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8550发布日期:2022-06-25 01:0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广播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


背景技术:

2.广播顾名思义是一类通过某种媒体中介将所报知的消息送往各处人群的传声工具,随着现今物联网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红外热感应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利用光、电、热能进行机械操作与输送的产业亦越来越多,在这之中,以无线电通讯支撑的应急广播于现实领域的应用分布更为广泛,各公共场所皆以其内置声卡将电流转为声音传播至收听者处,更有甚者可实现一对一实时通话,但麦克风外部覆盖的滤网易受灰尘堵塞,从而影响广播对话的音质,较为不便。
3.授权公告号为cn2149595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带语音增强功能的物联网应急广播对讲终端,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路主板,所述壳体与电路主板之间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电路主板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操作板,所述电路主板一端的顶部设置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的两侧设置有降噪声卡,所述壳体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潮结构,所述壳体的一侧活动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网,所述盖板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开槽,所述盖板一侧的内部设置有清理结构,其具有避免内部存在过多的水汽而影响电路主板的正常工作等优点。
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上述方案中通过壳体结构对内部进行保护,从而降低了上述方案的便携性,同时上述方案结构交互效率低,同时上述方案中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较差导致致使需要设置防潮结构和防尘网结构增大了上述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的整体结构提高了本装置的操作效率的同时,使得本装置便于移动。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包括壳体、控制面板、感应板、显示屏、发射器、转动支架、把手、侧面转动门、卡扣装置、观察窗、中控装置、散热窗、滚轮和后盖;
7.壳体顶部与控制面板连接;控制面板与感应板连接;壳体顶部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支架侧面与发射器连接;发射器与显示屏通讯连接;显示屏倾斜设置于壳体上;壳体侧面与把手转动连接;壳体侧面与侧面转动门转动连接;侧面转动门上设有卡扣装置;卡扣装置与壳体连接;侧面转动门与观察窗转动连接;壳体侧面与散热窗转动连接;壳体内部与中控装置连接;中控装置与显示屏控制连接;散热窗内部设有散热片;散热片设置于壳体内壁底部;散热片与中控装置底部连接;壳体底部与滚轮转动连接;壳体侧面与后盖转动连接。
8.优选的,滚轮上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上设有转动阻尼件,转动阻尼件与滚轮转动阻尼连接。
9.优选的,把手上设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与壳体侧面转动连接,把手对称设置于壳体两侧。
10.优选的,壳体内部底部设有风机,风机侧面设有进风窗,风机朝向散热片方向。
11.优选的,壳体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显示屏边缘接触。
12.优选的,中控装置上设有通讯电缆,壳体顶部上设有通孔,通讯电缆与发射器通讯连接。
13.优选的,后盖上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壳体边缘接触。
14.优选的,把手上设有防滑层。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的整体结构提高了本装置的操作效率的同时,使得本装置便于移动,通过侧面的观察窗能够便于本装置检修,便于观察本装置内部空间,通过感应板与显示屏的组合能够提高本装置交互输入输出效率,保证了本装置的应急响应速度,通过顶部能够转动的发射器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信号强度,通过底部的滚轮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便携性,通过侧面的观察窗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内部稳定性,通过中控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本装置的内部稳定性和运行效率,通过散热窗和散热片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长时间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的正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的侧视图;
20.附图标记:1、壳体;2、控制面板;3、感应板;4、显示屏;5、发射器;6、转动支架;7、把手;8、侧面转动门;9、卡扣装置;10、观察窗;11、中控装置;12、散热窗;13、散热片;14、滚轮;15、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包括壳体1、控制面板2、感应板3、显示屏4、发射器5、转动支架6、把手7、侧面转动门8、卡扣装置9、观察窗10、中控装置11、散热窗12、滚轮14和后盖15;
