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79632发布日期:2024-03-01 12:3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电子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任务时,会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影响最终的工作效率,例如:硬件的性能、软件的优化、数据传输的效率等。其中数据传输的效率影响了电子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速度,低效率的数据传输会拖慢电子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任务时的速度。

2、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现有技术中存在基于突发传输机制的数据传输方法。突发传输(burst-based)是指表示一种传输模式:在一段时间中,连续地传输多个(地址相邻的)数据。这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很多应用场景中的实际传输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

2、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和突发宽度,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需要进行突发传输的总突发长度;

4、根据所述总突发长度,确定突发传输时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其中,在确定所述突发传输次数的过程中,越大的预设突发长度对应的优先级别越高;

5、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和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进行突发传输;其中,在以确定出的最小的预设突发长度进行突发传输时根据该最小的预设突发长度进行补零操作后再进行突发传输。

6、示例性地,所述根据所述总突出长度,确定突发传输时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包括:

7、根据所述总突发长度和最小的所述预设突发长度,确定需要补零的第一突发长度;

8、根据所述第一突发长度和所述总突发长度确定出以最小的预设突发长度进行突发传输的第一突发传输次数;

9、根据所述第一突发传输次数,确定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

10、示例性地,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中相邻两个所述预设突发长度之间成2的整数倍;

11、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突发传输次数,确定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具体包括:

12、确定所述第一突发传输次数对应的二进制数据值;

13、根据所述二进制数据值中由低位到高位的每个二进制位位对应的具体数值,确定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的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其中,根据所述二进制数据值中除了对应非最大的预设突发长度的二进制位之外的剩余二进制位的具体数值,确定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中最大的预设突发长度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

14、示例性地,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和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进行突发传输,包括:

15、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按照确定出的所述预设突发长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进行突发传输。

16、示例性地,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按照确定出的所述预设突发长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进行突发传输,具体包括:

17、基于所述突发传输的触发信号,按照确定出的所述预设突发长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判断该确定出的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是否为0;

18、对于确定出的所述预设突发长度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不为0的情况,根据确定出的所述预设突发长度以及所述预设突发长度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进行突发传输。

19、示例性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0、根据配置的采样深度和数据传输通道数,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21、示例性地,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均为8的倍数。

22、示例性地,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两个:256、128、64和/或32。

23、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24、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和突发宽度,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需要进行突发传输的总突发长度;

25、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突发长度,确定突发传输时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其中,在确定所述突发传输次数的过程中,越大的突发长度对应的优先级别越高;

26、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和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进行突发传输;其中,在以确定出的最小的预设突发长度进行突发传输时根据该最小的突发长度进行补零操作后再进行突发传输。

27、根据本发明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8、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9、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进行突发传输的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并根据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将待传输数据以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进行突发传输。通过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进行突发传输可以减少突发传输需要补零的个数,增加数据传输的效率。

30、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总突出长度,确定突发传输时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中相邻两个所述预设突发长度之间成2的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和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进行突发传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按照确定出的所述预设突发长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进行突发传输,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均为8的倍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两个:256、128、64和/或32。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1.一种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和突发宽度,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需要进行突发传输的总突发长度;根据所述总突发长度,确定突发传输时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其中,在确定所述突发传输次数的过程中,越大的预设突发长度对应的优先级别越高;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和所述不同的预设突发长度分别对应的突发传输次数进行突发传输;其中,在以确定出的最小的预设突发长度进行突发传输时根据该最小的预设突发长度进行补零操作后再进行突发传输。该方案可以提高突发传输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时成,聂世忠,汪世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镁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