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抖对焦结构以及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0583发布日期:2023-06-08 14:2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抖对焦结构以及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摄像模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抖对焦结构以及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制造行业越来越发达,电子产品的小型化也越来越重要,目前行业上的光学防抖摄像模组也越来越多。

2、目前市场上光学防抖摄像模组一般需要实现镜头对焦和镜头防抖功能。而镜头对焦和镜头防抖功能一般需要由对焦防抖驱动单元来实现。对焦防抖驱动单元驱动镜头沿x轴或y轴或z轴方向移动,必要时,还需要驱动镜头在x轴、y轴以及z轴三个方向上叠加移动。

3、例如,专利文献(cn214586188u)公开一种防抖对焦马达及其应用模组,其包括固定结构、防抖弹簧、防抖结构和对焦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定位座和外壳;防抖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结构连接;防抖结构包括传感器载体、至少一组防抖磁石和至少两组防抖线圈,防抖磁石固定于外壳的内部,传感器载体可移动地安装于壳体内部的下部,防抖线圈设置于传感器载体上;防抖结构与防抖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对焦结构设置于传感器载体上,对焦结构包括镜头载体、对焦磁石和对焦线圈,对焦线圈设置于镜头载体的外围。

4、在上述方案中,借由防抖线圈和防抖磁石相互作用来驱动传感器载体,而对焦结构设在传感器载体上,传感器载体移动过程中需要同时带动对焦结构,这样会增加防抖线圈和防抖磁石的工作负荷,能耗较高。

5、此外,防抖弹簧需要同时驱动传感器载体和对焦结构恢复原位,这增加防抖弹簧的工作负荷,防抖弹簧需要较大的弹性系数(也称劲度系数)才能够提供足够的形变弹力来驱动传感器载体和对焦结构。然而,如果防抖弹簧的弹性系数较大,则会增加驱动传感器和对焦结构所需的动力,这无疑也会增加摄像模组的能耗。

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摄像模组能耗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抖对焦结构以及摄像模组,其可降低摄像模组能耗。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防抖对焦结构,包括壳体、镜头以及芯片,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防抖驱动单元和对焦驱动单元;芯片设于对焦驱动单元,借由对焦驱动单元驱动芯片沿z轴移动;防抖驱动单元包括定子模块、动子模块、弹片结构以及防抖驱动模块;定子模块设有上下端贯通的腔体;腔体下端口设有沿垂直z轴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底板;弹片结构包括设于底板顶壁的框座,框座设有至少三个沿z轴延伸设置的弹簧柱,弹簧柱的下端连接框座,弹簧柱的上端连接动子模块,借由弹簧柱将动子模块可活动且可弹性复位地悬空设置在腔体内;防抖驱动模块连接动子模块和定子模块,用以驱动动子模块相对于定子模块沿垂直z轴的方向移动;镜头设于动子模块。

4、在一实施方式中,框座包括框座主体以及至少三个沿框座主体周向等间隔设置的延展部;每一延展部自框座主体外侧边缘沿平行于框座主体底壁的方向朝外延展,且其末端抵接腔体内壁。

5、在一实施方式中,弹簧柱的配置数量和延展部的配置数量相同;各弹簧柱与各延展部位置逐一对应。

6、在一实施方式中,动子模块的形廓与框座主体的形廓相适配。

7、在一实施方式中,弹簧柱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弹簧柱呈矩形排布。

8、在一实施方式中,对焦驱动单元包括弹性支架和对焦驱动模块;弹性支架可沿z轴方向弹性形变地连接于壳体;芯片设于弹性支架;对焦驱动模块连接芯片和壳体内壁,以驱动芯片沿z轴方向移动。

9、在一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架包括基座板和弹性悬置板;壳体包括一竖向壁,基座板被限定于竖向壁,用以与外部构件固接;弹性悬置板一端连接在基座板上,弹性悬置板的另一端悬空设置;弹性悬置板的形状呈开口朝向竖向壁的u字形;芯片设于弹性悬置板的自由端。

10、在一实施方式中,弹性悬置板包括上半段、下半段以及竖向段;

11、上半段的一端固接在基座板,上半段的另一端固接竖向段的顶端,上半段开设有窗口;下半段间隔地位于上半段的下方,下半段的一端连接竖向段的底端,下半段的另一端悬空设置;u字形由上半段、竖向段以及下半段组成;

