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组件、音响设备及音响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5953发布日期:2023-04-20 00:5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音响组件、音响设备及音响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音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响组件、音响设备及音响支架。


背景技术:

1、音响本意是指人体能感受的声音总称,包括人声、器乐和效果,而对上述音响进行记录、处理、传输、放大和播放的设备则称为音响设备,其中包括:录音设备、后期处理设备、作品载体、数据信号采集设备、数模转换设备、声卡和周遍设备,功放和扬声器调音台等。

2、音响设备布置的位置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例如,音箱正对用户时用户的感知效果最好,收音设备距离声源有一定偏角可以有效防止音爆。为了让用户使用音响设备时获得更好的体验,市面提供了众多不同款式的音响支架。然而,现有音响支架的可调节性不高,且难以适配不同尺寸音响,实际使用中调节角度有限,仍然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音响组件、音响设备及音响支架,本方案的音响支架通过设置多段可滑动连接杆和万向节组件,实现了多段、多维调节音响设备的位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音响支架,音响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万向节组件。第二连接杆穿设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可沿第一连接杆长度方向滑动。第三连接杆背离第二连接杆的端部连接音响设备,万向节组件连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万向节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球头,第一壳体连接第二连接杆,球头连接第三连接杆,第一壳体的内表壁抵接球头,沿第三连接杆至第二连接杆方向,第二壳体套设于第一壳体背离球头的一侧,沿第二连接杆至第三连接杆方向,第二壳体内表壁的截面逐渐减小,第二壳体朝向第二连接杆的方向逐步套设于第一壳体时,第一壳体对球头的压力逐渐增大。

3、在一些实施例中,音响支架还包括插销、弹簧和底板,底板贴合第一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沿垂直于第二连接杆轴线方向,第一连接杆背离第二连接杆的壁面设置第一通孔,插销一端位于第一连接杆背离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抵接至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弹簧连接插销背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底板。

4、在一些实施例中,音响支架还包括锁块,底板对称设置于第一连接杆背离第二连接杆的两侧,且均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沿底板法向,底板设置转轴,锁块设置第二通孔,转轴穿设于第二通孔。

5、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块包括凸轮和拨杆,第二通孔布置于凸轮,拨杆固定连接于凸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外表壁设置螺纹,第二壳体的内表壁螺纹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外表壁。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三连接杆的端部设置第一连接槽,第一壳体设置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槽。

8、在一些实施例中,音响支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四连接杆和第五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的轴线垂直于第三连接杆的轴线,第四连接杆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条形孔,第五连接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垂直于第二段,第一段固定连接第二段,第一段设置第二通孔,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一条形孔。

9、在一些实施例中,音响支架还包括第二紧固件和第六连接杆,第二段设置第二条形孔,第六连接杆设置第三条形孔,第二紧固件穿设于第二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

10、在一些实施例中,音响支架还包括第三紧固件,第四连接杆靠近第三连接杆的端部设置第三通孔和第一弧形孔,第三连接杆靠近第四连接杆的端部设置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三紧固件连接第四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

11、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音响组件,音响组件包括音响设备和上述音响支架,音响支架还包括安装座,音响支架设置于安装座,音响设备安装于音响支架。

12、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方案音响支架的第二连接杆可滑动地穿设于第一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音响设备直接或间接地安置于第三连接杆背离第二连接杆的端部,故音响设备可以随第二连接杆的滑动进行位置的调节。当音响设备的音量调节到极限位置,若音响设备正对用户设置,用户感觉到音响设备发出声音不清楚时,可以滑动第二连接杆使第二连接杆伸出较长的距离,让音响设备距离用户较近,从而获得更清楚、更震撼的听觉反馈;用户感觉到音响设备发出的声音过大时,可以滑动第二连接杆时第二连接杆缩回部分距离,让音响设备距离用户较远,从而获得更柔和、立体感跟强的听觉反馈。

14、设置万向节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球头。万向节组件连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具体的,万向节组件的第一壳体连接第二连接杆,万向节组件的球头连接第三连接杆,故第三连接杆可以绕第二连接杆的端部任意方向转动,由于音响设备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第三连接杆,故音响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随第三连接杆的转动任意改变朝向。

15、万向节组件的第二壳体套设于第一壳体上,球头位于第一壳体内部,即第一壳体的内表壁抵接球头,采用两层壳体套设的结构,具体的,第二壳体自第三连接杆至第二连接杆的方向套设于第一壳体,设置两层壳体的套设结构使第一壳体提供给球头的保持力更足,让万向节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更稳固。沿第二连接杆至第三连接杆的方向观察,第二壳体内表壁的截面逐渐减小,第二壳体头部倾斜收紧的造型,使第二壳体越往第二连接杆方向移动,第一壳体锁止球头就越紧,进而巩固了万向节组件的稳固性,使音响支架能够承受重量较大的音响设备,并且能够以多段、多维调节的方式调整音响设备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音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支架还包括插销、弹簧和底板,所述底板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杆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壁面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插销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抵接至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插销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支架还包括锁块,所述底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沿所述底板法向,所述底板设置转轴,所述锁块设置第二通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包括凸轮和拨杆,所述第二通孔布置于所述凸轮,所述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壁设置螺纹,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端部设置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壳体设置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支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四连接杆和第五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轴线,所述第四连接杆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五连接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垂直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一条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支架还包括第二紧固件和第六连接杆,所述第二段设置第二条形孔,所述第六连接杆设置第三条形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条形孔和所述第三条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支架还包括第三紧固件,所述第四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端部设置第三通孔和第一弧形孔,所述第三连接杆靠近所述第四连接杆的端部设置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三紧固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

10.一种音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组件包括音响设备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音响支架,所述音响支架还包括安装座,所述音响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音响设备安装于所述音响支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音响组件,音响组件包括音响支架,音响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万向节组件。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第三连接杆背离第二连接杆的端部连接音响设备,万向节组件连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万向节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球头,第一壳体连接第二连接杆,球头连接第三连接杆,第一壳体的内表壁抵接球头,第二壳体套设于第一壳体外壁。第二壳体朝向第二连接杆的方向逐步套设于第一壳体时,第一壳体对球头的压力逐渐增大。本技术的音响支架实现对音响设备的多段、多维调节,能调节音响设备的位置于多种状态,并且能够设配不同外形、尺寸及重量较大的音响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倍思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