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文档序号:33753159发布日期:2023-04-18 13:4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鱼类过坝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1、水电资源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正在中国得到大力发展。但同时,水电工程对鱼类自由迁徙的阻隔效应不容忽视。为减少水电工程对鱼类上下行的阻碍,许多国家建造了过鱼设施(如鱼道、升鱼机、旁通道等) 辅助鱼类过坝,现有的鱼道普遍无法对进入其内的鱼类的状态进行监测,并且由于不同类型的鱼类的生活水深不同,无法有效对不同水深的游鱼进行监测。

2、中国专利cn106172274b公开了一种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它包括观察系统,采集系统;所述观察系统设置于所述鱼道主体侧方或所述鱼道主体内,所述采集系统设置于所述观察系统侧方。该结构,工程量大,施工困难,而且不便于对已经建成的鱼道加装观察系统,局限性较差。

3、中国专利cn213653338u公开了一种检测过鱼情况的鱼道,包括鱼道本体,鱼道本体两端分别开有三个进口和三个出口,沿鱼道本体的延伸方向,三个进口的设置高度依次升高,三个出口的设置高度依次降低,鱼道本体开有进口的一端设有进口观察室,鱼道本体开有出口的一端设有出口观察室,进口观察室和出口观察室内分别设有过鱼监测系统。其能够兼顾不同水深的游鱼,使游鱼有效进入鱼道内,并且能够监测进入鱼道内的游鱼的状态。是在鱼道侧壁直接设置观察室,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仅能够进行观察和计数,无法采集鱼类,也无法对鱼类种类进行鉴别和测量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解决现有的鱼道普遍无法对进入其内的鱼类的状态进行监测,并且由于不同类型的鱼类的生活水深不同,无法有效对不同水深的游鱼进行监测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多级竖缝式鱼道的转角位置设置观察鱼槽,观察鱼槽上方设有观察室,观察室内部设有观察盒,观察盒周圈为不透明的配重板,观察盒上方开口,下方设置有观察玻璃,观察室内部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与观察盒连接,观察鱼槽一侧还设有侧观察口,侧观察口上设置有密封玻璃。

3、优选方案中,观察玻璃与配重板密封连接,且观察盒与观察鱼槽两侧之间留有间隙。

4、优选方案中,观察盒底部还设有多个第一照明灯;

5、观察室上设有多个透光窗,透光窗上设置有窗帘。

6、优选方案中,观察室内部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多个卷扬机,卷扬机通过多跟钢丝与观察盒连接。

7、优选方案中,卷扬机与横梁滑动连接,观察盒一侧设有稳定杆,稳定杆端部与观察盒一侧上下滑动连接,稳定杆与观察室内部的观察台滑动连接,且稳定杆的滑动方向与卷扬机滑动方向相同。

8、优选方案中,观察盒内部还设有第一摄像头,第一摄像头摄像方向朝向观察玻璃。

9、优选方案中,侧观察口一侧与l形的观察通道连通,观察通道上方开有顶部观察口;

10、观察通道顶部和观察通道底部拐角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反射镜和第一反射镜,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倾斜设置,第一反射镜将侧观察口反射到第二反射镜。

11、优选方案中,观察鱼槽侧面还设有第二照明灯,第二照明灯设置在侧观察口的相对位置。

12、优选方案中,侧观察口内部还设有第二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朝向密封玻璃方向。

13、优选方案中,观察鱼槽侧面还设有第二照明灯,第二照明灯设置在侧观察口的相对位置;

14、侧观察口内部还设有第二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朝向密封玻璃方向。

15、该方法包括:

16、s1、多节梯级鱼道在拐角位置设置观察鱼槽,观察室设置在观察鱼槽上;

17、s2、当鱼从鱼道过坝时,卷扬机放下观察盒,观察盒底部深入到观察鱼槽内部,观察盒上方要高于观察鱼槽的水平面;

18、s3、观察盒底部的第一照明灯开启,可以通过观察玻璃观看观察鱼槽底部的鱼群,同时第一摄像头对观察鱼槽底部的鱼群进行录像;