12、芯片设于下半段的顶壁;芯片和窗口位于镜头的光轴上。

13、在一实施方式中,芯片通过一导向结构与壳体的竖向壁可沿z轴往复滑动地滑接。

14、在一实施方式中,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以及导向滚珠;第一条形槽开设于壳体的竖向壁;第二条形槽开设于芯片背向竖向段的侧壁;导向滚珠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可滑动地抵接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

15、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壳体、镜头、芯片以及上述的防抖对焦结构;防抖对焦结构收容于壳体内,借由防抖对焦结构驱动镜头和芯片的相对位置,以实现摄像模组对焦和防抖。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申请的防抖驱动单元和对焦驱动单元由上至下独立设置,防抖驱动单元和对焦驱动单元的作动过程互不干涉。对于防抖驱动单元而言,其只需驱动镜头在x-y轴所在平面移动,无需驱动对焦驱动单元移动。同样的,对于对焦驱动单元而言,其只需要驱动芯片沿z轴移动,无需驱动防抖驱动单元移动。借由前述方式,可以降低对焦驱动单元和防抖驱动单元的工作负荷,可有效降低摄像模组的能耗。

18、此外,弹片结构只需将动子模块悬空设置在定子模块的腔体内,而无需承载对焦驱动单元,这样会减轻弹片结构的工作负荷。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选用较小弹性系数的弹片结构,这样可以使弹片结构在保持足够形变弹力来迫使动子模块恢复原位的同时,也可降低驱动动子模块所需的动力,借此方式可有效降低防抖驱动单元的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抖对焦结构,其应用于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壳体(10)、镜头(20)以及芯片(30),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座包括框座主体(471)以及至少三个沿所述框座主体(471)周向等间隔设置的延展部(472);每一所述延展部(472)自所述框座主体(471)外侧边缘沿平行于所述框座主体(471)底壁的方向朝外延展,且其末端抵接所述腔体(421)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抖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473)的配置数量与所述延展部(472)的配置数量相同;各所述弹簧柱(473)与各所述延展部(472)位置逐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抖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473)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弹簧柱(473)呈矩形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驱动单元(50)包括弹性支架和对焦驱动模块;所述弹性支架可沿z轴方向弹性形变地连接于所述壳体(10);所述芯片(30)设于所述弹性支架;所述对焦驱动模块连接所述芯片(30)和所述壳体(10)内壁,以驱动所述芯片(30)沿z轴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抖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包括基座板(52)和弹性悬置板(51);所述壳体(10)包括一竖向壁(64),所述基座板(52)被限定于所述竖向壁(64),用以与外部构件固接;所述弹性悬置板(51)一端连接在所述基座板(52)上,所述弹性悬置板(51)的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弹性悬置板的形状呈开口朝向所述竖向壁(64)的u字形;所述芯片(30)设于所述弹性悬置板(51)的自由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抖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置板(51)包括上半段(511)、下半段(513)以及竖向段(5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抖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30)通过一导向结构(60)与所述壳体(10)的竖向壁(64)可沿z轴往复滑动地滑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抖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60)包括第一条形槽(63)、第二条形槽(61)以及导向滚珠(62);所述第一条形槽(63)开设于所述壳体(10)的竖向壁(64);所述第二条形槽(61)开设于所述芯片(30)背向所述竖向段(512)的侧壁;所述导向滚珠(62)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可滑动地抵接所述第一条形槽(63)和所述第二条形槽(61)。

10.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镜头(20)、芯片(30)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抖对焦结构;所述防抖对焦结构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借由所述防抖对焦结构驱动所述镜头(20)和所述芯片(30)的相对位置,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对焦和防抖。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防抖对焦结构以及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包括壳体、镜头以及芯片,防抖对焦结构包括防抖驱动单元和对焦驱动单元;芯片设于对焦驱动单元;防抖驱动单元包括定子模块、动子模块、弹片结构以及防抖驱动模块;动子模块通过弹片结构悬空设置在动子模块的腔体内;防抖驱动模块连接动子模块和定子模块;镜头设于动子模块。对于防抖驱动单元而言,其只需驱动镜头移动,无需驱动对焦驱动单元移动。对于对焦驱动单元而言,其只需要驱动芯片,无需驱动防抖驱动单元。弹片结构只需将动子模块悬置在定子模块的腔体内,而无需承载对焦驱动单元重量。因而,本申请的弹片结构、对焦驱动单元和防抖驱动单元的工作负荷较低,借此降低防抖对焦结构的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跃,崔桥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