23.壳体1顶部与控制面板2连接;控制面板2与感应板3连接;壳体1顶部与转动支架6转动连接;转动支架6侧面与发射器5连接;发射器5与显示屏4通讯连接;显示屏4倾斜设置于壳体1上;壳体1侧面与把手7转动连接;壳体1侧面与侧面转动门8转动连接;侧面转动门8上设有卡扣装置9;卡扣装置9与壳体1连接;侧面转动门8与观察窗10转动连接;壳体1侧面与散热窗12转动连接;壳体1内部与中控装置11连接;中控装置11与显示屏4控制连接;散热窗12内部设有散热片13;散热片13设置于壳体1内壁底部;散热片13与中控装置11底部连接;壳体1底部与滚轮14转动连接;壳体1侧面与后盖15转动连接;壳体1内部底部设有风机,风机侧面设有进风窗,风机朝向散热片13方向;壳体1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显示屏4边缘接触;中控装置11上设有通讯电缆,壳体1顶部上设有通孔,通讯电缆与发射器5
通讯连接;后盖15上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壳体1边缘接触;把手7上设有防滑层。
24.本实施例中,通过倾斜的显示屏4结构能够更加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当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感应板3能够快速收集使用人员信息,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交互效率,通过侧面的观察窗10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内部稳定性,通过中控装置11能够有效地提高本装置的内部稳定性和运行效率,通过散热窗12和散热片13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长时间工作稳定性本装置通过整体立式结构能够有效的将内部温度像底部传输,从而通过底部滚轮14与地面之间的缝隙排出热量,避免了在散热过程当中灰尘和水分进入的问题,减少了用于除尘和防潮的成本,提高了本装置的经济效率。
25.实施例二
26.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滚轮14上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上设有转动阻尼件,转动阻尼件与滚轮14转动阻尼连接;把手7上设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与壳体1侧面转动连接,把手7对称设置于壳体1两侧。
2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刹车装置能够有效的便于本装置固定,从而方便使用,通过把手7能够提高本装置搬运效率。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控制面板(2)、感应板(3)、显示屏(4)、发射器(5)、转动支架(6)、把手(7)、侧面转动门(8)、卡扣装置(9)、观察窗(10)、中控装置(11)、散热窗(12)、滚轮(14)和后盖(15);壳体(1)顶部与控制面板(2)连接;控制面板(2)与感应板(3)连接;壳体(1)顶部与转动支架(6)转动连接;转动支架(6)侧面与发射器(5)连接;发射器(5)与显示屏(4)通讯连接;显示屏(4)倾斜设置于壳体(1)上;壳体(1)侧面与把手(7)转动连接;壳体(1)侧面与侧面转动门(8)转动连接;侧面转动门(8)上设有卡扣装置(9);卡扣装置(9)与壳体(1)连接;侧面转动门(8)与观察窗(10)转动连接;壳体(1)侧面与散热窗(12)转动连接;壳体(1)内部与中控装置(11)连接;中控装置(11)与显示屏(4)控制连接;散热窗(12)内部设有散热片(13);散热片(13)设置于壳体(1)内壁底部;散热片(13)与中控装置(11)底部连接;壳体(1)底部与滚轮(14)转动连接;壳体(1)侧面与后盖(15)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滚轮(14)上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上设有转动阻尼件,转动阻尼件与滚轮(14)转动阻尼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把手(7)上设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与壳体(1)侧面转动连接,把手(7)对称设置于壳体(1)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部底部设有风机,风机侧面设有进风窗,风机朝向散热片(13)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显示屏(4)边缘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中控装置(11)上设有通讯电缆,壳体(1)顶部上设有通孔,通讯电缆与发射器(5)通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后盖(15)上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壳体(1)边缘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把手(7)上设有防滑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播终端领域,具体为物联网应急广播终端,包括壳体、控制面板、感应板、显示屏、发射器、转动支架、把手、侧面转动门、卡扣装置、观察窗、中控装置、散热窗、滚轮和后盖;壳体顶部与控制面板连接;控制面板与感应板连接;壳体顶部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支架侧面与发射器连接;发射器与显示屏通讯连接;显示屏倾斜设置于壳体上;壳体侧面与把手转动连接;壳体侧面与侧面转动门转动连接;侧面转动门上设有卡扣装置;卡扣装置与壳体连接;侧面转动门与观察窗转动连接;壳体侧面与散热窗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的整体结构提高了本装置的操作效率的同时,使得本装置便于移动。动。动。


技术研发人员:翁永庆 曾晓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铭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4
技术公布日:2022/6/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