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收发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88054发布日期:2023-06-28 15:5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多路收发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背景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路收发器中所述目标通道的性能参数,包括:

2、循环执行测试过程,所述测试过程包括:对所述目标通道施加所述测试信号,其中,第一次测试过程的所述测试信号的频率与幅值均低于所述目标通道的最高工作频率与最高工作幅值;获取所述目标通道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对应的输出信号;提高所述测试信号的频率和/或幅值;

3、响应于所述测试信号的频率与幅值均等于所述目标通道的最高工作频率与最高工作幅值,且所述输出信号未出现噪声,停止执行所述测试过程,并根据所述目标通道的最高工作频率与最高工作幅值确定所述多路收发器中所述目标通道的性能参数;

4、响应于所述测试信号的频率或幅值小于所述目标通道的最高工作频率或最高工作幅值时,所述输出信号出现噪声,停止执行所述测试过程,根据所述噪声确定所述多路收发器中所述目标通道的性能参数。

5、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出信号和/或所述测试信号确定所述多路收发器中所述目标通道的性能参数,包括:根据所述输出信号以及所述测试信号确定所述多路收发器中所述目标通道与其他通道之间的隔离度。

6、可选地,所述多路收发器的型号为alvc164245。

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路收发器测试装置,所述多路收发器包括至少两路通道,所述装置包括:干扰信号施加模块,被配置为对除目标通道以外的至少一路通道施加干扰信号;测试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目标通道施加测试信号,并获取所述目标通道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对应的输出信号,根据所述输出信号和/或所述测试信号确定所述多路收发器中所述目标通道的性能参数。

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多路收发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多路收发器包括至少两路通道,所述方法包括:对除目标通道以外的至少一路通道施加干扰信号;对所述目标通道施加测试信号,并获取所述目标通道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对应的输出信号,根据所述输出信号和/或所述测试信号确定所述多路收发器中所述目标通道的性能参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对其他通道施加干扰信号,模拟目标通道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可能受到的干扰,同时也能够模拟多路收发器在多路通道同时工作的情况,从而有效验证多路收发器在应用中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路收发器测试方法,所述多路收发器包括至少两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除目标通道以外的至少一路通道施加干扰信号,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任意一路通道施加的所述干扰信号的幅值为该通道的最高工作幅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路通道施加的所述干扰信号的频率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通道施加测试信号,并获取所述目标通道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对应的输出信号,根据所述输出信号和/或所述测试信号确定所述多路收发器中所述目标通道的性能参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信号和/或所述测试信号确定所述多路收发器中所述目标通道的性能参数,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收发器的型号为alvc164245。

8.一种多路收发器测试装置,所述多路收发器包括至少两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路收发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多路收发器包括至少两路通道,所述方法包括:对除目标通道以外的至少一路通道施加干扰信号;对所述目标通道施加测试信号,并获取所述目标通道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对应的输出信号,根据所述输出信号和/或所述测试信号确定所述多路收发器中所述目标通道的性能参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对其他通道施加干扰信号,模拟目标通道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可能受到的干扰,同时也能够模拟多路收发器在多路通道同时工作的情况,从而有效验证多路收发器在应用中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笑荷,庞明奇,韩滔,聂之君,郭晗,孙铮,周若臣,么鹏,赵玮,沈郁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