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5221发布日期:2023-11-17 18:3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摄像,特别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


背景技术:

1、电子设备诸如手持式通讯设备、平板型电子设备、照/摄像机设备等,为了满足人们对这些电子设备的薄型化的需求,这些电子设备厂家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以力致于将电子设备制作得越来越薄。这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摄像头模组的薄型化,以在装配至电子设备上时而不至于太突出。

2、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摄像头模组包括由像方至物方依次设置的线路板a1、光电传感器a2、红外截止滤光片支架a3、红外截止滤光片a4、马达组件a5以及摄像头a6,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支架a3朝向物方的一侧面与所述马达组件a5朝向像方的一侧面连接,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支架a3朝向像方的一侧面与所述线路板a1连接,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a4置于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支架a3上正对镜头的位置处。上述的摄像头模组,红外截止滤光片支架a3占据了摄像头模组的高度空间,导致摄像头模组的整体高度较高,无法更好地匹配薄型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高度的摄像头模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线路板、光电传感器、红外截止滤光片、马达组件以及镜头,所述线路板上对应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线路板上绕所述安装槽一周设置有一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高度高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高度,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且顶面高度与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高度相适配,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周缘通过金线与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键合,所述金线的顶端高度与所述线路板的顶面高度相适配。

3、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为软硬结合电路板。

4、进一步的,软性线路板上对应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处形成有沿光轴方向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与硬性线路板上与其正对的区域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硬性线路板上正对所述通槽的区域形成所述安装槽的槽底面;所述第一环槽设置于所述软性线路板上并绕所述安装槽一周分布。

5、进一步的,所述马达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沿光轴方向贯通的装配孔,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装配孔中并与孔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朝向像方的一端设置有一与所述装配孔同轴连通设置的第一避空槽,所述第一避空槽在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面上的面积大于所述装配孔的面积,且所述第一避空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尺寸,以供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容纳于其中。

6、进一步的,所述镜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光轴方向分布的若干内凹环槽,相邻两内凹环槽之间形成一向外凸起的环凸部,所述镜头的内凹环槽和环凸部处与所述装配孔的孔壁之间填充有胶水。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避空槽在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面上的尺寸还大于所述第一环槽对应面的尺寸;还包括一容纳于所述第一避空槽中且用于支撑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的支架,所述支架朝向像方的一端与所述线路板上位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外周的部分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一平撑部以及由所述平撑部的周缘沿光轴方向向像方延伸形成的立撑部,所述平撑部沿光轴方向朝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面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环槽的尺寸,所述立撑部正对所述线路板的一面粘接于位于所述第一环槽外的所述线路板上。

8、进一步的,所述平撑部上对应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处形成有沿光轴方向贯通的透光区,所述支架上绕所述透光区一周设置有一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的底面高度高于所述平撑部的底面高度,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底面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马达的引脚从所述马达朝向像方的一侧面的边缘凸伸而出,所述引脚凸伸出的长度与所述线路板沿光轴方向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线路板对应于所述引脚的边缘设置有避空区域,所述引脚置于所述避空区域中并与所述线路板焊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避空区域为沿光轴方向贯穿、且沿水平方向向外贯穿所述线路板的缺口,所述引脚置于所述缺口中并与所述缺口的里壁焊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缺口的里壁上对应于所述引脚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引脚焊接的点焊槽,所述点焊槽呈横截面为半圆形状的半圆槽,所述半圆槽沿光轴方向贯通所述线路板。

12、本实用新型摄像头模组,可通过取消支架或者将支架收容于第一避空槽内的技术手段降低摄像头模组的高度。在将支架收容于第一避空槽内的方案中,将所述支架的尺寸设计为小于马达组件的壳体的截面尺寸,使得支架完全收容于壳体中,进而使得模组肩部高度不受支架影响。支架在与光轴垂直的水平投影面上的尺寸仅需满足能够包覆住光电传感器及金线即可,线路板上的各个电子元器件放置与支架外,并与支架一并收容于所述第一避空槽中。在线路板上对应马达组件的壳体的位置处设置避空空间,使马达组件的壳体不占用摄像头模组的高度。通过上述设计可降低摄像头模组的高度约1mm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线路板、光电传感器、红外截止滤光片、马达组件以及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对应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线路板上绕所述安装槽一周设置有一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高度高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高度,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且顶面高度与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高度相适配,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周缘通过金线与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键合,所述金线的顶端高度与所述线路板的顶面高度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为软硬结合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软性线路板上对应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处形成有沿光轴方向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与硬性线路板上与其正对的区域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硬性线路板上正对所述通槽的区域形成所述安装槽的槽底面;所述第一环槽设置于所述软性线路板上并绕所述安装槽一周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沿光轴方向贯通的装配孔,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装配孔中并与孔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朝向像方的一端设置有一与所述装配孔同轴连通设置的第一避空槽,所述第一避空槽在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面上的面积大于所述装配孔的面积,且所述第一避空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尺寸,以供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容纳于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光轴方向分布的若干内凹环槽,相邻两内凹环槽之间形成一向外凸起的环凸部,所述镜头的内凹环槽和环凸部处与所述装配孔的孔壁之间填充有胶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空槽在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面上的尺寸还大于所述第一环槽对应面的尺寸;还包括一容纳于所述第一避空槽中且用于支撑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的支架,所述支架朝向像方的一端与所述线路板上位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外周的部分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一平撑部以及由所述平撑部的周缘沿光轴方向向像方延伸形成的立撑部,所述平撑部沿光轴方向朝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面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环槽的尺寸,所述立撑部正对所述线路板的一面粘接于位于所述第一环槽外的所述线路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撑部上对应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处形成有沿光轴方向贯通的透光区,所述支架上绕所述透光区一周设置有一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的底面高度高于所述平撑部的底面高度,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底面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引脚从所述马达朝向像方的一侧面的边缘凸伸而出,所述引脚凸伸出的长度与所述线路板沿光轴方向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线路板对应于所述引脚的边缘设置有避空区域,所述引脚置于所述避空区域中并与所述线路板焊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区域为沿光轴方向贯穿、且沿水平方向向外贯穿所述线路板的缺口,所述引脚置于所述缺口中并与所述缺口的里壁焊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里壁上对应于所述引脚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引脚焊接的点焊槽,所述点焊槽呈横截面为半圆形状的半圆槽,所述半圆槽沿光轴方向贯通所述线路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线路板、光电传感器、红外截止滤光片、马达组件以及镜头,所述线路板上对应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线路板上绕所述安装槽一周设置有一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高度高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高度,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且顶面高度与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高度相适配,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周缘通过金线与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键合,所述金线的顶端高度与所述线路板的顶面高度相适配。本技术摄像头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降低高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杜凯文,徐淦洲,刘万山,宋凯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