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U网关设备、数据传输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04453发布日期:2024-02-22 21:0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ICU网关设备、数据传输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icu通信,具体涉及一种icu网关设备、数据传输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有针对性的监测供给,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是随着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的共同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

2、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icu的设备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处于备用状态的吸氧装置、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所需急救医疗设备。在条件较好的医院,还配有血气分析仪、微型电子计算机、脑电图机、b超机、床旁x线机、血液透析机、动脉内气囊反搏器、血尿常规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等。

3、icu监护网关一般采用的是企业级的硬件网关路由,而大部分的智慧icu手术室在病床旁都会备有一台独立的计算机进行患者各项指标综合展示和方便护理人员记录,icu中多台监护设备检测的数据会通过网关路由传输并存储至中央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由于icu内设备较多,在网关设备与中央服务器之间会进行大量数据的传输和储存,会占用中央服务器较多的存储空间;另外,床旁计算机的cpu资源使用率较低,导致床旁计算机的性能得不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关设备,以解决床旁计算机的性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icu网关设备,包括依次通信相连的连接处理模块、协议解析模块以及数据转发模块;

4、所述连接处理模块,用于连接多台监护设备且接收多台监护设备的检测数据;

5、所述协议解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暂存;

6、所述数据转发模块与床旁计算机通信连接,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解析后的解析数据传输至床旁计算机,并将解析数据以及经过床旁计算机计算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中央服务器进行存储;

7、还包括计算程序模块,所述计算程序模块与床旁计算机相连,所述计算程序模块用于对数据转发模块传输至床旁计算机的相应数据进行计算。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处理模块包括设备连接单元、状态检测单元以及状态显示单元;所述设备连接单元用于与多台监护设备相连,所述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设备连接单元与多台监护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状态显示单元用于可视化且实时展示多台监护设备与连接单元的连接状态。

9、进一步地,所述协议解析模块包括netty架构单元和存储单元,通过netty架构单元对数据流的编码和解码进而实现对多台监护设备检测数据的解析,然后将解析后的数据暂存在存储单元中。

10、进一步地,所述计算程序模块包括硬盘,所述硬盘内存储有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的计算程序,所述硬盘与床旁计算机相连;

11、床旁计算机接收到所述数据转发模块传输的数据后执行硬盘内存储的计算程序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所述数据转发模块接收经过床旁计算机计算处理的数据并传输至中央服务器。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过滤模块,所述数据过滤模块包括通信相连的数据监测单元和数据捕捉单元,所述数据监测单元与存储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数据捕捉单元与数据转发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监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当前暂存于存储单元的数据;所述数据监测单元监测到相应监护设备当前数据与前一个数据不相同时,所述数据捕捉单元捕捉当前数据且将当前数据通过数据转发模块传输至中央服务器。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通过连接处理模块实时接收多台监护设备的基础数据;

15、s2、通过协议解析模块对多台监护设备的基础数据进行解析和格式化,然后将格式化数据进行暂存;

16、s3、通过数据监测单元对暂存的格式化数据进行监测,并将相应监护设备当前基础数据与前一个基础数据进行比较,当数据监测单元监测到相应监护设备当前基础数据与前一个基础数据不相同时,通过数据捕捉单元捕捉当前基础数据,然后且将当前基础数据通过数据转发模块传输至中央服务器;

17、s4、通过数据转发模块将格式化数据传输至icu床旁计算机进行展示;

18、s5、通过床旁计算机读取、执行计算机程序模块中的计算程序,并对格式化数据进行计算处理,然后将经过计算处理的数据通过数据转发模块传输至中央服务器。

19、进一步地,步骤s3中,当所述数据监测单元监测到相应监护设备当前基础数据大于对应的预设基础阈值上限或者小于对应的预设基础阈值下限时,输出报警信号;

20、通过数据监测单元监测相应监护设备所有基础数据对应的时间参数,每间隔一个单位时间段计算一次对应基础数据在当前单位时间段内的增量值,所述增量值为当前单位时间段内相应监护设备所有基础数据中终止值与初始值之差,当所述增量值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预设增量阈值上限时,输出报警信号,并对所述增量值进行存储。

21、进一步地,步骤s3中,通过数据监测单元监测相应监护设备对应基础数据在相邻两个单位时间段的增量值,当数据监测单元监测到当前增量值的绝对值大于前一个增量值的绝对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5、1、 通过连接处理模块接收获取来自多台icu监护设备的监护数据,然后通过协议解析模块对所有监护设备的数据进行解析和暂存处理,经过解析的监护数据通过数据转发模块转发至床旁计算机内,医护人员可通过床旁计算机对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查看,床旁计算机执行计算程序模块内的计算程序对经过解析的监护数据进行一些计算处理,一方面可以提高床旁计算机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减轻中央服务器的运行负担。



技术特征:

1.一种icu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信相连的连接处理模块(1)、协议解析模块(2)以及数据转发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处理模块(1)包括设备连接单元、状态检测单元以及状态显示单元;所述设备连接单元用于与多台监护设备(12)相连,所述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设备连接单元与多台监护设备(12)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状态显示单元用于可视化且实时展示多台监护设备(12)与连接单元的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解析模块(2)包括netty架构单元(5)和存储单元(6),通过netty架构单元(5)对数据流的编码和解码进而实现对多台监护设备(12)检测数据的解析,然后将解析后的数据暂存在存储单元(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程序模块(4)包括硬盘,所述硬盘内存储有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的计算程序,所述硬盘与床旁计算机(1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cu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过滤模块(7),所述数据过滤模块(7)包括通信相连的数据监测单元(8)和数据捕捉单元(9),所述数据监测单元(8)与存储单元(6)通信连接,所述数据捕捉单元(9)与数据转发模块(3)通信连接;所述数据监测单元(8)用于实时监测当前暂存于存储单元(6)的数据;所述数据监测单元(8)监测到相应监护设备(12)当前数据与前一个数据不相同时,所述数据捕捉单元(9)捕捉当前数据且将当前数据通过数据转发模块(3)传输至中央服务器(11)。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当所述数据监测单元(8)监测到相应监护设备(12)当前基础数据大于对应的预设基础阈值上限或者小于对应的预设基础阈值下限时,输出报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通过数据监测单元(8)监测相应监护设备(12)对应基础数据在相邻两个单位时间段的增量值,当数据监测单元(8)监测到当前增量值的绝对值大于前一个增量值的绝对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ICU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CU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信相连的连接处理模块、协议解析模块以及数据转发模块;所述连接处理模块,用于连接多台监护设备且接收多台监护设备的检测数据;所述协议解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暂存;所述数据转发模块与床旁计算机通信连接,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解析后的解析数据传输至床旁计算机,并将解析数据以及经过床旁计算机计算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中央服务器进行存储;还包括计算程序模块,所述计算程序模块与床旁计算机相连,所述计算程序模块用于对数据转发模块传输至床旁计算机的相应数据进行计算。本申请可提高对床旁计算机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宋红年,张平川,宋乔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睿迪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