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0798发布日期:2023-09-20 19:5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耳机,尤其涉及一种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


背景技术:

1、挂脖式蓝牙耳机是常见的其中一种蓝牙耳机。常见的挂脖式蓝牙耳机包含有挂圈、两个耳机体,两者之间分别通过线束连接,使用时挂圈挂在脖子后面,耳机体则插入到耳朵中。挂圈一般分别带有两个舱体,分别用于放置电路板、电池等元件。

2、授权公告号为cn 208424718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挂脖式蓝牙耳机,包括:主体、连接在主体一侧的第一耳机、以及连接在主体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耳机。主体包括:后挂、连接在后挂一端的第一功能端、以及连接在后挂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二功能端;后挂为弧形结构且包括:记忆金属骨架和套设在记忆金属骨架上的第一弹性硅胶套;第一功能端包括:第一内置功能模块和套设在第一内置功能模块上的第二弹性硅胶套;第二功能端包括:第二内置功能模块和套设在第二内置功能模块上的第三弹性硅胶套。

3、虽然上述专利文件中的挂脖式蓝牙耳机,后挂具备形变能力以匹配不同使用者的脖子形状,并且回弹性好,便于收纳,配合弹性硅胶套保证配套的舒适度,泛用性强。但其挂脖式蓝牙耳机是整体式结构,主体与第一耳机、第二耳机不可分离,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的选择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且当主体或第一耳机、第二耳损坏时,则整个耳机就无法使用了,因此不能满足部分用户需要更换或者拆卸维护的需求,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挂脖式蓝牙耳机是整体式结构,不能分离替换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源组件,所述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源组件,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底部连接有第一耳机组件,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底部,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底部连接有第二耳机组件,所述第二耳机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底部,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及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底部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耳机组件与所述第二耳机组件。

3、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包括第一电源壳,所述第一电源壳顶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电源壳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线一端固定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4、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包括第二电源壳,所述第二电源壳顶部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电源壳底部开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线另一端固定插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耳机组件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孔内。

5、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壳包括第一底壳以及卡合于第一底壳上的第一面盖,所述第一底壳与所述第一面盖卡合形成一内部中空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电控板,所述电控板上电性连接有开关按键以及音量调节按键。

6、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壳包括第二底壳以及卡合于第二底壳上的第二面盖,所述第二底壳与所述第二面盖卡合形成一内部中空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且所述锂电池为所述电控板进行供电。

7、可选地,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包括第一耳机线以及与所述第一耳机线电性连接的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线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二耳机组件包括第二耳机线以及与所述第二耳机线电性连接的第二耳机,所述第二耳机线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孔内,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9、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两侧的一组安装支架,各所述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壳、所述第二电源壳连接,各所述安装支架上连接有一组导杆,两个所述导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对设置有夹持槽,两个所述夹持槽内侧面粘贴有橡胶垫。

10、可选地,两个所述安装支架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安装支架且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手轮。

11、可选地,所述音量调节按键包括音量增加按键和音量减小按键,所述音量增加按键和所述音量减小按键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3、通过在第一电源组件底部连接有第一耳机组件,在第二电源组件底部连接有第二耳机组件,且第一耳机组件及第二耳机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一电源组件、第二电源组件底部,进而可更换不同型号的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代替了传统的耳机中的耳机组件为固定连接不能分离的结构和只能适配一种型号的耳机组件,使得第一耳机组件、第二耳机组件能够与第一电源组件、第二电源组件分离并适配不同型号的耳机组件,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分离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且通过在第一电源组件、第二电源组件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能够将第一耳机组件、第二耳机组件固定在第一电源组件、第二电源组件底部,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耳机组件、第二耳机组件出现脱落的现象,保证了耳机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包括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源组件,所述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源组件,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底部连接有第一耳机组件,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底部,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底部连接有第二耳机组件,所述第二耳机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底部,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及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底部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耳机组件与所述第二耳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包括第一电源壳,所述第一电源壳顶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电源壳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线一端固定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壳包括第一底壳以及卡合于第一底壳上的第一面盖,所述第一底壳与所述第一面盖卡合形成一内部中空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电控板,所述电控板上电性连接有开关按键以及音量调节按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包括第二电源壳,所述第二电源壳顶部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电源壳底部开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线另一端固定插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耳机组件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壳包括第二底壳以及卡合于第二底壳上的第二面盖,所述第二底壳与所述第二面盖卡合形成一内部中空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且所述锂电池为所述电控板进行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包括第一耳机线以及与所述第一耳机线电性连接的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线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耳机组件包括第二耳机线以及与所述第二耳机线电性连接的第二耳机,所述第二耳机线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孔内,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两侧的一组安装支架,各所述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壳、所述第二电源壳连接,各所述安装支架上连接有一组导杆,两个所述导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对设置有夹持槽,两个所述夹持槽内侧面粘贴有橡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支架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安装支架且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手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量调节按键包括音量增加按键和音量减小按键,所述音量增加按键和所述音量减小按键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拔插可替换结构,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源组件,所述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源组件,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底部连接有第一耳机组件,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底部,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底部连接有第二耳机组件,所述第二耳机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底部,所述第一电源组件及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底部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耳机组件与所述第二耳机组件;本技术能够适配不同型号的耳机组件,且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耳机组件、所述第二耳机组件出现脱落的现象,保证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坚诚,李平,吴建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森麦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