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传超时时长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11828发布日期:2024-03-13 21:0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重传超时时长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具体涉及一种重传超时时长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tcp采用了数据包重传的策略来应对在网络中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丢包、错包、乱序等问题。tcp发送端维护一个重传计时器,用于监控每个已发送但未收到确认报文的数据包。tcp发送端在发送一个数据包之后,会开启重传计时器,若在重传超时时长(retransmission timeout,rto)内未收到确认报文,tcp发送端会认为对应的数据包丢失,触发重传机制,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目前,通常基于各个数据包的往返时延的平均值计算重传超时时长,导致重传超时时长不够准确,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重传超时时长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确定重传超时时长的准确率,提高了通信质量。

2、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接收窗口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有效地避免网络拥塞,提高了通信质量。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重传超时时长确定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3、在通过所述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确定本次测量到的数据包传输的往返时延;

4、根据所述往返时延、上一次确定的时延平均偏差值及上一次确定的时延估计值,确定新的时延估计值;

5、根据所述新的时延估计值及所述时延平均偏差值,确定重传超时时长。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接收窗口确定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6、判断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窗口尺寸阈值;

7、在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窗口尺寸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预设尺寸增长值调整所述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并重新执行所述判断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窗口尺寸阈值的步骤,直至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窗口尺寸阈值。

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重传超时时长确定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9、时延测量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确定本次测量到的数据包传输的往返时延;

10、时延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往返时延、上一次确定的时延平均偏差值及上一次确定的时延估计值,确定新的时延估计值;

11、时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新的时延估计值及所述时延平均偏差值,确定重传超时时长。

1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接收窗口确定装置,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13、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窗口尺寸阈值;

14、调整模块,用于在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窗口尺寸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预设尺寸增长值调整所述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并重新执行所述判断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窗口尺寸阈值的步骤,直至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窗口尺寸阈值。

1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1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17、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重传超时时长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第一电子设备在通过通信连接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确定本次测量到的数据包传输的往返时延,并根据往返时延、上一次确定的时延平均偏差值及上一次确定的时延估计值,确定新的时延估计值,然后根据新的时延估计值以及时延平均偏差值,确定重传超时时长。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往返时延、上一次确定的时延平均偏差值及上一次确定的时延估计值,确定新的时延估计值,可以在往返时延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避免时延估计值偏差过大,提高时延探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同时根据新的时延估计值与时延平均偏差值确定重传超时时长,能够提高确定重传超时时长的准确性,从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重传,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

19、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接收窗口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判断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窗口尺寸阈值,并在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二窗口尺寸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预设尺寸增长值调整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并重新执行判断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窗口尺寸阈值的步骤,直至当前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大于第二窗口尺寸阈值,通过动态调整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可以尽可能增长可用的接收窗口,有效地避免了过小的窗口尺寸导致的网络拥塞,从而可以提高通信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重传超时时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往返时延、上一次确定的时延平均偏差值及上一次确定的时延估计值,确定新的时延估计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新的时延估计值及所述时延平均偏差值,确定重传超时时长,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膨胀避免系数与所述新的时延估计值的乘积,以及所述时延平均偏差值,确定重传超时时长,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重传超时时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接收窗口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口尺寸阈值为最大报文段长度与历史窗口尺寸中的最小值,所述历史窗口尺寸根据上一接收窗口的窗口尺寸确定。

10.一种重传超时时长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11.一种接收窗口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或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或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重传超时时长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在通过通信连接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确定本次测量到的数据包传输的往返时延;根据往返时延、上一次确定的时延平均偏差值及上一次确定的时延估计值,确定新的时延估计值;根据新的时延估计值及时延平均偏差值,确定重传超时时长。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确定重传超时时长的准确率,提高通信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马力文,李志杰,官越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