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6505发布日期:2023-03-25 01:4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后盖,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


背景技术:

2.手机后盖是安装在手机背面的配件,主要起到保护、装饰的功能。为了增加手机后果的外观多样性,有的手机后盖上会设置有纹理。目前,对于注塑成型的手机后盖的纹理都是刻蚀的方式形成的。
3.然而,刻蚀方式所形成的纹理较为粗糙,故该纹理大多也比较粗糙,不能在手机后盖上形成够细腻、精致的纹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所述手机后盖包括:第一uv纹理层、片材层、注塑基材层、镜面银油墨层、防爆膜层、第二uv纹理层、增亮膜层和盖底油墨层,所述第一uv纹理层、片材层、注塑基材层、镜面银油墨层、防爆膜层、第二uv纹理层、增亮膜层和盖底油墨层依次层叠。
5.进一步,所述片材层和注塑基材层均为pc材料形成,
6.进一步,所述片材层的厚度为90~110μm,所述注塑基材层的厚度为550~580μm。
7.进一步,所述第一uv纹理层的厚度为10~20μm。
8.进一步,所述镜面银油墨层的厚度为4~6μm。
9.进一步,所述防爆膜层的厚度为70~80μm。
10.进一步,所述第二uv纹理层的厚度为15~20μm。
11.进一步,所述增亮膜层的厚度为0.035~0.05μm。
12.进一步,所述盖底油墨层的厚度为24~28μm。
13.进一步,所述盖底油墨层由四层单油墨层形成,单油墨层的厚度为5~7μm。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与传统刻蚀的方式相比,由于第一uv纹理层通过直接转印到片材层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在手机后盖上形成精致、细致的纹理。
16.2、由于注塑基材层与片材层融合在一起,因此可以避免第一uv纹理层与注塑基材层出现明显分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手机后盖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如图1所示,该手机后盖包括:
第一uv纹理层1、片材层2、注塑基材层3、镜面银油墨层4、防爆膜层5、第二uv纹理层6、增亮膜层7和盖底油墨层8,第一uv纹理层1、片材层2、注塑基材层3、镜面银油墨层4、防爆膜层5、第二uv纹理层6、增亮膜层7和盖底油墨层8依次层叠。
20.其中,注塑基材层3和片材层2融合作为手机后盖的基板;第一uv纹理层1和第二uv纹理层6均用于形成手机后盖的纹理;镜面银油墨层4可以使片材层2带有镜面效果,通常用于形成厂商的logo;防爆膜层5用于增强手机后盖的粘结力和抗张力;增亮膜层7用于增强手机后盖的光反射能力,从而提高亮度;盖底油墨层8用于形成手机后盖的底色。
21.在制作第一uv纹理层1时,通过转印的方式将uv胶印在片材层2的顶面,并通过紫外线照射使uv胶固化从而形成第一uv纹理层1,然后将片材层2放置在注塑模具中,通过注塑熔融的方式将注塑材料和片材层2融合到一起。其中,第一uv纹理层1的光遮蔽性控制在30%~70%,实现ag颗粒感。
22.与传统刻蚀的方式相比,由于第一uv纹理层1通过直接转印到片材层2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在手机后盖上形成精致、细致的纹理。此外,由于注塑基材层3与片材层2融合在一起,因此可以避免第一uv纹理层1与注塑基材层3出现明显分层的问题。
23.具体地,片材层2和注塑基材层3均为pc材料形成。由于片材层2和注塑基材层3的材料相同,因此其融合效果更好。
24.具体地,第一uv纹理层1的厚度为10~20μm。
25.具体地,片材层2的厚度为90~110μm。
26.具体地,注塑基材层3的厚度为550~580μm。
27.具体地,镜面银油墨层4的厚度为4~6μm。
28.具体地,防爆膜层5的厚度为70~80μm。
29.具体地,第二uv纹理层6的厚度为15~20μm。
30.具体地,增亮膜层7的厚度为0.035~0.05μm。
31.具体地,盖底油墨层8的厚度为24~28μm。
32.具体地,盖底油墨层8由四层单油墨层形成,单油墨层的厚度为5~7μm。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后盖包括:第一uv纹理层、片材层、注塑基材层、镜面银油墨层、防爆膜层、第二uv纹理层、增亮膜层和盖底油墨层,所述第一uv纹理层、片材层、注塑基材层、镜面银油墨层、防爆膜层、第二uv纹理层、增亮膜层和盖底油墨层依次层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层和注塑基材层均为pc材料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层的厚度为90~110μm,所述注塑基材层的厚度为550~58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v纹理层的厚度为10~2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银油墨层的厚度为4~6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膜层的厚度为70~80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v纹理层的厚度为15~20μ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层的厚度为0.035~0.05μ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底油墨层的厚度为24~28μ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底油墨层由四层单油墨层形成,单油墨层的厚度为5~7μm。

技术总结
一种具有注塑基材层的手机后盖,包括:第一UV纹理层、片材层、注塑基材层、镜面银油墨层、防爆膜层、第二UV纹理层、增亮膜层和盖底油墨层,第一UV纹理层、片材层、注塑基材层、镜面银油墨层、防爆膜层、第二UV纹理层、增亮膜层和盖底油墨层依次层叠。与传统刻蚀的方式相比,由于第一UV纹理层通过直接转印到片材层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在手机后盖上形成精致、细致的纹理。此外,由于注塑基材层与片材层融合在一起,因此可以避免第一UV纹理层与注塑基材层出现明显分层的问题。出现明显分层的问题。出现明显分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文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彩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3/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