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46053发布日期:2023-08-25 14:1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流媒体数据传输场景中,为了保障接收端稳定接收数据,会针对数据丢包情况进行数据包重传。并且,由于数据包的传输存在延时极限,如若在一定时延限制后,数据包还未到达接收端,此时该数据包由于到达过晚而无法参与进一步的媒体组帧与播放,再次重传反而会占用多余的传输资源。因此,在重传数据包时,通常会设置相应的限制条件以避免数据包无限制地进行重传。例如,如果重传次数达到固定的最大重传次数限制,则不再对该数据包进行重传,如果首次发送数据包设定时长后还未收到数据包的确认消息,则不再对该数据包进行重传。

2、但是,对于不同的数据传输环境,数据包传输的时延限制有所不同。简单设置固定的数据包重传限制条件,容易导致最大重传次数设置误差,进而导致接收端无法稳定接收数据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系统,能够精准设置数据包最大重传次数,尽可能保障数据包的稳定接收,解决因数据包重传次数设置误差导致接收端受重传次数限制而无法接收数据包的技术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包括:

3、获取数据接收端上报的抖动长度信息,对抖动长度信息进行滤波估计,得到实时抖动估计长度;

4、确定与数据接收端的往返时延信息,基于实时抖动估计长度、抖动长度信息和往返时延信息计算数据包最大重传次数;

5、在检测到目标数据包丢包的情况下,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重传目标数据包。

6、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系统,包括:

7、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数据接收端上报的抖动长度信息,对抖动长度信息进行滤波估计,得到实时抖动估计长度;

8、计算模块,配置为确定与数据接收端的往返时延信息,基于实时抖动估计长度、抖动长度信息和往返时延信息计算数据包最大重传次数;

9、重传模块,配置为在检测到目标数据包丢包的情况下,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重传目标数据包。

10、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设备,包括:

11、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12、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13、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的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14、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配置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15、在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含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的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16、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数据接收端上报的抖动长度信息,对抖动长度信息进行滤波估计,得到实时抖动估计长度;确定与数据接收端的往返时延信息,基于实时抖动估计长度、抖动长度信息和往返时延信息计算数据包最大重传次数;在检测到目标数据包丢包的情况下,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重传目标数据包。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估计数据接收端的抖动长度,根据其抖动长度和往返时延精准计算数据包最大重传次数,基于该最大重传次数重传丢包的数据包。以此可以尽可能地保障丢包数据包的稳定接收,避免在高丢包场景下因为重传次数限制导致接收端无法接收数据包的情况。同时通过精准设置数据包最大重传次数,可以避免因最大重传次数设置误差占用额外传输资源的情况,提升传输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数据接收端上报的抖动长度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抖动长度信息的滤波估计结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抖动长度信息、所述历史抖动估计长度进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滤波,得到所述实时抖动估计长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实时抖动估计长度、所述抖动长度信息和所述往返时延信息计算数据包最大重传次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实时抖动估计长度和所述抖动长度信息确定时延限制时长,包括:

7.一种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含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数据接收端上报的抖动长度信息,对抖动长度信息进行滤波估计,得到实时抖动估计长度;确定与数据接收端的往返时延信息,基于实时抖动估计长度、抖动长度信息和往返时延信息计算数据包最大重传次数;在检测到目标数据包丢包的情况下,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重传目标数据包。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尽可能地保障丢包数据包的稳定接收,避免在高丢包场景下因为重传次数限制导致接收端无法接收数据包的情况。同时通过精准设置数据包最大重传次数,可以避免因最大重传次数设置误差占用额外传输资源的情况,提升传输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智群,同鑫,邱硕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团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