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20692发布日期:2023-12-20 09:4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1、电力通信系统是电力物联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物联网采用多层网络结构,可以采集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报警等大量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用于电网的服务的处理和预测,以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传输效率。然而,多层网络结构虽然可以实现复杂网络结构的优化,但同时也会增加系统运行的成本。除此之外,多层网络的传输链路冗余度的增加将会增加通信基础设施和系统管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切换方法,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配电终端的第一负载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配电终端的第二负载;

4、基于所述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构建通信网络切换模型;

5、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模型,得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

6、响应于所述通信网络的效能达到所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切换所述第一通信网络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

7、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构建通信网络切换模型,包括:

8、基于所述第一负载和所述第二负载,得到移交成本;

9、根据所述移交成本,构建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模型;

10、其中,所述移交成本表示为:

11、,

12、其中,,表示第一负载,表示第二负载,k表示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之和,表示移交成本,表示常数,表示如果,表示第一通信网络在t时刻的交接期间的转移率,表示第二通信网络在t+1时刻的交接期间的转移率,表示传输速率阈值,表示第一通信网络,表示第二通信网络,表示或者。

13、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移交成本,构建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模型,包括:

14、根据所述移交成本,得到系统效应功能;

15、基于所述系统效应功能,构建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模型;

16、其中,所述系统效应功能表示为:

17、,

18、其中,表示转换率在系统效应功能中的占比,表示移交成本在系统效应功能中的占比,表示移交成本,表示第一通信网络在t时刻的交接期间的转移率。

19、可选地,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模型表示为:

20、,

21、其中,max表示最大值,表示通信网络的切换情况,m表示网络的总类型数量,t表示网络运行的总时间,表示第一通信网络,表示第二通信网络,t表示时刻,表示系统效应功能,表示受限制于。

22、可选地,所述响应于所述通信网络的效能达到所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切换所述第一通信网络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包括:

23、响应于所述通信网络的效能达到所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利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构建的通信网络切换算法,切换所述第一通信网络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

24、可选地,所述粒子的位置更新公式为:

25、,

26、其中,表示正弦路径的系数,表示第k次迭代中第i个粒子的位置,表示正弦偏差的程度,表示第k+1次迭代中第i个粒子的速度,表示确定是否采用正弦路径的随机值,,表示第k+1次迭代中第i个粒子的位置,d表示维度。

27、可选地,所述粒子的速度更新公式为:

28、,

29、其中,表示第k+1次迭代中第i个粒子的速度,表示第k次迭代中第i个粒子的速度,表示惯性权重,和表示学习因子,和表示区间[0,1]内的随机数,表示第k次迭代中第i个粒子的历史最优位置,表示第k次迭代中群体的全局最优位置,表示第k次迭代中第i个粒子的位置,d表示维度。

30、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切换系统,包括:

31、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

32、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配电终端的第一负载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配电终端的第二负载;

33、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构建通信网络切换模型;

34、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模型,得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

35、切换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通信网络的效能达到所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切换所述第一通信网络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

36、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37、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38、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配电终端的第一负载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配电终端的第二负载;基于所述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构建通信网络切换模型;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模型,得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响应于所述通信网络的效能达到所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切换所述第一通信网络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通过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之间的高效切换,实现了通信网络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网络切换方法,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构建通信网络切换模型,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移交成本,构建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模型,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模型表示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所述通信网络的效能达到所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切换所述第一通信网络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粒子的位置更新公式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粒子的速度更新公式为:

8.一种通信网络切换系统,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配电终端的第一负载和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配电终端的第二负载;基于所述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构建通信网络切换模型;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模型,得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响应于所述通信网络的效能达到所述通信网络切换阈值,切换所述第一通信网络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通过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之间的高效切换,实现了通信网络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薛卫东,韩亮,章林,刘文,杨颖琦,李世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