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线性骨传导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8439发布日期:2023-06-28 13:4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超线性骨传导振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体为超线性骨传导振子。


背景技术:

1、骨传导发声装置通常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振子,振子能够受控振动,振子与壳体之间通常通过弹片连接,弹片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回复力驱动振子复位,使得振子能够在磁场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

2、由于骨传导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的骨传导振子在使用时由于弹片式振子悬空振动时会发出共振音,影响骨传导振子的正常使用,同时现有的振子抗振动性较差,跌落时容易发生故障损坏,使用寿命不高;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超线性骨传导振子以解决上述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了超线性骨传导振子,该传导振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共振音效杂乱以及抗振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包括方形保护壳,所述方形保护壳的顶部配套设置有前盖,所述方形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下弹片、导磁底板、环形外磁、外导磁片、上弹片、中磁、中导磁片、驱动线圈和焊盘,所述前盖的一侧且相对应焊盘设置有安装耳;

6、所述方形保护壳内部的下侧边缘处设置有下弹片,所述下弹片的内部设置有导磁底板,所述导磁底板的上设置有环形外磁,所述环形外磁的上方配套设置有外导磁片,所述方形保护壳内部的上侧边缘处设置有上弹片,所述中磁、中导磁片和驱动线圈相互叠合且位于环形外磁和外导磁片的内侧。

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方形保护壳还可为圆形保护壳和跑道形保护壳设计,所述圆形保护壳和跑道形保护壳的内部结构与方形保护壳的内部结构相同,且所述圆形保护壳和跑道形保护壳的内部还包括fpcb,所述fpcb与焊盘相互替换。

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方形保护壳、圆形保护壳和跑道形保护壳与前盖呈相对应结构设计。

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弹片、导磁底板、环形外磁、外导磁片和上弹片的外部结构大小均与方形保护壳、圆形保护壳和跑道形保护壳的内部结构大小相适配。

1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方形保护壳和圆形保护壳内部配置的中磁、中导磁片和驱动线圈均为圆形结构设计。

1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跑道形保护壳内部配置的中磁和中导磁片均为长条式结构设计,且所述跑道形保护壳内部配置的驱动线圈为跑道形结构设计。

1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方形保护壳、圆形保护壳和跑道形保护壳的内部均相对应下弹片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部,所述下弹片的外侧且相对应第一限位凸起部的位置处配套开设有内嵌槽,所述下弹片的外侧且相对应方形保护壳、圆形保护壳和跑道形保护壳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

1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前盖面向上弹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部,所述上弹片的外侧且相对应第二限位凸起部的位置处配套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上弹片的外侧且相对应前盖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

1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部的位置与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部的位置与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孔与固定孔的位置处呈相互交错式结构设计,所述方形保护壳、圆形保护壳和跑道形保护壳与前盖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15、3)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骨传导振子超线性设计结构,有三种体现形式,方形结构,圆形结构和跑道形结构;

18、本发明的振子振动部分上下弹片交错固定和正反磁的设计结构,通过保护壳上下错位的固定台阶达到稳定的固定结构,使振子在抗振动,和跌落时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同时消除了弹片式振子悬空振动时的共振音;

19、同时,使骨传导振子品质有很大的提升,上下交错式弹片的固定方式,同时使振子能承受更大输入的功率,外保护盖在固定弹片同时,将振动部分罩住,使骨传导耳机在装配过程中更简单,品质更稳定,解决骨传导耳机设计时必须预留很大空间的问题,正反磁的磁路方式使磁间隙中的磁场强度大幅提升,振动力明显增强3个db以上。



技术特征:

1.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包括方形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保护壳(1)的顶部配套设置有前盖(2),所述方形保护壳(1)的内部设置有下弹片(3)、导磁底板(4)、环形外磁(5)、外导磁片(6)、上弹片(7)、中磁(8)、中导磁片(9)、驱动线圈(10)和焊盘(11),所述前盖(2)的一侧且相对应焊盘(11)设置有安装耳(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保护壳(1)还可为圆形保护壳(101)和跑道形保护壳(102)设计,所述圆形保护壳(101)和跑道形保护壳(102)的内部结构与方形保护壳(1)的内部结构相同,且所述圆形保护壳(101)和跑道形保护壳(102)的内部还包括fpcb(111),所述fpcb(111)与焊盘(11)相互替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保护壳(1)、圆形保护壳(101)和跑道形保护壳(102)与前盖(2)呈相对应结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片(3)、导磁底板(4)、环形外磁(5)、外导磁片(6)和上弹片(7)的外部结构大小均与方形保护壳(1)、圆形保护壳(101)和跑道形保护壳(102)的内部结构大小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保护壳(1)和圆形保护壳(101)内部配置的中磁(8)、中导磁片(9)和驱动线圈(10)均为圆形结构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形保护壳(102)内部配置的中磁(8)和中导磁片(9)均为长条式结构设计,且所述跑道形保护壳(102)内部配置的驱动线圈(10)为跑道形结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保护壳(1)、圆形保护壳(101)和跑道形保护壳(102)的内部均相对应下弹片(3)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部,所述下弹片(3)的外侧且相对应第一限位凸起部的位置处配套开设有内嵌槽,所述下弹片(3)的外侧且相对应方形保护壳(1)、圆形保护壳(101)和跑道形保护壳(10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2)面向上弹片(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部,所述上弹片(7)的外侧且相对应第二限位凸起部的位置处配套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上弹片(7)的外侧且相对应前盖(2)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部的位置与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部的位置与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孔与固定孔的位置处呈相互交错式结构设计,所述方形保护壳(1)、圆形保护壳(101)和跑道形保护壳(102)与前盖(2)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超线性骨传导振子,包括方形保护壳,所述方形保护壳的顶部配套设置有前盖,所述方形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下弹片、导磁底板、环形外磁、外导磁片、上弹片、中磁、中导磁片、驱动线圈和焊盘,所述前盖的一侧且相对应焊盘设置有安装耳;所述方形保护壳内部的下侧边缘处设置有下弹片,所述下弹片的内部设置有导磁底板,所述导磁底板的上设置有环形外磁,所述环形外磁的上方配套设置有外导磁片,所述方形保护壳内部的上侧边缘处设置有上弹片,所述中磁、中导磁片和驱动线圈相互叠合且位于环形外磁和外导磁片的内侧,与现有的骨传导振子相比较,本发明通过设计能够提高骨传导振子的抗振性、品质性以及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从东,赵世春,佘媛媛,张锋,程本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皖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