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5731发布日期:2023-05-11 10:1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水下通信,特别涉及一种水下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1、在通信系统中,送受话器与通信系统输入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匹配程度直接影响到了通信系统信号传递的效率,当受话器的阻抗与通信系统输出阻抗接近或相等时,整体系统受话效率达到最高。水下通信受话器是水下通信领域的重要装置,实现了在水下将通信信号转为声音并被使用者接听到。为使其在水环境中实现电声转换,水下通信受话器采用固体压电材料作为核心换能元件。与传统的受话器表现为一个电阻不同,水下通信受话器的电学阻抗表现为一个电容,在语音频段阻抗值远大于通信系统输出阻抗,因而无法直接匹配,因此如何使设计通信系统,实现水下通信受话器与通信系统的阻抗匹配,成为本领域的一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通信设备,用以解决当前水下通信设备与通信系统的阻抗不能直接匹配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通信设备,包括:受话器和变压器;

3、所述变压器包括:

4、环形磁铁;

5、初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环形磁铁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匝数;

6、次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环形磁铁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匝数;

7、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初级线圈和通信系统;

8、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次级线圈和所述受话器;

9、所述第一匝数和所述第二匝数与所述受话器的阻抗以及所述输入端口处的阻抗相对应。

10、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所述环形磁铁形成为口字型结构,且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缠绕在所述环形磁铁的同一侧壁上。

11、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所述环形磁铁由软磁性材料制成。

12、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所述输入端口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一地线;

13、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初级线圈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地线与所述初级线圈的输出端连接。

14、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所述输出端口包括:第二信号线和第二地线;

15、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次级线圈的两端连接,且所述受话器串联在所述第二信号线上;

16、所述第二地线与所述受话器的输出端连接。

17、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还包括:壳体;

18、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容置槽、空腔以及第二容置槽,沿第二方向开设有供导线穿设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相通,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成预设角度;

19、其中,所述受话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20、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21、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通过密封材料密封所述第一容置槽,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22、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所述预设角度为90度。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下通信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申请的水下通信设备通过在受话器和通信系统之间设置变压器,且变压器中初级线圈具有的第一匝数和次级线圈具有的第二匝数,与受话器的阻抗以及输入端口处的阻抗相对应,使得通过具有第一匝数初级线圈和第二匝数次级线圈的变压器可实现受话器与通信系统的阻抗匹配。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受话器和变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磁铁形成为口字型结构,且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缠绕在所述环形磁铁的同一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磁铁由软磁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一地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口包括:第二信号线和第二地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密封材料密封所述第一容置槽,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90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下通信设备,包括:受话器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环形磁铁;初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环形磁铁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匝数;次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环形磁铁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匝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初级线圈和通信系统;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次级线圈和所述受话器;所述第一匝数和所述第二匝数与所述受话器的阻抗以及所述输入端口处的阻抗相对应。本申请的水下通信设备通过在受话器和通信系统之间设置变压器,且变压器中初级线圈具有的第一匝数和次级线圈具有的第二匝数,与受话器的阻抗以及输入端口处的阻抗相对应,实现了受话器与通信系统的阻抗匹配。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光,张鸿翔,郝旭东,周斐,乔美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三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