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3359发布日期:2023-11-30 04:0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能耗监测管理,尤其涉及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前,随着电力系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力监测设备也应运而生。先进的通信模式已更新换代,相比传统的电力设备通讯方式,新生代电力设备信息传输效率高,信号稳定,监测信息量大而且全。同时电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储能等多种新能源系统融入电网,5g通讯也在悄然走进电网。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电网稳定运行的更高要求,同时满足对上对下通讯的多样性,这就需要我们的物联网通信管理机能承上启下,兼容传统与先进的通讯技术方案,同时满足电网与采集设备双向通讯要求,且保证信息安全可靠,即融入加密通讯技术。物联网通信管理机要与时俱进,适应、满足新形势下,当前电网多样性结构的安全、稳定、可靠,提供多种稳定的运行方案,前瞻性的,可控的。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稳定、可靠、高效的切换到不同的电源系统中来,同时装置能自动判断且对应另外新的通讯系统。

2、但目前市场上通信管理机远程运维存在弊端,难以将多种无线通讯技术与通信管理机技术相融合,导致难以超远距离及就地快速组网,其次能耗监测管理装置数据传输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数据采集的适应需求,因此提出了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柜体内部通过支撑组件设置有安装外壳和防护外壳,所述安装外壳内部设置有数据接收组件与散热组件一,所述防护外壳内部设置有数据处理组件和散热组件二,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便于进行临时供电的供电组件,所述柜体前侧设置有密封组件。

4、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内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后侧与柜体不接触,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板分别与安装外壳和防护外壳固定连接设置。

5、优选的,所述数据接收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外壳内部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控制电路板一,所述控制电路板一顶部固定设置有处理芯片一、无线接收芯片和无线数传接收芯片,所述控制电路板一顶部固定设置有卡座一,所述卡座一内部卡接设置有存储模块一。

6、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一包括设置于安装外壳内部的防尘网一和限位板一,所述限位板一通过螺栓与安装外壳相连接,所述限位板一相向面之间固定设置于散热扇一。

7、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组件包括设置于防护外壳内部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控制电路板二,所述控制电路板二顶部固定设置有处理芯片二、无线发射芯片和无线数传发射芯片,所述控制电路板二顶部固定设置有卡座二,所述卡座二内部卡接设置有存储模块二。

8、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二包括设置于防护外壳内部的防尘网二和限位板二,所述限位板二相向面之间固定设置有散热扇二。

9、优选的,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下侧壁的电池放置盒,所述电池放置盒内部搭接设置有蓄电池。

10、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前侧的柜门,所述柜门通过铰链与柜体相连接,所述柜门内部固定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柜门前侧固定设置有把手。

11、优选的,所述安装外壳后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端子一和接线端子一,所述连接端子一和接线端子一通过导线与数据接收组件相连接,所述防护外壳后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端子二和接线端子二,所述连接端子二和接线端子二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组件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能耗监测管理装置,通过多通道的数据接收的数据接收组件和数据处理组件配合,对数据进行对比和处理,将冗余数据和非冗余数据进行区分,并通过数据进行将多种无线通讯技术与通信管理机技术相融合,实现了超远距离及就地快速组网,其次增加了能耗监测管理装置数据传输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数据采集的适应需求。

14、2.该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因为多条通道没有主通道、备份通道的区别,即所有通道时刻均处于正常通信的收发数据过程中,接收端也会接收所有冗余通道的数据,解决了传统的主/备冗余通道切换,接收端需要从冗余通道,默认使用主通道接收,该条通道故障后切换到备用通道,切换需要时间,无论切换时间多小均会造成丢包的可能,可能会导致切换过程中通信异常,从而使得控制网络异常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柜体(1)内部通过支撑组件设置有安装外壳(4)和防护外壳(5),所述安装外壳(4)内部设置有数据接收组件与散热组件一,所述防护外壳(5)内部设置有数据处理组件和散热组件二,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便于进行临时供电的供电组件,所述柜体(1)前侧设置有密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1)内部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后侧与柜体(1)不接触,所述支撑板(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板(3)分别与安装外壳(4)和防护外壳(5)固定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外壳(4)内部的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控制电路板一(7),所述控制电路板一(7)顶部固定设置有处理芯片一(8)、无线接收芯片(9)和无线数传接收芯片(10),所述控制电路板一(7)顶部固定设置有卡座一(11),所述卡座一(11)内部卡接设置有存储模块一(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一包括设置于安装外壳(4)内部的防尘网一(13)和限位板一(14),所述限位板一(14)通过螺栓与安装外壳(4)相连接,所述限位板一(14)相向面之间固定设置于散热扇一(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组件包括设置于防护外壳(5)内部的安装柱(16),所述安装柱(16)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控制电路板二(17),所述控制电路板二(17)顶部固定设置有处理芯片二(18)、无线发射芯片(19)和无线数传发射芯片(20),所述控制电路板二(17)顶部固定设置有卡座二(21),所述卡座二(21)内部卡接设置有存储模块二(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二包括设置于防护外壳(5)内部的防尘网二(23)和限位板二(24),所述限位板二(24)相向面之间固定设置有散热扇二(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1)下侧壁的电池放置盒(30),所述电池放置盒(30)内部搭接设置有蓄电池(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1)前侧的柜门(32),所述柜门(32)通过铰链与柜体(1)相连接,所述柜门(32)内部固定设置有观察窗(33),所述柜门(32)前侧固定设置有把手(3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4)后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端子一(26)和接线端子一(27),所述连接端子一(26)和接线端子一(27)通过导线与数据接收组件相连接,所述防护外壳(5)后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端子二(28)和接线端子二(29),所述连接端子二(28)和接线端子二(29)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组件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耗监测管理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柜体内部通过支撑组件设置有安装外壳和防护外壳,所述安装外壳内部设置有数据接收组件与散热组件一,所述防护外壳内部设置有数据处理组件和散热组件二,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便于进行临时供电的供电组件,所述柜体前侧设置有密封组件。该能耗监测管理装置,通过多通道的数据接收的数据接收组件和数据处理组件配合,对数据进行对比和处理,将冗余数据和非冗余数据进行区分,并通过数据进行将多种无线通讯技术与通信管理机技术相融合,实现了超远距离及就地快速组网,其次增加了能耗监测管理装置数据传输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数据采集的适应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雷,王建武,孙晓斌,张京,王一淳,刘督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海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