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

文档序号:33831894发布日期:2023-04-19 22:2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光流检测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1、光流传感器是基于计算机视觉中的光流法进行图像处理、并用于估计自身或者安装对象运动速度的传感器,具有成本低、计算速度快的优势。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导航、自主式机器人以及辅助驾驶系统等这类嵌入式系统的不断普及,应用在其中的光流检测系统也逐渐朝着小型化、集成化和低功耗的方向发展。

2、现阶段,绝大多数的片上光流检测系统采用前端传感器+存储器+处理器的架构,多用于二维平面的检测,前端传感器使用有源像素图像传感器,拍摄检测范围小,随着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和帧频的提高,传感器输出的数据量也会同比增长;另外,处理器采用的光流算法多是基于梯度的算法(例如cn103871076a),计算复杂度较高,巨量的数据与高计算复杂度使得整个系统需要具备高计算能力的处理器和大量的硬件资源,整个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发热严重问题,不方便系统长时间高效率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以解决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前端的超广角摄像装置;壳体的前端具有透明面板,超广角摄像装置内嵌于透明面板中,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对超广角摄像装置进行散热的散热片模组。

3、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的前端设置超广角摄像装置提取三维坐标和光流数据;壳体的后端设置散热片模组对超广角摄像装置进行散热,可保持该光流检测系统长时间工作而不产生过热问题。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散热片模组对应超广角摄像装置的位置设置。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超广角摄像装置包括位于壳体中间的rgb相机、以及分别位于rgb相机两侧的两个深度摄像头。

6、上述技术方案中,配置rgb相机和双目摄像机,可以在高低功耗模式切换,实现对周边物体的三维定位,和超广角光流图像的获取。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散热片模组包括位于壳体后端的若干间隔设置散热片,散热片内嵌连接至壳体内部,若干散热片位于透明面板内侧的两个深度摄像头和rgb相机后方。

8、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散热片脱落问题以及超广角摄像装置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的问题。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若干散热片采用分离式设计,以中间散热片为基准,两侧等距散热片分布。

10、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光流检测系统的体积得到最大利用,同时保证光流检测系统长时间工作时的散热效率问题。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外周还设有数据连接接口。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数据连接接口包括与远程pc端或无人机飞控控制端连接的视频传输接口,视频传输接口将超广角摄像装置检测的图像信息传入远程pc端或无人机飞控控制端。

1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视频传输接口连接pc端或无人机飞控控制端,可将图像信息直接传入飞控辅助imu直接进行后期姿态数据结算修正。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外周还设有电源接口。

15、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电源接口单独供电,解决了传统的usb与type-c数据线供电设备电压不足的问题,且壳体内腔电源线单独接线不接在任何电路板上,只使用电源在中心对电量进行分流,无需担心设备供电问题。

1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透明面板与壳体通过卡扣连接。

1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外周还设有用于固定该壳体的固定连接口。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整体设计使超广角摄像装置达到了在高性能工作,同时解决光流检测系统的散热问题以及在强灰、高尘等恶劣环境下对物体进行高精度识别并在三维坐标中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光流传感器散热效率低,无法长时间高功率工作,定位精度小和不方便安装的问题,并且从当前光流检测的二维平面检测拓展到三维空间立体精确定位,扩大识别范围和精度,提高系统鲁棒性和精准性,且更人性化并且进一步方便人力操作,增加生产效率。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前端的超广角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透明面板,所述超广角摄像装置内嵌于所述透明面板中,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对超广角摄像装置进行散热的散热片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模组对应所述超广角摄像装置的位置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广角摄像装置包括位于壳体中间的rgb相机、以及分别位于rgb相机两侧的两个深度摄像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模组包括位于壳体后端的若干间隔设置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内嵌连接至壳体内部,若干散热片位于透明面板内侧的两个深度摄像头和rgb相机后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散热片采用分离式设计,以中间散热片为基准,两侧散热片等距分布。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周还设有数据连接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连接接口包括与远程pc端或无人机飞控控制端连接的视频传输接口,视频传输接口将所述超广角摄像装置检测的图像信息传入远程pc端或无人机飞控控制端。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周还设有电源接口。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板与壳体通过卡扣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周还设有用于固定该壳体的固定连接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强散热超广角光流检测系统,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前端的超广角摄像装置,超广角摄像装置包括位于壳体中间的RGB相机、以及分别位于RGB相机两侧的两个深度摄像头;壳体的前端具有透明面板,超广角摄像装置内嵌于透明面板中,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对超广角摄像装置进行散热的散热片模组。本技术在壳体的前端设置超广角摄像装置提取三维坐标和光流数据;壳体的后端设置散热片模组对超广角摄像装置进行散热,可保持该光流检测系统长时间工作而不产生过热问题。而且配置RGB相机和双目摄像机,可以在高低功耗模式切换,实现对周边物体三维定位以及超广角光流图像的获取。

技术研发人员:刘荃,贺鹏飞,刘志航,权志方,于凯,杨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