19、s4、通过控制卷扬机在横梁上滑动,观察盒在观察鱼槽横向滑动,观察不同位置的鱼群,观察盒在位移的过程中,稳定杆在观察台内部横向滑动,保证观察盒不会左右摆动;

20、s5、通过侧观察口对观察鱼槽内部的鱼群进行观察,先打开第二照明灯,鱼群经过侧观察口外部的密封玻璃时,鱼群的图像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到第二反射镜上,可以通过第二反射镜直接观察观察鱼槽内部的鱼群;

21、s6、第二摄像头开启,第二摄像头对侧观察口外部的鱼群进行录像;

22、s7、取样观测方法为:将观察鱼槽一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用网格板进行封堵,打开第一自动液压闸门,集鱼箱内部的鱼群从观测管道内部直接进入到观察鱼槽内部;

23、s8、观察鱼槽内部对鱼群进行取样观测,观测完毕后,打开第二自动液压闸门,护鱼槽内部放置养料,方便鱼群进食。

2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观察盒周边不透明,通过将观察盒沉入到观察鱼槽内部,来提升视觉观察的效果,观察玻璃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观察鱼槽底部鱼群流动情况,且侧观察口可以进行全面观察,不影响鱼道正常运行,不影响鱼类资源,是一种全新的对鱼道中鱼类进行观察系统及方法;在鱼道工程中,采用本发明可提高鱼道监测效率,提供更为科学、详实、有效的监测数据,更好地保护鱼类。



技术特征:

1.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其特征是:多级竖缝式鱼道(2)的转角位置设置观察鱼槽(201),观察鱼槽(201)上方设有观察室(3),观察室(3)内部设有观察盒(7),观察盒(7)周圈为不透明的配重板,观察盒(7)上方开口,下方设置有观察玻璃(702),观察室(3)内部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与观察盒(7)连接,观察鱼槽(201)一侧还设有侧观察口(8),侧观察口(8)上设置有密封玻璃(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其特征是:观察玻璃(702)与配重板密封连接,且观察盒(7)与观察鱼槽(201)两侧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其特征是:观察盒(7)底部还设有多个第一照明灯(7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其特征是:观察室(3)内部设有横梁(4),横梁(4)上设有多个卷扬机(5),卷扬机(5)通过多跟钢丝(6)与观察盒(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其特征是:卷扬机(5)与横梁(4)滑动连接,观察盒(7)一侧设有稳定杆(16),稳定杆(16)端部与观察盒(7)一侧上下滑动连接,稳定杆(16)与观察室(3)内部的观察台(15)滑动连接,且稳定杆(16)的滑动方向与卷扬机(5)滑动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其特征是:观察盒(7)内部还设有第一摄像头(17),第一摄像头(17)摄像方向朝向观察玻璃(7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其特征是:侧观察口(8)一侧与l形的观察通道(13)连通,观察通道(13)上方开有顶部观察口(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其特征是:观察鱼槽(201)侧面还设有第二照明灯(10),第二照明灯(10)设置在侧观察口(8)的相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其特征是:鱼道(2)上游进水口位置一侧还设有集鱼箱(202),集鱼箱(202)通过观测管道(203)与观察鱼槽(201)连通,观察鱼槽(201)一侧与护鱼槽(204)连通,护鱼槽(204)下方设有与河道连通的出鱼口(20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类利用过鱼设施过坝的效果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多级竖缝式鱼道的转角位置设置观察鱼槽,观察鱼槽上方设有观察室,观察室内部设有观察盒,观察盒周圈为不透明的配重板,观察盒上方开口,下方设置有观察玻璃,观察室内部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与观察盒连接,观察鱼槽一侧还设有侧观察口,侧观察口上设置有密封玻璃。不影响鱼道正常运行,不影响鱼类资源,是一种全新的对鱼道中鱼类进行观察系统及方法;在鱼道工程中,采用本发明可提高鱼道监测效率,提供更为科学、详实、有效的监测数据,更好地保护鱼类。

技术研发人员:蔡露,侯轶群,李敏讷,朱正强,朱迪,金瑶,黄应平,陈小娟,张晓敏,韩德举,陶江平,胡望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