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8769发布日期:2023-09-08 01:1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交换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


背景技术:

1、交换机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光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交换机中为了网络线路的连接安装,因此开设有多个网线接口。

2、在交换机包装运输,以及闲置未使用时,其网线接口若一直处于敞开状态,则容易导致灰尘的进入,而灰尘进入过多,就会导致在交换机使用时接线处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会影响交换机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需要使用防尘机构对交换机的接线口进行防尘保护,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交换机防尘机构,大多数使用橡胶塞的方式对交换机接线口进行防尘保护,而橡胶塞在交换机使用时必须拔出,容易出现丢失的情况,不便于多次使用,对于交换机的防尘效果不理想。因此,急需对现有的交换机防尘机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防尘效果好的交换机防尘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多数使用橡胶塞的方式对交换机接线口进行防尘保护,而橡胶塞在交换机使用时必须拔出,容易出现丢失的情况,不便于多次使用,对于交换机的防尘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其包括交换机本体和接线孔,所述交换机本体的前端内部等距开设有接线孔,接线孔的前方设置有防尘保护组件,所述防尘保护组件的顶部前端安装有接线防脱组件,防尘保护组件的右侧设置有定位组件。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尘保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连接杆、固定柱和导向杆,第一防护板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防护板,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之间中部位置安装有连接杆,第二防护板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背离第二防护板的一端延伸至导向杆内部的导向槽中,导向杆固定安装于交换机本体的左前方。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连接杆转动相连,第一防护板与导向杆转动连接,固定柱与导向杆的连接方式为卡合滑动连接,第一防护板的转动方向与第二防护板的转动方向始终相反。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线防脱组件固定安装于防尘保护组件的顶部前端面,若干组所述接线防脱组件沿防尘保护组件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设置。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线防脱组件包括橡胶夹线块和绕线柱,橡胶夹线块的上端设置有绕线柱,橡胶夹线块和绕线柱均与第二防护板固定相连,橡胶夹线块的前端中部开设有“v”形通槽,所述绕线柱的纵截面呈倒“l”形。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活动柱、支撑弹簧、安装杆和限位杆,活动柱的左端安装有支撑弹簧,活动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贯穿限位杆的内部并与其卡合滑动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柱与第二防护板滑动相连,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防护板和活动柱固定连接,活动柱的直径大于安装杆的直径。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于交换机本体的右前方,限位杆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

13、在进行防尘保护时,挤压活动柱使其脱离限位杆,随后可将连接杆向后挤压,此时第一防护板转动,并推动第二防护板转动并通过与导向杆卡合滑动连接的固定柱稳定向上移动,直至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第二防护板能够对接线孔进行封闭,便于提供防尘保护,而且机构可重复使用,解决了橡胶塞容易丢失的问题;

14、在控制防尘保护组件开合时,当第二防护板下移打开或上移闭合稳定后,可松开安装杆,此时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可使活动柱从第二防护板的右端内部弹出并与限位杆内部定位槽上端或下端的限位孔进行卡合,能够对第二防护板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防尘保护组件的状态进行锁定,便于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包括交换机本体(1)和接线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本体(1)的前端内部等距开设有接线孔(2),接线孔(2)的前方设置有防尘保护组件(3),所述防尘保护组件(3)的顶部前端安装有接线防脱组件(4),防尘保护组件(3)的右侧设置有定位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保护组件(3)包括第一防护板(31)、第二防护板(32)、连接杆(33)、固定柱(34)和导向杆(35),第一防护板(31)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防护板(32),第一防护板(31)与第二防护板(32)之间中部位置安装有连接杆(33),第二防护板(32)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固定柱(34),固定柱(34)背离第二防护板(32)的一端延伸至导向杆(35)内部的导向槽中,导向杆(35)固定安装于交换机本体(1)的左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31)和第二防护板(3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连接杆(33)转动相连,第一防护板(31)与导向杆(35)转动连接,固定柱(34)与导向杆(35)的连接方式为卡合滑动连接,第一防护板(31)的转动方向与第二防护板(32)的转动方向始终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防脱组件(4)固定安装于防尘保护组件(3)的顶部前端面,若干组所述接线防脱组件(4)沿防尘保护组件(3)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防脱组件(4)包括橡胶夹线块(41)和绕线柱(42),橡胶夹线块(41)的上端设置有绕线柱(42),橡胶夹线块(41)和绕线柱(42)均与第二防护板(32)固定相连,橡胶夹线块(41)的前端中部开设有“v”形通槽,所述绕线柱(42)的纵截面呈倒“l”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活动柱(51)、支撑弹簧(52)、安装杆(53)和限位杆(54),活动柱(51)的左端安装有支撑弹簧(52),活动柱(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53),安装杆(53)贯穿限位杆(54)的内部并与其卡合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51)与第二防护板(32)滑动相连,支撑弹簧(5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防护板(32)和活动柱(51)固定连接,活动柱(51)的直径大于安装杆(53)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4)固定安装于交换机本体(1)的右前方,限位杆(54)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换机防尘机构,包括交换机本体和接线孔,所述交换机本体的前端内部等距开设有接线孔,接线孔的前方设置有防尘保护组件,所述防尘保护组件的顶部前端安装有接线防脱组件,防尘保护组件的右侧设置有定位组件。本技术在进行防尘保护时,挤压活动柱使其脱离限位杆,随后可将连接杆向后挤压,此时第一防护板转动,并推动第二防护板转动并通过与导向杆卡合滑动连接的固定柱稳定向上移动,直至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第二防护板能够对接线孔进行封闭,便于提供防尘保护,而且机构可重复使用,解决了橡胶塞容易丢失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汪传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华信友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