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控制装置、中继站及通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35712发布日期:2024-05-11 00:14阅读:9来源:国知局
通信系统、控制装置、中继站及通信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通信系统、控制装置、中继站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1、在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等的无线通信中期待亚毫秒(submillisecond)以下的超低延迟通信。另一方面,从提高通信服务的角度出发,期望小区(cell)的覆盖区域的扩大,因此,经由中继站的中继通信是有效的。另外,作为低延迟的中继技术,优选在中继站处不进行解调和解码的非再生中继。

2、现有技术文献

3、非专利文献

4、非专利文献1:3gpp(注册商标)ts 38.174v17.0.0(2022-03)

5、非专利文献2:3gpp(注册商标)ts 38.106v17.0.0(2022-03)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中继装置在非再生中继时不仅对被中继信号进行放大,还对包括噪声、干扰等不需要的信号在内进行放大。因此,例如在上行线路中的非再生中继中,有可能在由作为接收站的基站进行接收时,使对于中继对象的终端之外的其它终端的接收信号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劣化。此外,在下行线路中的非再生中继中,也可能使被非再生中继的信号在多个终端之间的sinr劣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在于抑制接收信号的sinr的劣化而实施非再生中继。

3、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4、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通过通信系统例示。本通信系统具备第一通信站;第二通信站;中继站,对第一通信站和第二通信站之间的通信进行非再生中继;以及控制装置。在从第一通信站发射且通过中继站中继发射的发射波关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满足第一条件,通过中继站中继发射且到达第二通信站的中继波关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和中继站中的中继功率值满足第二条件时,中继站以满足该第二条件的限度的中继功率值发射中继波。

5、发明的效果

6、根据本通信系统,能够抑制接收信号的sinr的劣化而实施非再生中继。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系统,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9.一种控制装置,其控制第一通信站、第二通信站、将所述第一通信站和所述第二通信站之间的通信进行非再生中继的中继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17.一种中继站,其依照控制装置对第一通信站和第二通信站之间的通信进行非再生中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中继站,其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继站,其中,

20.一种通信方法,其是第一通信站、第二通信站、对所述第一通信站和所述第二通信站之间的通信进行非再生中继的中继站之间的通信方法,


技术总结
抑制接收信号的SINR的劣化而实施非再生中继。通信系统具备第一通信站;第二通信站;中继站,对第一通信站和第二通信站之间的通信进行非再生中继;以及控制装置。在从第一通信站发射且通过所述中继站中继发射的发射波关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满足第一条件,通过中继站中继发射且到达第二通信站的中继波关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和中继站中的中继功率值满足第二条件时,中继站以满足第二条件的限度的中继功率值发射中继波。

技术研发人员:滝沢贤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