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7552发布日期:2022-11-30 13:2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


背景技术:

2.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的必需品,消费者既希望手机具有大屏,又方便携带存放,于是新型的折叠屏手机应运而生。
3.目前市面上针对这类新型的折叠屏手机的手机壳或是未设置手机折叠时的折叠部分的保护装置,即便设置也通常采用裸露在折叠手机壳之外的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的上边缘固定在折叠手机壳的上壳体上,下边缘固定在折叠手机壳的下壳体上,在折叠手机展开时会产生凸起,使用不便,也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隐藏软连接部的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
5.一种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包括拉伸部和下固定部,所述拉伸部包括软连接部和上固定部,所述下固定部中开设有上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软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上固定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软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容纳腔底部弹性连接;所述软连接部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部,所述上固定部固定手机折叠屏,所述下固定部固定手机主体,当把所述上固定部折叠固定在所述下固定部上以后,所述软连接部恰好能够遮挡所述手机折叠屏与所述手机主体的连接部。
6.进一步地,还包括拉伸结构,所述拉伸结构为弹性条带,所述拉伸结构的上端连接所述软连接部的下端,所述拉伸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的底部。
7.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皮套包括手机壳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固定部固定在所述上壳体背面,所述下固定部固定在所述下壳体背面。
8.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部与所述上壳体相适配,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下壳体相适配,且所述上壳体上以及其后部的所述上固定部上均分别前后对应开设有与手机摄像头对应的摄像头孔以及与手机麦克风对应的麦克风孔。
9.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部背面层叠设置有多个容纳卡片的第一卡槽,所述下固定部背面还设置有卡扣座,所述下固定部一侧延伸出展开部,所述展开部设置有第三卡槽,且所述展开部在与所述卡扣座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扣头,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展开部通过卡扣按压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部的上部边缘中间设置挂绳孔套。
11.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底部开设有与手机充电口相对应的充电开口,且所述上壳体侧面开设有与手机侧面的按键相对应的按键开口。
12.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均为pc材质。
13.进一步地,所述软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拉伸结构的上端缝合连接。
14.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通过设置拉伸结构和容纳腔,在折叠手机时可以保护手机的折叠部分,在展开手机时避免了产生凸起,使用方便,外形美观。
16.2.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通过设置卡槽及展开部,增加了手机壳的功能。
17.3.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通过设置挂绳孔套,可以随用户需求添置不同长短的挂绳或指环,方便使用和携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彻底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的后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折叠时的俯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卡扣扣上时的主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24.其中,1-上壳体;11-摄像头孔;12-麦克风孔;13-按键开口;2-下壳体;21-充电开口;3-拉伸部;31-软连接部;32-拉伸结构;33-上固定部;4-下固定部;41-第一卡槽;42-卡扣座;43-挂绳孔套;44-容纳腔;45-第二卡槽;5-展开部;51-卡扣头;52-第三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包括拉伸部3和下固定部4,所述拉伸部3包括软连接部31和上固定部33,所述下固定部4中开设有上端开口的容纳腔44,所述软连接部31的上端与所述上固定部3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软连接部31的下端与所述容纳腔44底部弹性连接;所述软连接部31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44内部,所述上固定部33固定手机折叠屏,所述下固定部4固定手机主体,当把所述上固定部33折叠固定在所述下固定部4上以后,所述软连接部31恰好能够遮挡所述手机折叠屏与所述手机主体的连接部。
26.当手机处于展开状态时,软连接部31完全隐藏在容纳腔44中,上壳体1与下壳体2拼合在一起,中间没有空隙。上壳体1与下壳体2组合成为完整的手机壳,能够恰好容纳手机。无需取下手机,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可以随着手机一同折叠,并带动上固定部33与下固定部4转动,此时上固定部33的下边缘与下固定部4的上边缘不再贴合,逐渐远离,同时容纳腔44内部的软连接部伸出,正好能够包裹住手机折叠屏与手机主体的连接部,当手机的上屏与下屏贴合时,软连接部4与手机折叠屏与手机主体的连接部贴合,不会产生凸起,影响美观。再展开手机时,软连接部31重新回到容纳腔44内部。
27.进一步地,还包括拉伸结构32,所述拉伸结构32为弹性条带,所述拉伸结构32的上端连接所述软连接部31的下端,所述拉伸结构3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44的底部。在折叠手机时,拉伸结构32受到拉伸,逐渐伸长,在展开手机时,拉伸结构32则逐渐恢复形变,在此过程中,带动软连接部一同移动,除了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条带之外,拉伸结构32还可以为其它可拉伸可恢复的弹性材料。
28.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皮套包括手机壳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所述上固定部33固定
在所述上壳体1背面,所述下固定部4固定在所述下壳体2背面。在展开或折叠手机时,上固定部33随着上壳体1一同转动,下固定部4随着下壳体2一同转动。
29.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部33与所述上壳体1相适配,所述下固定部4与所述下壳体2相适配,且所述上壳体1上以及其后部的所述上固定部33上均分别前后对应开设有与手机摄像头对应的摄像头孔11以及与手机麦克风对应的麦克风孔12。上壳体1与下壳体2能够完全与适用型号的手机贴合,对手机进行保护,同时所设置的孔位可以将手机上需要露出的部分露出,此孔位可以采取完全包裹、半包裹或是完全露出摄像头的设置,可根据需求酌情选择。
30.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部4背面层叠设置有多个容纳卡片的第一卡槽41,所述下固定部4背面还设置有卡扣座42,所述下固定部4一侧延伸出展开部5,所述展开部5设置有第三卡槽52,且所述展开部5在与所述卡扣座4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扣头51,所述下固定部4与所述展开部5通过卡扣按压连接。所述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还可以作为卡袋使用,通过设置第一卡槽41与展开部5,增加了手机壳的功能,满足了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时设置卡扣,在携带手机时可以将卡扣扣上,节省空间。
31.作为另外一种实施例,所述下固定部4背面设置有交叉的第二卡槽45,可以容纳多张卡片,且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卡片不会轻易掉出。
32.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部4的上部边缘中间设置挂绳孔套43。所述挂绳孔套43可以设置在所述折叠屏手机保护皮套的任意位置,并能够配置可拆卸的悬挂链或指环,根据使用场景选择链绳的长短,方便携带。
33.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2底部开设有与手机充电口相对应的充电开口21,且所述上壳体1侧面开设有与手机侧面的按键相对应的按键开口13。充电开口21使得手机能够安置在在手机壳内充电,所述按键开口13也可采用全包式,设置按键凸起。
34.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均为pc材质。pc材质散热性能较好,抗划痕能力优秀,能够防止划痕对手机壳造成损坏。上固定部33,下固定部4和展开部5均为皮质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部件也可采用其他材质制成。
35.进一步地,所述软连接部31的下端与所述拉伸结构32的上端缝合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软连接部31与拉伸结构32也可采取其他连接方式,或以其他形式组合在一起。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