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手持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6259发布日期:2023-07-15 16:45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无线手持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线终端,具体涉及无线手持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终端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手持无线终端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物流、港口、城市交通、特种货物运输等行业的数据采集与管理方面。

2、例如公开号cn205901730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无线终端设备,它包括机壳上盖设备主体(1)、主板防护外壳(2)、机壳下盖屏幕(3)、电池(4)、电池盖(5);其特点是,所述的机壳上盖设备主体(1)上装有主板防护外壳(2)、液晶屏和触摸屏(7)、天线(6)、电源键(13)、音量键(12)、ptt按键(14)、两个功能键(8、11)、喇叭(10)、指示灯和感光芯片(9)、数据接口(15)和充电触点(16);机壳下盖屏幕(3)上装有摄像头(17)、闪光灯(18)和电池(4);电池(4)与主板防护外壳(2)相连接;该终端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可实现lte专网语音对讲,支持gps定位,支持1d/2d数据采集,支持拍照与录像,与应用软件紧密结合,可通过扫描条码,数据采集传输等功能实现对车辆、货物的运输环节的监管。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在使用时,现有的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容易在掉落时发生损坏,从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在使用时,现有的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磨损严重,从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同时在使用时不能够达到很好的防水和耐高温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无线手持终端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屏幕。

4、所述防护外壳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的上表面与设备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一,所述橡胶层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软层,所述支撑软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二,所述橡胶层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橡胶层一的下表面且位于支撑软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杆一,所述导杆一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上表面与橡胶层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套,所述导套的内腔与导杆一的外壁活动套接,所述导杆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

5、所述外壳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上表面与橡胶层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二的外壁与导套的内腔活动套接,所述弹簧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二,所述导杆二的外壁与导套的内腔活动套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杆二的外壁且位于导套的下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上表面与导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三的下表面与橡胶层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杆二的下表面与橡胶层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套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上表面与橡胶层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橡胶块的下表面与橡胶层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块的左侧与支撑软层的右侧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无线手持终端设备,采用防护外壳、设备主体、外壳、弹簧一、导杆一、橡胶层一、导套、导杆二、橡胶块、弹簧二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支撑软层的作用,使防护外壳的硬度增加,从而对内部的终端设备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弹簧二的作用,使导杆一和导杆二之间有一定的缓冲空间,通过弹簧一的作用,使橡胶层一和导套之间一定的缓冲力,从而使外壳在受到外力时能够缓冲,从而对内部的设备主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橡胶块的作用,使防护外壳的拐角处都能够有一定的缓冲,从而防止在使用时终端因掉落而发生损坏,从而达到便于保护终端的目的。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无线手持终端设备,采用耐磨层、耐腐蚀层、防水层、耐高温层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耐磨层的作用,使终端设备的外部不会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发生破损,通过耐腐蚀层的作用,使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加长,通过防水层的作用,使终端设备达到防水的效果,通过耐高温层的作用,使终端设备在夏天使用时不会因为高温而发生短路,从而达到便于加长使用寿命和耐用的目的。



技术特征:

1.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2),所述设备主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屏幕(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二(29)的外壁与导套(28)的内腔活动套接,所述弹簧二(2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二(210),所述导杆二(210)的外壁与导套(28)的内腔活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二(210)的外壁且位于导套(28)的下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三(211),所述弹簧三(211)的上表面与导套(2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三(211)的下表面与橡胶层二(2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杆二(210)的下表面与橡胶层二(2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28)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橡胶块(25),所述橡胶块(25)的上表面与橡胶层一(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25)的下表面与橡胶层二(2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块(25)的左侧与支撑软层(24)的右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225),所述耐腐蚀层(22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22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无线手持终端设备,涉及无线终端技术领域,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屏幕,所述防护外壳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的上表面与设备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支撑软层的作用,使防护外壳的硬度增加,从而对内部的终端设备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弹簧二的作用,使导杆一和导杆二之间有一定的缓冲空间,通过弹簧一的作用,使橡胶层一和导套之间一定的缓冲力,从而使外壳在受到外力时能够缓冲,从而对内部的设备主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橡胶块的作用,使防护外壳的拐角处都能够有一定的缓冲,从而防止在使用时终端因掉落而发生损坏,从而达到便于保护终端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田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德铭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