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07375发布日期:2023-11-16 22:5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业务透传作为一种基于不可靠传输的业务,可以用于管理控制系统管理终端设备。

2、当网络拥塞时,传输的数据可以会发生丢失,从而导致管理控制系统不能及时收到终端设备的数据,应用程序界面处于等待状态。此时,应用程序可以按照秒级标准判断超时,超时后重传。

3、然而,从管理控制系统的应用程序将数据重传至终端的应用程序会导致获取终端信息的时间长,进而存在其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4、而且,管理控制系统每次管理终端信息时,需要在收到终端响应或者超时后才能发送下一个请求,当获取的信息量比较多时,获取所有信息的时间会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包括:

2、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应用层、数据传输层以及数据发送层,所述方法包括:

3、在所述数据传输层中创建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

4、在所述数据传输层接收到待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

5、可选地,所述重传机制为超时重传机制,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包括:

6、在所述数据发送层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时,启动所述数据传输层中的定时器进行计时;

7、当所述定时器的计时数据大于或等于时间阈值时,所述数据传输层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针对所述业务数据反馈的响应数据时,采用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将所述业务数据重传至所述第二终端。

8、可选地,所述重传机制为丢包重传机制,所述业务数据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形式被发送至第二终端,每个数据包设置有报文序号,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包括:

9、采用所述数据传输层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丢包的数据包对应的目标报文序号,所述数据传输层用于在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满足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的触发条件时,执行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

10、采用所述数据发送层将所述目标报文序号对应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数据发送层用于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数据传输层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11、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之间的数据交互,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包括:

12、采用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发送所述业务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

13、采用所述数据传输层接收所述第二终端针对所述业务数据返回的响应数据。

14、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应用层、数据传输层以及数据发送层,所述方法包括:

15、在所述数据传输层中创建与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

16、采用所述数据发送层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17、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

18、可选地,所述重传机制为丢包重传机制,所述业务数据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形式被发送至第二终端,每个数据包设置有报文序号,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包括:

19、采用所述数据传输层,根据接收的数据包的报文序号,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数据包过程中是否存在丢包;

20、当所述数据传输层判定所述第二终端存在丢包时,确定所述丢包的数据包对应目标报文序号;

21、采用所述数据发送层将所述目标报文序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重传所述目标报文序号对应的数据包至所述第二终端。

22、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应用层、数据传输层以及数据发送层,所述装置包括:

23、第一机制创建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层中创建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

24、第一业务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层接收到待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

25、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应用层、数据传输层以及数据发送层,所述装置包括:

26、第一机制创建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层中创建与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

27、业务数据接收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数据发送层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28、第二业务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

2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31、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3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层中创建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进而可以在所述数据传输层接收到待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后,基于数据传输层和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第二终端进行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实现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重传和响应由数据传输层触发,无需到达应用层,从而,避免了应用程序执行重传,当网络因数据量大而拥塞时,可以提高数据成功传输的概率,应用层可以及时获悉业务数据是否发送到第二终端,减少应用层等待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应用层、数据传输层以及数据发送层,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机制为超时重传机制,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机制为丢包重传机制,所述业务数据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形式被发送至第二终端,每个数据包设置有报文序号,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包括:

5.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应用层、数据传输层以及数据发送层,所述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机制为丢包重传机制,所述业务数据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形式被发送至第二终端,每个数据包设置有报文序号,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包括:

7.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应用层、数据传输层以及数据发送层,所述装置包括:

8.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应用层、数据传输层以及数据发送层,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数据传输层中创建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在所述数据传输层接收到待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层和所述数据发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所述重传机制和/或响应机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重传和响应由数据传输层触发,无需到达应用层,从而,避免了应用程序执行重传,当网络因数据量大而拥塞时,可以提高数据成功传输的概率,应用层可以及时获悉业务数据是否发送到第二终端,减少应用层等待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宇,张孟,亓娜,王艳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