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5219发布日期:2023-02-28 23:4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箱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声学测试行业中,隔音箱的应用十分广泛。隔音箱通常由多层屏蔽结构组成,其中内层的屏蔽结构传统的大多为方形结构,但是方形结构的隔离性能较弱,若采用曲面即球体或近似球体的结构,能够利用曲面声音反射原理实现提高隔离效果。无论是方形结构的隔音箱,还是球形结构的隔音箱,其在应用时都需要避震结构进行避震,以便于保证声学测试的顺利进行。
3.公开号为cn 209433853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震防尘隔音箱,其技术方案中包括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承重板下方,承重板底端竖直安装有多个圆柱,圆柱中部竖直插装在弹簧内,底座与圆柱对应竖直开设有圆孔,圆柱底部竖直插装在圆孔内;在使用时,利用弹簧与圆柱之间的配合,对承重板形成弹性支撑,从而使得隔音箱获得浮动效果,由此实现减震作用。
4.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对于隔音箱起到减震作用,但是其仅适用于方形结构的隔音箱,对于形状特殊的球形隔音箱而言,其球体的屏蔽结构且设置门体结构(200)以及内部支撑结构,球体结构在安装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若采用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则会出现安装不稳的情况,不能适用于球形隔音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保证球形隔音箱安装平稳且兼具减震效果的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球形内屏蔽箱安装的承载座和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位于所述承载座的下方,所述承载座和所述安装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浮动弹簧,所述承载座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三块限位块,每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圆弧凹面,所述球形内屏蔽箱安装在三块所述限位块之间且前端设置有门体结构,所述圆弧凹面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的外侧面贴合,所述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还包括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设置在所述球形内屏蔽箱的后端。
7.进一步,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两块配重块和若干块连接块,若干块所述连接块分布在所述球形内屏蔽箱的外侧面,两块所述配重块可拆卸设置在位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的后侧上端的两块所述连接块上。
8.进一步,所述承载座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导向柱,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若干配合柱,所述导向柱和所述配合柱上均开设有弹簧孔,所述浮动弹簧的两端分别处在相应的所述弹簧孔内。
9.进一步,所述承载座和所述安装底座之间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开设有若干个导向通孔,所述导向柱和所述配合柱均与所述导向通孔相适配,所述承载座的中部开
设有圆形通槽,所述导向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通槽和所述圆形槽均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配合。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根浮动弹簧使得承载座浮动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球形内屏蔽箱安装于承载座上因此获得浮动效果,从而实现减震;承载座的上端设置有三块以上的限位块,并且限位块的内侧开设有圆弧凹面,因此当球形内屏蔽箱时,其外侧面能够与各个限位块的圆弧凹面贴合,从而保证安装牢靠;由于球形内屏蔽箱的前端设置了门体结构,因此其前端重量比后端重量大,而通过在球形内屏蔽箱的后端设置配重组件进行配重,使得前后两端重量一致,从而使得球形内屏蔽箱的中心保持在中间,安装时不会前倾而导致侧翻。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不仅具有减震效果,还可以有效保证球形隔音箱的安装平稳。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爆炸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承载座1和安装底座2,所述安装底座2位于所述承载座1的下方,所述承载座1和所述安装底座2之间设置有四根浮动弹簧3,从而由四根所述浮动弹簧3将所述承载座1撑起,以令所述承载座1上下浮动;所述承载座1的上端设置有四块限位块4,四块所述限位块4以所述承载座1的中点为中心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承载座1上,四块所述限位块4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圆弧凹面5,所述圆弧凹面5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外侧面贴合,因此当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安装在四块所述限位块4之间时能够保证贴合,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与所述圆弧凹面5之间的固定连接采用胶水固定或所述限位块4采用磁性材料制成实现吸合固定;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前端设置有门体结构200,因此会使得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前端比后端重,安装时容易前倾,因此在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后端设置配重组件6,实现前后两端的重量平衡,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门体结构200包括屏蔽门、锁扣等组件,为常规结构。
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组件6包括两块配重块61和八块连接块62,八块所述连接块62均匀分布在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外侧面,主要位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两块所述配重块61可拆卸设置在位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后侧上端的两块所述连接块62上。所述配重块61采用螺丝或螺纹连接的结构与所述连接块62配合,可以根据需求更换配重块61或安装位置。
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座1的下端设置有四根导向柱7,所述安装底座2上设置有四根配合柱8,所述导向柱7和所述配合柱8上均开设有弹簧孔,所述浮动弹簧3的两端分别处在相应的所述弹簧孔内。所述导向柱7的下端开设有所述弹簧孔,所述配合柱8的上端开设有所述弹簧孔,所述弹簧孔用于所述浮动弹簧3的安装及限位,使得所述浮动弹簧3能够保持位置不变。
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座1和所述安装底座2之间设置有导向座9,所述导向座9
上开设有四个导向通孔10,所述导向柱7和所述配合柱8均与所述导向通孔10相适配,所述承载座1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槽11,所述导向座9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12,所述圆形通槽11和所述圆形槽12均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配合。所述承载座1位于所述导向座9的上端且四根所述导向柱7插入四个所述导向通孔10内,所述安装底座2固定在所述导向座9的下端且四根所述配合柱8插入四个所述导向通孔10内,所述导向通孔10能够对所述导向柱7和所述配合柱8起到导向作用,并且限制所述导向柱7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移动,以保证所述承载座1进行上下浮动的减震动作,所述安装底座2通过所述配合柱8与所述导向通孔10的配合,在安装时便于对位及安装;所述圆形通槽11和所述圆形槽12均用于对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进行让位,避免运动干涉,此外,所述圆形槽12让位后保证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不与所述导向座9接触,避免在上下浮动时造成碰撞。
18.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它包括用于球形内屏蔽箱(100)安装的承载座(1)和安装底座(2),所述安装底座(2)位于所述承载座(1)的下方,所述承载座(1)和所述安装底座(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浮动弹簧(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三块限位块(4),每块所述限位块(4)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圆弧凹面(5),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安装在三块所述限位块(4)之间且前端设置有门体结构(200),所述圆弧凹面(5)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外侧面贴合,所述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还包括配重组件(6),所述配重组件(6)设置在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6)包括两块配重块(61)和若干块连接块(62),若干块所述连接块(62)分布在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外侧面,两块所述配重块(61)可拆卸设置在位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的后侧上端的两块所述连接块(6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导向柱(7),所述安装底座(2)上设置有若干配合柱(8),所述导向柱(7)和所述配合柱(8)上均开设有弹簧孔,所述浮动弹簧(3)的两端分别处在相应的所述弹簧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和所述安装底座(2)之间设置有导向座(9),所述导向座(9)上开设有若干个导向通孔(10),所述导向柱(7)和所述配合柱(8)均与所述导向通孔(10)相适配,所述承载座(1)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槽(11),所述导向座(9)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12),所述圆形通槽(11)和所述圆形槽(12)均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100)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保证球形隔音箱安装平稳且兼具减震效果的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球形内屏蔽箱安装的承载座和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位于所述承载座的下方,所述承载座和所述安装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浮动弹簧,所述承载座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三块限位块,每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圆弧凹面,所述内屏蔽箱安装在三块所述限位块之间且前端设置有门体结构,所述圆弧凹面与所述球形内屏蔽箱的外侧面贴合,所述隔音箱平衡减震结构还包括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设置在所述球形内屏蔽箱的后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隔音箱的技术领域。用新型应用于隔音箱的技术领域。用新型应用于隔音箱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罗英俊 谭显文 何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9
技术公布日:2023/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