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3103发布日期:2023-08-21 10:4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扬声器和振动马达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方面。其中,扬声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并传输出去,振动马达用于提供触觉反馈。

2、目前,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的扬声器及振动马达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即扬声器单独制造,振动马达也单独制造,在电子产品组装时,需要在壳体上为扬声器和振动马达留出安装空间。而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内部空间非常紧凑,导致单独设置的扬声器及振动马达挤压电池等其他部件的安装空间,进而导致电池的体积较小,降低了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及综合性能。

3、中国专利cn110381402a公开了一种听筒装置和终端,具体公开了听筒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发声单元和振动单元,其中,发声单元设置在振动单元的上方,且为重叠设置,重叠设置的发声单元和振动单元设置在装置本体内部的中空区域中,实现了在一个听筒装置上集成发声和振动两种功能,相较于单独设置能够降低听筒装置占用的空间。但是,简单的重叠设置仍存在占据空间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其外壳内腔的空间利用率高,利于扬声器模组和具有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2、如上构思,本发明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扬声器模组,包括:

4、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振动单元和发声单元;

5、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凸部,所述凸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外壳;

6、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设于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发声单元之间,所述发声单元与所述振动单元共用所述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

7、极片,所述极片连接至所述凸部的另一端;

8、主磁体,所述主磁体设置在所述极片上。

9、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还可以包括:

10、底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凸部形成为凸台,所述凸台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且另一端朝向所述磁路组件延伸,并连接至所述极片。

11、可选地,所述振动单元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具有第一通孔;

12、所述主磁体具有供所述凸台穿过的间隙,所述凸台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间隙与所述极片连接。

13、可选地,所述主磁体包括一个,所述主磁体具有第二通孔;或

14、所述主磁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台两侧的至少一对,每对所述主磁体间隔开设置,并形成所述间隙。

15、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可以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连接至所述凸部的一端,所述基板具有两个向外延伸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连接至所述外壳,所述主磁体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主磁体分别设于所述凸部两侧的所述极片上。

16、可选地,所述外壳上形成与所述连接臂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连接臂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17、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振动单元、所述发声单元的其中一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另一方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

18、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缺口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孔;或

19、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缺口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孔;或

20、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与所述连接臂对应的第三缺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与所述第三缺口对应的第四缺口,所述第三缺口与所述第四缺口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孔。

21、可选地,所述发声单元包括第一导磁件,所述第一导磁件包括:

22、导磁件本体,所述导磁件本体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多个悬臂,所述外壳上形成与所述悬臂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悬臂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23、所述导磁件本体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基板延伸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包括与所述连接臂一一对应的两个,每个所述支撑臂上设置与所述连接臂相配合的第五缺口,所述连接臂设置在所述第五缺口内。

24、可选地,所述发声单元还包括振膜、音圈和边磁体,所述第一导磁件具有用于避让所述音圈的避让孔,所述音圈的顶部与所述振膜连接,所述边磁体与所述主磁体间隔开设置,并且所述边磁体和所述主磁体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的底部穿过所述避让孔并延伸至所述磁间隙。

25、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7、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振动单元和发声单元,设于振动单元和发声单元之间的磁路组件,振动单元和发声单元共用该磁路组件,扬声器模组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凸部,凸部的一端连接至外壳,另一端与磁路组件的极片连接,磁路组件的主磁体设置在极片上。也就是说,磁路组件通过连接组件与外壳连接,振动单元与发声单元共用一个磁路组件,相较于振动单元和发声单元单独设置磁路组件的方式,能够节省扬声器模组的内部空间,使得扬声器模组能够更加小型化,便于安装在对安装空间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中,并且,振动单元与发声单元均设置在外壳内,实现了振动单元与发声单元的集成化设计,简化了电子设备的组装步骤,使得扬声器模组在电子设备内的装配更加简单、高效。

28、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凸部与极片连接,主磁体设置在极片的下方,也即凸部设置在主磁体的外围,凸台的设置不会引起扬声器模组高度的增加,从而既通过设置连接组件提高了磁路组件安装的可靠性,又不会增加扬声器模组的厚度,提高了外壳内腔的空间利用率,利于扬声器模组的小型化。



技术特征:

1.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4)包括配重块(41),所述配重块(41)具有第一通孔(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体(52)包括一个,所述主磁体(52)具有第二通孔;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还包括:基板(21),所述基板(21)连接至所述凸部(22)的一端,所述基板(21)具有两个向外延伸的连接臂(211),所述连接臂(211)连接至所述外壳(1),所述主磁体(52)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主磁体(52)分别设于所述凸部(22)两侧的所述极片(5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形成与所述连接臂(211)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01),所述连接臂(211)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与所述第一壳体(11)连接的第二壳体(12),所述振动单元(4)、所述发声单元(3)的其中一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另一方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3)包括第一导磁件(31),所述第一导磁件(31)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3)还包括振膜(32)、音圈(34)和边磁体(36),所述第一导磁件(31)具有用于避让所述音圈(34)的避让孔(310),所述音圈(34)的顶部与所述振膜(32)连接,所述边磁体(36)与所述主磁体(52)间隔开设置,并且所述边磁体(36)与所述主磁体(52)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34)的底部穿过所述避让孔(310)并延伸至所述磁间隙。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其属于扬声器技术领域,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连接组件及磁路组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振动单元和发声单元;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凸部,所述凸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外壳;所述磁路组件设于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发声单元之间,所述发声单元与所述振动单元共用所述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极片和主磁体,所述极片连接至所述凸部的另一端;所述主磁体设置在所述极片上。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同时具备扬声器功能和振动马达功能,利于扬声器模组和具有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技术研发人员:饶利国,张圆媛,郑春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