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36454发布日期:2024-03-18 18:0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为达到期望的图像显示效果(比如主体尽可能在显示图像的居中位置、且在显示图像中的占比较大等),用户在拍摄移动主体时,可以手动缩放以调整拍摄模组的图像缩放比例,以及可以手动调整拍摄模组的位置及朝向。

2、但主体的移动大多具有不确定性和灵活性,使得用户拍摄移动主体时需要频繁手动缩放,且主体被放大时还容易存在主体从显示图像中部分或全部丢失的情况,故图像显示效果较差,用户拍摄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及介质,能够解决需要手动缩放、主体容易丢失的问题,从而提升图像显示效果,提升用户拍摄体验。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拍摄模组采集到的第一图像;根据第一图像,获得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根据拍摄模组采集第一图像所使用视场角的倍率、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和设定的图像显示要求,获得第一视场角的倍率;根据第一视场角的倍率获取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为第一图像中的对应于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和第一视场角的部分,且第二图像满足图像显示要求;将第二图像输出至显示模组。

3、基于追焦主体的位置移动,主体在拍摄模组所实时采集图像中的位置和大小不固定。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拍摄模组采集到的初始图像进行主体检测,并基于主体检测结果截取初始图像中的对应于追焦主体的那部分图像以用于送显,如此能够达到期望的图像显示效果,以及可避免出现显示图像中主体丢失问题,故图像显示效果好,且这一实现过程无需用户手动缩放,则用户拍摄体验佳。

4、可选地,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描述第一主体与第一图像的边界间的位置关系;在第一信息不符合设定的位置关系要求的情况下,控制棱镜的偏转角度发生变化;其中,拍摄模组的图像采集范围的变化与棱镜的偏转角度的变化相关联。

5、在完成主体检测后,可以获取追焦主体与初始图像边界间的位置关系,该位置关系可用于反映主体是否存在待出框(即主体在初始图像中即将部分丢失)的可能,若存在即可控制棱镜做相应偏转以进行补偿,如此可以保证拍摄模组实时采集的初始图像中不存在主体出框情况,从而支持显示图像符合预期。

6、可选地,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包括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尺寸;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主体对应的边界与第一图像的边界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间距,以及获取第一主体对应的边界与第一图像的边界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间距;其中,第一主体对应的边界为第二图像的边界或者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尺寸的边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信息不符合位置关系要求的情况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间距不大于第一间距阈值和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间距不大于第二间距阈值中的任意一个成立的情况。

7、可以通过追焦主体对应边界与初始图像边界间的最小间距,来反映主体在两个方向上是否存在待出框的可能,以便后续可以据此在相应方向上进行按需补偿。

8、可选地,在第一信息不符合设定的位置关系要求的情况下,控制棱镜的偏转角度发生变化,包括:若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间距不大于第一间距阈值,根据边界间距与偏转角度调整量间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间距相对应的第一偏转角度调整量,并根据第一偏转角度调整量调整棱镜在第一方向上的偏转角度;若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间距不大于第二间距阈值,根据边界间距与偏转角度调整量间的第二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间距相对应的第二偏转角度调整量,并根据第二偏转角度调整量调整棱镜在第二方向上的的偏转角度。

9、可以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来实现棱镜在两个方向上的偏转角度分别调整,如此能够实现对棱镜偏转角度的准确调节。

10、可选地,根据第一图像,获得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包括:对第一图像进行等比例缩小处理,获得第三图像;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一主体的主体标识数据,对第三图像进行主体检测,获得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

11、通过对初始图像进行等比例缩小处理后再进行主体检测,可以在保证检测精准确的同时,提升检测效率,保证图像显示的实时性。

12、可选地,在获取拍摄模组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之前,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显示模组所显示图像的主体选择操作,以所选择的主体作为第一主体,获取第一主体的主体标识数据;根据第一图像,获得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包括:根据第一主体的主体标识数据和第一图像进行主体检测,获得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

13、在图像显示期间,用户可以按需选择追焦主体,则后续即可基于用户选择的追焦主体,送显以追焦主体为主的图像以供用户查看。

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拍摄模组采集到的第一图像;感知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图像,获得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拍摄模组采集第一图像所使用视场角的倍率、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和设定的图像显示要求,获得第一视场角的倍率;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视场角的倍率获取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为第一图像中的对应于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和第一视场角的部分,且第二图像满足图像显示要求;送显模块,用于将第二图像输出至显示模组。

1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芯片,包括:处理器,其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电子芯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16、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17、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18、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19、前述各个方面的技术效果可互相参考,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包括所述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信息不符合设定的位置关系要求的情况下,控制棱镜的偏转角度发生变化,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获得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拍摄模组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7.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电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拍摄模组采集到的第一图像;根据第一图像,获得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根据拍摄模组采集第一图像所使用视场角的倍率、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和设定的图像显示要求,获得第一视场角的倍率;根据第一视场角的倍率获取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为第一图像中的对应于第一主体的主体检测数据和第一视场角的部分,且第二图像满足图像显示要求;将第二图像输出至显示模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需要手动缩放、主体容易丢失的问题,从而提升图像显示效果,提升用户拍摄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陈楷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