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振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4286发布日期:2023-04-20 02:1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振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声学材料,c08l33/04,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振膜。


背景技术:

1、振膜振动是发声产品声音的来源,振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声音的音质和音色,一般下对振膜有以下几点要求:(1)厚度薄,以保证振膜的灵敏度;(2)弹性模量高,材料密度低,使振膜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做振动时声音覆盖均匀;(3)刚性强,振动同一性好,使振膜即使在高频部分也有平坦的频响曲线,音色柔顺平滑;(4)阻尼性能好,应具有较大的内部损耗,以降低失真水平。但是目前市场上所用的高分子材料如pet或peek质量轻,阻尼性能好,但是刚性差,模量低,耐高温性能一般,做振膜时音质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低温下材料稳定性好、弹性好、拉伸性能好、厚度均匀、失真低、轻质灵敏的一种新型振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新型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由上到下依次由离型层1、第一热塑弹性体层2、纳米增韧层3、第二热塑弹性体层4组成。

4、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层1为pet薄膜、cpp薄膜、opp薄膜、bopp薄膜、离型纸中的一种。

5、更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层1为opp薄膜或cpp薄膜。

6、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层1的厚度为10-100μm。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塑弹性体层2和第二热塑弹性体层4为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

8、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为油性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本实用新型中对所述油性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购买厂家没有限制。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塑弹性体层2和第二热塑弹性体层4的硬度为50-100a。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塑弹性体层2和第二热塑弹性体层4的硬度为65-95a。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塑弹性体层2和第二热塑弹性体层4的涂布厚度为5-50μm。

12、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增韧层3为热塑性纳米纤维。

13、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增韧层3的厚度为5-30μ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包括离型层1、第一热塑弹性体层2、纳米增韧层3、第二热塑弹性体层4四层结构,通过两层热塑弹性体层并复合纳米纤维膜增韧,振膜厚度均一,外观好,弹性模量高,尺寸可调,可制备不同模量的产品以匹配不同振膜的设计要求;

16、2、本实用新型中两层热塑性弹性体层为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并规定其硬度为65-95a,纳米增韧层采用热塑性纳米纤维,两种物质的复合作用使该振膜在高温下不易发生塑性形变,低温下不易发脆,弹性高,抗拉伸性能好,不易失真,无需再复合胶膜或peek材料,节省成本,生产操作简单,良率高;

17、3、本实用新型中热塑弹性体层的厚度为5-50μm,纳米增韧层的厚度为5-30μm,膜层轻薄,厚度均匀,灵敏度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由上到下依次由离型层(1)、第一热塑弹性体层(2)、纳米增韧层(3)、第二热塑弹性体层(4)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振膜,所述振膜由上到下依次由离型层(1)、第一热塑弹性体层(2)、纳米增韧层(3)、第二热塑弹性体层(4)四层结构组成;离型层(1)厚度为10‑100μm,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2)和第二热塑弹性体层(4)为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硬度为65‑95A,厚度为5‑50μm,纳米增韧层(3)为热塑性纳米纤维,厚度为5‑30μm;此振膜在高低温下稳定性好、弹性好、拉伸性能好、厚度均匀、失真低、轻质灵敏,尺寸可调,可制备不同模量的产品以匹配不同振膜的设计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柏喜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骋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