,所述第二摄像孔与所述第一摄像孔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芯片,所述显示芯片设置于所述端子弯折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为柔性电路板或柔性线缆。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转轴组件、柔性折叠屏、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动连接在转轴组件的两侧。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壳体、主电路板、摄像模组和第一信号传输线。第一壳体与柔性折叠屏的第一显示屏连接。摄像模组与主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显示屏设置有第一摄像孔。第一信号传输线电连接主电路板与第一显示屏。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壳体、副电路板、电池和第二信号传输线。第二壳体与柔性折叠屏的第二显示屏连接。第二信号传输线穿过转轴组件并电连接电池与主电路板。在该移动终端中,第一信号传输线在第一主体中进行柔性折叠屏信号传输,不需要穿过转轴组件,从而可以简化第一信号传输线的结构,降低移动终端的制作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允题,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